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8期

鞍麻镇痛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鞍麻镇痛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观察(pdf)[摘要]目的提高肛肠科各类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ASA)Ⅰ~Ⅱ级择期鞍麻下行各类肛肠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结果镇痛效果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两组患者术后VSA评分均在4分以下,达到基本无痛。结论鞍麻投入吗啡0。...

点击显示 收起

    鞍麻镇痛用于肛肠科手术临床观察 (pdf)

    [摘要]  目的  提高肛肠科各类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ASA)Ⅰ~Ⅱ级择期鞍麻下行各类肛肠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镇痛效果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两组患者术后VSA评分均在4分以下,达到基本无痛。结论  鞍麻投入吗啡0.25 mg可以得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小。两组对照镇痛效果差异不大,但不良反应差异有显著性,因此认为:以能达到术后镇痛为标准,鞍麻吗啡用量以微量(0.2~0.3 mg)为宜。

    [关键词]  肛肠手术;吗啡;鞍麻;镇痛

      Saddle anesthesia analgesia in rectal surgery

    XIAO Lei,LI Hui.Shanghai Dahua Hospital,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ence the effects of analgesia in various rectal surgery.Methods  90 cases,ASAⅠ~Ⅲ,were undergone rectal operation under saddle anesthesia.Results  VSA was less 4 in two groups achieved basically analgesia.Conclusion  Morphine dosed 0.25 mg maybe optimum for saddle anesthesia.

    [Key words]  rectal surgery;morphine;saddle anasthesia;analgesia

    鞍麻由于操作简单、起效快、镇痛作用完全、肌松作用满意,在肛肠科各类手术中仍然是首选麻醉方法之一,但术后镇痛有些不便。我院自2004年5月起对肛肠科手术患者在单次鞍麻过程中伍用微量吗啡,得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本文对0.25 mg吗啡和0.5 mg吗啡用于肛肠科各类手术后的镇痛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ASA)Ⅰ~Ⅱ级择期鞍麻下行各类肛肠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患者男47例,女43例。年龄12~85周岁。手术时间30~120 min。均无术前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

    1.2  方法  常规术前用药,入室开放静脉,监测BP、P、SpO2,病人取坐位,于L2~3或L3~4行腰椎穿刺,穿刺针斜口向下,穿刺成功后,Ⅰ组:布比卡因7.5 mg+吗啡0.25 mg;Ⅱ组:布比卡因7.5 mg+吗啡0.5 mg,用10 s注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后保持原体位5 min。

    1.3  观测项目

    1.3.1  术后镇痛效果  注药后12、24、48 h测定VAS值(0~10分),0分表示没有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10分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

    1.3.2  呼吸抑制情况  术后观察血氧饱和度(SpO2)。

    1.3.3  副作用  恶心、呕吐、瘙痒、头昏头晕和尿潴留。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麻醉平面上界为T9~T10,下界为S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镇痛效果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VSA评分均在4分以下,达到基本无痛。12、24、48 h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比较Ⅱ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见表2,差异有显著性(P<0.05)。呼吸观察:鞍麻投入吗啡最令人担心的副作用是延迟性呼吸抑制,根据本研究观察结果,术后48 h各时点的Sp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均未发现因呼吸抑制而引起的低氧血症,说明鞍麻注入吗啡0.25~0.5 mg在临床上未产生明显呼吸抑制。表1  镇痛效果VAS分级  (略)表2  不良反应比较  (略)注:★由于术后常规保留导尿管,对术后是否发生尿潴留无法讨论

    3  讨论

    随着麻醉学理论知识研究的迅猛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脊髓后角存在阿片类受体后,已明确蛛网膜下腔注入吗啡有很强的镇痛效果,具有临床运用价值。但是由于用吗啡蛛网膜内注射有较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常因此而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所以蛛网膜下腔用吗啡不能引起临床麻醉医师的十分重视。为了能降低运用吗啡镇痛所产生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国内外众多学者讨论蛛网膜下隙投入吗啡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和投入量,一般认为0.2~0.3 mg是最佳剂量[1]。本次观察发现蛛网膜下隙投入吗啡:Ⅰ 组:布比卡因7.5 mg+吗啡0.25 mg;Ⅱ 组:布比卡因7.5 mg+吗啡0.5 mg,两组镇痛效果差异不大,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但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有显著性,与吗啡用量呈正性相关[2]。Ⅰ 组结果显示,鞍麻投入吗啡0.25 mg应用于肛肠科手术,可以得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小。因此,以能达到术后镇痛为标准,鞍麻吗啡用量以微量(0.2~0.3 mg)为宜。

    [参考文献]

    1  Morgan M.The rational use of intrathecal and extradural opioids.Br J Anaesth,1989,63:165-188.

    2  邵兵,刘琴相,郭训,等.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193-194.

   作者单位: 200237 上海,上海市大华医院麻醉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肖蕾,李晖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