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3期

锁骨骨折几种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锁骨骨折几种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pdf)我院自1994年3月~2005年5月,采用7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108例,现将7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横形骨折28例,斜形骨折64例,粉碎性骨折16例。外固定26例,克氏针10例,钢板12例,空心加压螺纹钉6例,记忆合金环抱器5例,双克氏针35例,张力带式14例。...

点击显示 收起

    锁骨骨折几种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 (pdf)

    我院自1994年3月~2005年5月,采用7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108例,现将7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男81例,女27例。年龄6~63岁。左侧61例,右侧47例。横形骨折28例,斜形骨折64例,粉碎性骨折16例。外固定26例,克氏针10例,钢板12例,空心加压螺纹钉6例,记忆合金环抱器5例,双克氏针35例,张力带式1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外固定  根据X线片上骨折断端情况行手法复位后,用锁骨固定带固定,只求功能复位即可。

  1.2.2  单根克氏针内固定  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取仰卧位,患肩垫高,头偏向健侧,以骨折端为中心,沿锁骨作横形切口,长约4~5 cm左右,依次切开各层,骨膜下剥离,清除血肿,选用直径2~2.5 mm克氏针,从骨折远端髓腔由内向外在肩峰后面穿出皮肤,复位骨折,再顺行穿入近骨折段髓腔内3~5 cm直至穿透锁骨近端骨皮质。如为斜形或粉碎性骨折加用钢丝固定,克氏针外侧端针尾折弯埋入皮下,术后三角巾悬吊4周。

  1.2.3  钢板螺钉内固定  麻醉,切口,体位同前,切开整复骨折后,用一块4~6孔钢板置于锁骨前方,分别用螺钉固定,粉碎骨折可用钢丝捆扎固定,钢丝置于钢板外,以利术后取出。术后无需外固定。

  1.2.4  形状记忆合金锁骨环抱器治疗  麻醉、切口、体位同前,切开整复骨折及碎骨块,选择形状大小合适的形状记忆合金锁骨环抱器置于0 ℃~5 ℃冰盐水中浸泡约2 min,用撑开钳依次撑开各环抱臂,使张开距离大于锁骨干直径,把它套在已复位好的骨折段上,用37 ℃~45 ℃温盐水浸泡,使其恢复原来形状,紧紧抱住骨折部位,术后患肢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2周。

  1.2.5  空芯加压螺纹钉  麻醉、体位、切口同前,显露折端,逆行穿入2.5 mm导针,整复折端,用复位钳夹住,再于导针穿出皮肤处切开一小口,用扩孔器沿导针扩孔,选择合适长度的空芯加压螺丝钉沿导针拧入,骨折碎片用钢丝捆扎。

  1.2.6  双克氏针顺行平行固定  麻醉、体位、切口同前。显露折端,依次将2枚直径2.0 mm克氏针由外向内逆行打入近侧骨折块髓腔,并从前侧皮质钻出,针尾移至骨折线处,将骨折复位,把2枚克氏针由内向外经近侧骨折段打入远侧骨折块髓腔,直至皮质钻出,将近端克氏针尾尽量靠近骨皮质弯成钩,剪断过长的针尾,折弯埋于皮下,贴近骨皮质,碎骨片用钢丝捆扎固定。

  1.2.7  张力带式内固定  麻醉,体位,切口同前,切开显露骨折端,用1枚直径2 mm克氏针顺骨折髓腔向锁骨远端穿出骨皮质或肩峰。骨折复位后,逆行打入骨折近端4 cm,克氏针外端剪除多余部分并折弯180°待埋入皮下。同时在骨折近端距骨折线2~3 cm处钻一个小横孔,穿一不锈钢丝绕过克氏针外端呈8字,张力带式拧紧固定,对于内1/3骨折,由近骨折端逆行行向胸骨端穿克氏针复位,再将克氏针穿入远端髓腔,针尾剪断,折弯180°埋于胸骨柄前方的皮下,然后在远端钻一小横孔,再用钢丝作张力带固定。

