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7期

小肠恶性间质细胞瘤1例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术中见:距屈氏韧带30cm的空肠壁内瘤体,大小约20cm×15cm×10cm,表面有大网膜粘连,可见多根从小肠系膜来源的滋养血管,瘤体呈紫褐色,边界不清,多房囊性,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理诊断为:小肠系膜恶性肠间质瘤浸润肠壁肌层,送检4枚淋巴结未见肿瘤浸润。2讨论胃肠道间质细胞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因无意间发现右上腹部包块2月余入院。体检:腹稍膨隆,于右上腹可扪及约20cm×10cm×10cm大小包块,质中,表面光滑,周围边界清楚,轻压痛,余(-)。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6.5×109/L,RBC 3.0×1012/L,HGB 72g/L;B超示:右中腹巨大实质性占位;CT示:右中腹巨大椭圆形实质性占位,11.8cm×13cm×13cm大小,与肝、胰、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分界清楚。术中见:距屈氏韧带30cm的空肠壁内瘤体,大小约20cm×15cm×10cm,表面有大网膜粘连,可见多根从小肠系膜来源的滋养血管,瘤体呈紫褐色,边界不清,多房囊性,未见肿大淋巴结。手术切除两端肠管距肿块中心各10cm。术后免疫组化染色:CD117(+),CD34(+),Vim9(+),SMA(-)。病理诊断为:小肠系膜恶性肠间质瘤浸润肠壁肌层,送检4枚淋巴结未见肿瘤浸润。

  2  讨论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指原发于胃肠道壁的非上皮性肿瘤,这词由Mazur等[1]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包括以往诊断的诸如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母细胞瘤、神经鞘瘤和自主神经瘤等,非常少见,仅占胃肠恶性肿瘤的0.8%,其组织学发生尚无定论。文献[2]报道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发病率依次为胃体、胃窦、贲门、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直肠、结肠,且认为肿瘤的大小与症状相关,肿瘤长径小于2cm者常无症状。本病的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常规的病理方法不易确定,c2kit蛋白(CD117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有帮助。本病对放疗和化疗不甚敏感,外科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方法,单纯肿瘤切除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决定本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有:肿瘤>5cm,手术切除不完全,有转移和邻近器官浸润,瘤细胞DNA呈非整体,分化程度低,瘤组织c2kit基因第11外显子突变和核分裂>5个/10HP。近期有研究报道,酪氨酸激酶的竞争抑制剂药物格列卫(STI-571),可以阻止CKit将磷酸基从ATP上转移,从而中断信号传导,抑制间质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3];格列卫的出现给GISTs的治疗增加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作为分子靶点药物的较成功的临床应用,希望能为我们今后在间质瘤治疗方面确立新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Mazur MT,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Am J Surg Pathol,1983,7(6):507-519.

  2  纪小龙,虞积耀.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1):3-14.

  3  Joensuu H.Treatment of inoperabl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with imatinib(glivec,gleevec).Med Klin,2002,97(Suppll):28-30.

  作者单位: 638000 四川广安,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龚军彭彬黄义明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