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8期

包埋式化疗泵不同置入方式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包埋式化疗泵不同置入方式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5年8月行化疗的40例肺癌中晚期患者,其中将化疗泵管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治疗20例,将化疗泵管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20例。结果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组疗效优于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组(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包埋式化疗泵不同置入方式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5年8月行化疗的40例肺癌中晚期患者,其中将化疗泵管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治疗20例,将化疗泵管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20例。根据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根据卡氏评分(KPS)对不良反应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组疗效优于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程度亦是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将包埋式化疗泵管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将化疗泵管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且不良反应程度低,是对肺癌中晚期患者的可靠、有效、廉价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肺癌;皮下导管药盒系统;左右肺动脉
   
    皮下导管药盒系统(IPS)又称化疗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其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有多种方式。笔者于2004年5月~2005年8月应用化疗泵对20例肺癌中晚期患者进行了将化疗泵管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的治疗与将化疗泵管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的20例相比取得了较好疗效。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化疗泵管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治疗组(试验组)20例;将化疗泵管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6~74岁,平均52岁。按新修订的肺癌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Ⅲa 18例、Ⅲb 10例、Ⅳ 12例。

  1.2  置泵方法  患者行X线胸片或CT检查,行纤支镜取病理。临床确诊为肺癌且不能手术后,局麻下穿刺右锁骨下静脉,将穿刺针芯取出,将长导丝经穿刺针插入右锁骨下静脉,取出穿刺针,将蛇形管(心导管的一种)沿长导丝插入右锁骨下静脉,在X线下将心导管送至左、右肺动脉(试验组),或将心导管送至肿瘤所在肺段动脉(对照组),将长导丝沿心导管送入部位,退出心导管,将化疗泵的导管经导丝送入靶血管,最后退出导丝。穿刺点下右前胸壁皮肤做小切口,皮下做囊袋,将导管后端剪留适当长度并从皮下连于泵体,埋入皮下囊袋内。

  1.3  化疗药物组合配方  鳞癌:用环磷酰胺800~1000mg,阿霉素40mg,顺铂80mg;有心肌缺血者将阿霉素改为长春新碱2mg。腺癌:用5-氟尿嘧啶750~1000mg,阿霉素40mg,丝裂霉素20mg。小细胞肺癌:用环磷酰胺800~1000mg,阿霉素40mg,VP-16 300mg。

  1.4  化疗泵药物输注方法  切口愈合后,于化疗泵所在部位皮肤处消毒,用7号头皮针垂直穿刺入泵体,将上述药品用生理盐水稀释成60ml后,通过化疗泵注入肺动脉,化疗前后用肝素盐水冲洗化疗泵。应用顺铂时,用药后水化。每4周用药1次。注意事项:在使用化疗泵的过程中,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注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有致肺水肿之虑;化疗前后用肝素盐水冲洗化疗泵,以免凝血块阻塞泵管。

  1.5  疗效标准  X线胸片和CT检查观察肿瘤缩小的情况,根据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分为:(1)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并超过4周;(2)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50%,持续超过4周;(3)无变化(NC):肿瘤缩小不足50%,增大不超过25%,持续超过4周;(4)进展(PD):肿瘤增大超过25%[1]。运用χ2检验对上述指标进行检验。在化疗1个月后对患者的一般状态进行计分(KPS)以对不良反应进行程度分级,并进行t检验。

  1.6  并发症  对照组出现2例因肺段动脉太细无法置入化疗泵管被迫中断治疗。

  1.7  统计学方法  两组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2  结果

  2.1  对两组肿瘤缩小的情况进行χ2检验  见表1。

  表1  两组肿瘤缩小情况比较  (略)

    表1示两组之间统计差异有显著性,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对卡氏评分进行t检验  经检验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试验组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目前对肺癌的治疗仍然选用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但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患者只能选择放疗、化疗。化疗作为一种独立或综合治疗手段已应用临床多年且疗效肯定。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介入灌注较以往化疗效果有较大改善。但此种方法也带来一些问题,如采用的方法为一次性介入灌注,下次治疗时只能重新穿刺置管;灌注药物为一次性注入,血药浓度难以长期维持。运用包埋式化疗泵(皮下导管药盒系统,IPS)进行缓释灌注的方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此方法由美国学者Alpeter DM Jr于1988年最先提出,并取得了较肯定的疗效。实验结果表明: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以提供较静脉给药高2~6倍的药物浓度,而局部浓度增加1倍,其杀灭肿瘤细胞量可增加10倍以上[2]。肺动脉是否参与了肺癌的血液供应,一直存在不同意见。国内不少学者持肯定看法,他们认为:(1)肺动脉更易受肿瘤挤压破坏,与瘤细胞巢间隔相通,形成相对独立“开放性循环系统”的血池样改变,提供了抗癌药物的作用常识;(2)支气管肺癌癌组织接受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双重血液供应,肺动脉不仅可供养肿瘤的周边,也可进入肿瘤的内部[3];(3)使用放射性治疗得做标记物,也显示肺动脉参与了肺癌癌组织的血液供应。在我们行选择性肺动脉灌注治疗时,若能将灌注导管置入到合适位置,即可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

  与将化疗泵管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相比,将化疗泵管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的治疗具有如下特点:(1)操作简单,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肺段动脉管径纤细,泵管插入较难,即使插入也较易脱出,临床应用受限。(2)疗效好,并发症少。因肺癌中晚期患者,其肿瘤已有肺内广泛转移或已有肺门淋巴结转移,所以将化疗泵管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其药物作用范围更合适,疗效更好,并发症更少。而将化疗泵管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进行药物灌注化疗,作用范围偏小,效果差,并发症多。

  经笔者的长期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可得出将化疗泵管置入左右肺动脉主干疗效优于将化疗泵管置入肿瘤所在肺段动脉治疗的疗效(P<0.05),患者不良反应程度亦是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周永新,冯靖,张鹏,等.化疗泵不同置入方式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上海医学,2003,26:26-75.

  2  查人俊,黄孝迈,何长清,等.现代肺癌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51-152.

  3  Milne EN,Zerhouni EA.Blood supply of pulmonary metastases.J Thorac Imaging,1987,2:15-23.

  作者单位: 132001 吉林,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编辑:丁剑辉)

作者: 徐路平杨云龙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