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6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46例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46例(pdf)[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急性肠梗阻4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与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肠梗阻比单纯西医治疗有很大优势,但治疗中出现手术指征时应......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46例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急性肠梗阻4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与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治愈35例,总有效率为91.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肠梗阻比单纯西医治疗有很大优势,但治疗中出现手术指征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手术治疗;复方大承气汤

     我院近3年来以复方大承气汤为主,应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4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按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中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依据选择,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平均43.2岁;粘连性肠梗阻23例,麻痹性肠梗阻8例,机械性肠梗阻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6例,粪团梗阻2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0岁,平均44.5岁;粘连性肠梗阻21例,麻痹性肠梗阻7例,机械性肠梗阻5例,不完全性肠梗阻7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炎、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胃肠减压、清洁灌肠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处方: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赤芍各15 g,桃仁10 g,炒莱菔子30 g。煎汁约200 ml,以细肛管插入距肛门约15 cm处低压保留灌肠,每日1次。同时将上方大黄减至10 g,芒硝减至10 g,加大枣6枚,煎汁约200 ml,胃管注入,每次100 ml,注药后夹管2 h,每日2次。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并排气,X线检查或钡灌肠检查无异常发现,肠腔内无积气、积液。好转:临床症状缓解;X线检查或钡灌肠检查仍见肠腔内有气液平面。无效:临床症状不见减轻或有所加重,或出现腹膜刺激征;X线较治疗前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  例(略)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中治疗无效者均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9岁,农民。于2005年2月25日以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天入院。伴纳差,无呕吐,精神不振,无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查体:右下腹可见纵行手术瘢痕,右上腹隐约可见肠型,轻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减弱。立位X线腹部平片示高位性肠梗阻。患者曾于2001年12月行阑尾切除术。入院后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给予抗炎、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胃肠减压、清洁灌肠等治疗。并给予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胃管注入(组方同前述),第2日肛门排气、排便,腹胀、腹痛缓解。经治疗1周,复查立位X线腹部平片正常,病愈出院。

    4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其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免除了手术之苦,也避免了因手术发生肠粘连。但经非手术治疗24~48 h,梗阻的症状未缓解或在观察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或出现腹膜炎时,应及时手术治疗[2]。大小肠为传化之腑,司饮食传化,肠腑之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凡各种原因致肠道气血阻滞,传化障碍,清浊不分,积于肠道,发为肠梗阻。属中医“关格”、“肠结”、“肠痹”范畴。复方大承气汤能通里攻下,行气活血。方中大黄、芒硝相须为用,峻下热结,荡涤积滞而除肠梗;厚朴、炒莱菔子、枳实下气除胀;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兼能润肠,既助诸药泻结,又防止梗阻导致局部血瘀可能引起的组织坏死。保留灌肠后能增强胃肠蠕动,荡涤胃肠之热结;能活血祛瘀,使肠道内之毒素得以清除,使腹内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随利而减,有利于机体的康复。中药保留灌肠,除有温热刺激外,还有机械物理性扩张刺激肠壁神经感受器作用,引起排便动作和诱发加强肠蠕动,达到通腑泻下作用[3]。同时予胃管注入中药,双管齐下,可增强通腑攻下作用,加强作用效果,有助于梗阻解除。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肠梗阻,比单纯西医治疗有很大优势,它可以降低手术率,减少肠粘连发生率,疗效迅速,胃肠功能恢复快,但治疗观察中出现手术指征时应及时果断手术,抓住手术时机,减少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268-1272.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69-1073.

    3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0.

    作者单位: 416000 湖南吉首,湘西自治州中医院

  (编辑:江  枫)

作者: 杨湘跃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