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0期

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6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方法研究组60例,采用消痔灵注射内痔段黏膜下层后用可吸收线将痔体上提悬吊。设对照组60例,其中24例采用消痔灵注射,36例注射后加用外剥内扎术。观察对比两组病例术后疗效及随访6~15个月的疗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方法  研究组60例,采用消痔灵注射内痔段黏膜下层后用可吸收线将痔体上提悬吊;设对照组60例,其中24例采用消痔灵注射,36例注射后加用外剥内扎术。观察对比两组病例术后疗效及随访6~15个月的疗效。结果  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后疗效优良率98.3%,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术后优良率71.7%,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后优良率97%;随访6~15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98%、67.2%、96.9%。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疗法较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优良率分别高26.6%、20.8%,较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法高1.3%、1.1%。结论  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确切,显著优于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与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效一致,但术后反应及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后者,且能更有效地保护肛垫。

  【关键词】  消痔灵;悬吊术;脱垂性痔
  
  我科从2004年3月~2005年7月采用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60例,并设单纯注射或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的对照组6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随机分为采用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研究组和单纯注射或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的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4~62岁,平均42岁;Ⅱ期内痔13例,Ⅲ期内痔24例,Ⅳ期内痔1例,混合痔22例。混合痔的内痔属Ⅱ期者8例,Ⅲ期14例;混合痔的外痔段属静脉曲张型者19例,赘皮型者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1~65岁,平均44.5岁;Ⅱ期内痔15例,Ⅲ期内痔18例,混合痔27例。混合痔的内痔属Ⅱ期者12例,Ⅲ期15例;混合痔的外痔段属静脉曲张型者23例,赘皮型者4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侧卧位,低位骶管(腰俞穴)麻醉。

  1.2.1  研究组  麻醉成功后适度扩张肛门并仔细观察痔核的分布、大小等。肛门放入喇叭式肛门镜,用1∶1(消痔灵10ml+生理盐水10ml)的消痔灵液逐一注射黏膜下层,使之充盈,注射毕用肛门拉钩拉开肛门,良好地暴露内痔全貌,左手持止血钳轻轻地钳夹痔核并向肛门外牵引,右手持圆针引2-0羊肠线从痔体上方1.5~2.5cm处进针,经痔体黏膜下层至齿状线处出针,在痔体上方打结,每个痔核缝扎1~3针,针距0.5cm左右,此时整个痔体即被悬吊上提1.0~3.0cm,如此逐一处理全部内痔。经上述处理后,伴有肛缘静脉曲张型外痔者其静脉曲张征或肿胀隆起一般即可显著减轻或消除,个别特重者可酌情做剥摘,本组做肛缘静脉丛剥摘者2例。如伴赘皮型外痔经悬吊后大都不必处理,少数赘皮较大或较长者做赘皮切除,本组做赘皮切除者1例。

  1.2.2  对照组  内痔按前法注射,混合痔的内痔段做注射后加外剥内扎术。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优:临床症状完全消除,肛缘光滑;良:临床症状基本消除,过度用力排便时肛门轻微外翻,便后立即回缩或肛缘欠光滑;差:脱垂症状显著改善或消除,但肛缘光滑度差。

  2.2  术后反应  研究组术后出现肛门坠胀者58例,均在20h内消除,其中4h内消失者16例,8h内消失者35例,20h内消失者7例。出现肛门轻度疼痛者18例,口服平痛新后缓解,17例12h内疼痛全部消除,1例肛缘有切口者,术后5天消除;术后出现排尿不畅者9例,经热敷膀胱区后解除。

  对照组术后出现肛门坠胀者57例,4h内消失者5例,8h内消失者38例,12h内消失者5例,48h内消失者9例,出现疼痛者41例,其中2例使用度冷丁,其余均口服平痛新缓解,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者术后1周内排便时仍有疼痛感。术后排尿不畅者25例,经一般处理8h内恢复者9例,12h内恢复者14例,2例行导尿术。