  1.3  结果  本组108例门诊随访6个月~2年,通过骨折愈合情况,X线片示对线情况、感染、再骨折及肩关节功能等指标评价上述几种方法的疗效,见表1。

  2  讨论

  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各年龄均可发生,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6%,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锁骨骨折后,骨折端内往往有肌肉、软组织嵌入,妨碍骨折处的复位,骨折端可损伤血管、神经,骨折重叠,缩短移位,有时可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1]。近几年来

  表1  锁骨骨折几种方法疗效比较  (略)

  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有新的认识,闭合治疗移位和粉碎的骨折有较高的延迟愈合率和不愈合率,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锁骨的承载能力下降,可诱发肩锁和胸锁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主张锁骨骨折要达到解剖复位[2],锁骨内固定方法很多,必须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方法。

  2.1  锁骨固定带外固定  因其愈合率高,可免于手术之苦,是常用的传统方法,但难以达到解剖复位,易致畸形愈合,影响外观,固定松紧不易把握,过松则失去固定作用,过紧则压迫神经血管。中老年病人易影响肩关节功能。

  2.2  克氏针固定  传统的克氏针逆行髓腔内固定,切口小,操作简便,手术安全。但克氏针不能对抗旋转移位,易松动,滑脱,造成骨折固定失效,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针尾易刺破皮肤,增加感染机会。针尖还可内移,损伤胸腔脏器及周围血管、神经。

  2.3  钢板内固定  钢板固定坚强可靠,术后即可行上肢功能锻炼,无需外固定,但锁骨为“S”形,钢板难于置在张力侧,可产生应力遮挡,导致应力集中,发生再骨折,手术切口长且骨膜剥离广泛,影响血供,易发生延迟愈合及骨不连,骨折愈合后还需再手术取出钢板。

  2.4  形状记忆合金锁骨环抱器固定  操作简便省时,抗弯曲及抗扭转,性能优良,粉碎性骨折不需环扎固定,靠其锁环来完成[3]。但只适用于中段骨折,且骨膜剥离也很严重,可影响骨折愈合,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2.5  空心加压螺丝固定  与克氏针比较在固定强度和术后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上有其相对优势,但需要特殊器械,操作相对复杂[4]。

  2.6  张力带式内固定  张力带式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不但能很好地克服径、轴向牵引力,而且能产生通过骨折面的压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适应范围广,手术简单,术后不需外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5]。但剥离骨膜面广,有时要暴露肩锁关节,可致骨折延期愈合或骨不连及肩关节功能障碍,锁骨钻小横孔时可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及胸膜腔。

  2.7  双克氏针顺行平行固定  该方法简单,适应证广,两枚2~2.5 mm克氏针几乎占满骨髓腔,固定坚强,不易松动,抗旋转,有利于早期肩关节活动。针尾折弯埋于皮下不易外移,无针眼感染,还有可以等到骨折坚强愈合后拔针,适应于锁骨中段及中外1/3的各类型骨折等优点[6]。避免了传统克氏针逆行固定针尾外移、内移、针眼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双克氏针顺利平行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坚强,抗旋转,抗弯曲,无针眼感染,适应证广。术后只需于针尾处小切口就能取出克氏针,免除了二次手术痛苦,减轻了患者负担。故应推荐为首选方法。但是对锁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治疗前后应说明利弊,征得病人的理解及同意,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固定,术后应加强门诊随访。指导患者康复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1.

  2  章先炎,杨茂清,孙继泽,等.锁骨复位的三维力学分析.医用生物力学杂志,1994,1:26.

  3  朴咸哲,阿良,李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临床骨科杂志,2004,7(3):338.

  4  姜文学.锁骨空芯加压螺纹钉的研制及临床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10(7):325.

  5  黄粹业,梁德恩,黄旭科.张力带式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实用骨科杂志,2000,6(1):6.

  6  胡茂忠,姜文学,姚树源,等.锁骨骨折几种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实用骨科杂志,2002,8(5):343.

  作者单位: 421236 湖南衡阳,衡阳县洪市医院骨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廖玮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