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5期

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pdf)[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5年内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B超检查及术中所见,进行总结脾破裂的类型和临床治疗的选择。结果本组B超检查阳性率95%(135/142),3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17例转手术治疗。127例手术治疗中有1例死于严重脑外......

点击显示 收起

      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5年内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B超检查及术中所见,进行总结脾破裂的类型和临床治疗的选择。结果  本组B超检查阳性率95%(135/142),3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17例转手术治疗。127例手术治疗中有1例死于严重脑外伤。手术治愈率99%(126/127)。结论  B超检查为脾破裂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根据损伤程度选择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是脾损伤确切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脾破裂;诊断;治疗

    随着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脾损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其发病率约占腹部损伤的40%~50%[1]。如不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常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回顾性分析1991年9月~2006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14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2例患者中男102例,女40例,年龄7~75岁。均在伤后1~48 h间入院。闭合性损伤117例,开放性损伤25例。41例合并肋骨骨折,28例合并肝破裂,13例合并肾损伤,3例合并颅脑损伤。受伤原因:车祸98例,打击伤22例,跌伤12例,刀伤10例。

    1.2  临床表现  130例有左上腹部压痛及左季肋区叩击痛,119例腹移动性浊音阳性。腹穿142例中,阳性125例,阴性17例。120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1.3  B超检查  所有患者均给予急诊B超检查,确诊135例,10例为被膜下出血,125例为真性破裂。

    1.4  治疗方法  142例患者中,15例为非手术治疗,127例为手术治疗。脾切除75例,脾修补42例,脾切除后行脾片种植在大网膜10例。

    2  结果

  临床诊断明确后,非手术治疗32例,其中17例转手术治疗。余15例非手术治疗后2周出院。脾修补42例,脾切除75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脑外伤。脾切除后行脾片种植于大网膜10例,无相关并 发症发生。术后伤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对症治疗后恢复。

    3  讨论

  脾为实质性器官,位置比较固定,血流丰富,组织结构脆弱,受到暴力打击易导致破裂,使脾损伤具有创伤重、病情变化迅速、失血多、易危及生命的特点[2],所以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救治成功有重要意义。虽然详细的病史和体征是明确脾破裂的诊断基础,但脾破裂伤者病情变化复杂,脾外伤有时难以明确诊断,且损伤的程度难以掌握。B超为无创伤检查,在脾破裂中简单易行,经济而有效,可重复多次进行检查,且B超还可以帮助了解脾损伤部位和程度、腹腔出血量等情况。为临床上选择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提供依据。但B超检查有一定的误诊及漏诊,所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的诊断上,要重视详细的病史及体检,结合B超,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过去,人们对脾生理功能认识不足,对脾外伤数百年来,一直采用脾切除术。近30年来,各临床观察资料表明,脾切除后患者不仅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死亡率也惊人增加。特别是婴幼儿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率较高,死亡率也非常惊人。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认识到脾在机体免疫功能中有重要作用,主要在于:脾对血液中的细菌,有过滤、吞噬作用;脾内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脾产生吞噬作用的激素,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脾产生备解素,有利于补体的激活[3]。随着对脾认识的提高,脾破裂的外科治疗也发生了变化。实施保脾手术的报告越来越多,观点被肯定。也是脾脏外科发展的方向。我国2000年在天津举行第6届全国脾脏外科学研讨会制订脾损伤的分级标准[4]:Ⅰ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脾破裂伤长度≤5.0 cm,深度≤1.0 cm;Ⅱ级:脾裂伤长度>5.0 cm,深度>1.0 cm;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累。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脉、脾静脉主干受损。

    3.1  非手术治疗  要使非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结合有关文献报道有以下几点[5]:(1)患者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或仅伴有轻中度失血性休克,经补液、输血能使血压迅速得到改善,且维持稳定,无继续出血表现;(2)排除必须手术治疗的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3)脾损伤程度为Ⅰ级或Ⅱ级,腹腔内少到中量积液;(4)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

    3.2  手术治疗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分为脾切除术及保脾手术。

    3.2.1  生物胶粘合止血术  适用于孤立的Ⅰ级或表浅的Ⅱ级脾破裂。

    3.2.2  单纯缝扎止血术  脾实质脆、血管丰富,缝合修补时易撕裂出血。预防缝线切割,可放入大网膜组织后再打结。手术结束后须置脾回原位,观察20 min左右。如缝合止血失败,则立即行脾部分切除,甚至全脾切除。

    3.2.3  脾部分切除  脾的一端Ⅱ级或Ⅲ级破裂,无法修补时,为了保脾,可行脾上部或下部规则或不规则切除。

    3.2.4  脾修补加脾动脉结扎  脾修补缝合后,创面仍出血不止可加脾动脉结扎。因为脾血供来源于脾动脉及悬韧带中的侧支循环。结扎脾动脉不会发生脾缺血坏死。

    3.2.5  全脾切除术  脾中心部破裂,脾门撕裂或有大量失活组织,高龄、多发伤情况严重及保脾手术失败者需迅速行脾切除术,为了防止小儿日后发生OPSI,有主张将1/3脾组织切成薄片或小块埋入大网膜内进行自体移植。成人OPSI发生率极低,多无此必要[4]。总之,随着对脾功能认识的深化,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原则是“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第二”,在保住生命的前提下,可根据伤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有时选择保脾的一种方法难以奏效,可灵活选用多种术式或方法。

    [参考文献]

    1  华积德.脾外伤的处理.肝胆外科,1997,5(6):375-377.

    2  Smith J,Caldwell E,Amours S,et al.Abdomnal traume a disease in evolution.ANZ J Surg,2005,75(9):790-794.

    3  黄志强.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52-953.

    4  吴在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5-426.

    5  Uranas S,pfeifer J.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blunt splenic injury.World Sury Zool,1999,25(11):1405-1407.

     作者单位: 572700 海南昌江,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编辑:朱兆耘)

作者: 梁振忠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