  2.3  治疗效果  见表1。

  表1  注射联合悬吊术与单纯注射及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疗效对比(略)

  注:P<0.05

  2.4  随访  术后6~15个月研究组随访到49例,对照组随访到44例,余失访。随访率分别为81.7%、73.3%。结果见表2。

  表2  注射联合悬吊术与单纯注射及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随访情况(略)
   
  从表1可见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注射联合悬吊法治疗的近期优良率为98.3%,较消痔灵单纯注射的优良率71.7%高26.6%,较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法的优良率97.0%高1.3%。从表2可见术后6~15个月随访结果,注射联合悬吊法组优良率保持在98.0%,较消痔灵注射法优良率66.2%高31.8%,较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法的优良率96.9%高1.1%。从表1、表2可见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疗法与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效相似,且略优,但较单纯用消痔灵注射疗法有明显优势(26.6%~31.8%)。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与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效基本相同,但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无创,具有显著优势。

  3  讨论

  痔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肛垫增生肥厚,其支撑组织退行性变、弹力纤维断裂等,则出现脱垂症状。脱垂性痔主要见于Ⅱ、Ⅲ期内痔或以此为基础的混合痔[1],当脱垂性痔脱出嵌顿则为Ⅳ期痔,但后者发病率低得多。目前认为盆底肌功能紊乱,盆底松弛下降,肌纤维及其相连的神经纤维相应拉长,直径变小,传导速度减慢,可能发生Treitz肌去神经性的变性、断裂、肛垫下移成痔。痔形成后又反过来刺激肛管壁,通过痔—括约肌反射,引起括约肌收缩增强,肛管压增高,病人必将增加排便压力,使肛垫更加充血肥大,容易反复被推移到肛外。肥大的肛垫脱垂,受括约肌压迫及肛垫内动静脉吻合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致肛垫内血液流变学改变,肛垫组织缺氧,局部代谢性酸性物质堆积,刺激致炎物质释放等,都是促使痔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而肛垫参与肛门闭合和良好的精细辨别觉等是维持肛门自制功能的物质基础。肛垫具有不可替代性,无法再生和移植。因此治疗痔病在消除其临床症状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地或更多地保护肛垫,使之复位并保持其生理功能是近年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消痔灵注射疗法作为一种硬化萎缩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30年。笔者在长期使用该疗法的过程中,观察到很多脱垂性痔需要在注射的基础上加结扎或外剥内扎法疗效才能保证。受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上提肛垫疗法的启示,笔者设计出在消痔灵注射的基础上用可吸收线将痔核向上悬吊固定。经笔者所检索的文献目前尚未见类似方法报道。笔者采用低浓度消痔灵只注射痔的黏膜下层,这样可以减轻注射后的肛门坠胀反应,悬吊缝扎的可吸收线本身具有无菌性致炎作用,可以强化粘连固定作用[3]。消痔灵注射后其无菌性致炎萎缩、粘连固定作用在术后2周左右基本完成[4],此期间由于排气、排便,或其他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均可能使痔(肛垫)下移,致使肛垫提升效果差。可吸收线术后7~10天左右断裂,断裂前能牢固地将肛垫固定在正常的理想位置,并使之很好地与固定点的直肠肌层粘连。为此本疗法有类似PPH法的有效提升作用,痔核萎缩也较好,较之外剥内扎法能更有效地保护肛垫,减轻痛苦,且本法操作简便、疗效好、费用低,易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顺和,牛苏剑,姚健.痔病的诊治进展.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1):1009-1010.

  2  邓铁涛.医院临床肛肠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808.

  3  姚健,王顺和,牛苏剑,等.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32例体会.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2):146.

  4  史兆歧.中国大肠肛门病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41.

  (编辑:朱兆耘)

  作者单位: 646000 四川泸州,泸州市人民医院

作者: 姚健,王顺和,牛苏剑,穆云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