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2期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通过对12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认为严重多发伤存在伤情变化快、各部位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按照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进行积极、果断、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护理人员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通过对12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认为严重多发伤存在伤情变化快、各部位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按照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进行积极、果断、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护理人员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

      多发伤是指由一种致伤因素所造成的多部位、多脏器的严重损伤。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变化快,各部位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有报道,受伤2个、3个、4个、5个部位的病死率分别为49%、60%、68%和71%[1]。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参与抢救严重多发伤126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6例,男93例,女3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岁,平均68岁。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均超过16分(其中49例≥25分)。损伤原因:交通事故73例,坠落伤26例,刀砍伤23例,机器绞压伤3例,其他伤5例。损伤部位:颅脑损伤78例,颈部22例,颌面16例,胸部65例,腹部81例,四肢102例,脊柱11例,骨盆19例,外周血管13例。受伤来院就诊时间为10 min~3 h,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6例,处于濒死状态13例,其余均处于休克状态。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11例,其余抢救处理后住院继续治疗。

    2  急救措施

    2.1  迅速判断、评估患者伤情  多发伤常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其早期处理包括急救、复苏、专科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无论哪一个步骤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接诊时要简单询问病史,根据患者的瞳孔、意识、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等情况,初步、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致命的损伤部位和需要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休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威胁最大,本组患者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加快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3]。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选用肘静脉或颈静脉,采用18~22号静脉套管针,保证大量输血、输液通畅。在前30 min内输平衡液1500 ml,然后输入胶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够增加胶体渗透压,以提高并稳定血压。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调节液体滴速。在建立静脉通道时要注意部位的选择,应避开伤肢。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多发伤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发生窒息原因有咽喉部被血、黏痰或呕吐物等阻塞,昏迷患者的舌后坠,下颌骨骨折等。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取出口腔、鼻腔的异物,如活动性假牙、血块等,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痰液、呕吐物等,对舌后坠患者用舌钳适当拉出。给予面罩吸氧,氧气量4~6 L/min。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2.4  及时控制出血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出血非常常见,特别是开放性伤,出血快、失血多,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死亡。正确处理、控制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要给予夹板固定和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只有有效地止血才能纠正休克。

    2.5  严密观察与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了解患者心肺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掌握和控制补液量及滴数。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变化,根据血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确保有效给氧。留置导尿管,观察尿液颜色,准确记录尿量,了解泌尿系统受损情况。注意保持胃管、胸腔引流管等管道通畅、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速度及形状,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严密观察病情,对于严重腹部挤压伤患者,注意有无膈肌破裂、腹腔脏器损伤;对于四肢爆炸伤患者,注意有无超高压所致的腹腔内脏破裂;对于坠落伤患者,了解落地姿势及肢体着地点,注意有无脊柱损伤或颅底骨折,股骨近端骨折是否合并同侧髋关节脱位,在搬运及监测过程中均应有重点的监护;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注意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有无颅内压增高表现。对于外周血管损伤加压包扎患者,注意观察伤口渗血、肢端血运及患肢活动情况。

    2.6  做好术前准备  在抢救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性操作对有手术指征患者及时做好配血、皮试、血气分析、备皮、导尿、置管等术前准备。

    3  体会

    创伤死亡有三个高峰,第2个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3 h内,为提高存活率,关键的一点是要抓紧伤后“黄金1 h”内的紧急救治[4]。多发性损伤到达医院后的抢救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急救工作是否立即开始和针对性是否强,因此,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抢救中合理分工制度,即一人负责呼吸道管理,确保呼吸道通畅;一人负责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血、输液及各种药物使用的顺畅;一人负责病情记录和急救药物、器械的供应;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急诊科护士除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外,在抢救过程中还应注意应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积极稳定的情绪、亲切和善的表情给患者及家属以安全与信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发伤的威胁日益突出,要求护士对现代创伤急救护理的知识要有更深、更广的认识,不断更新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适应创伤医学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抢救工作中,一切医疗护理过程均应突出“急”字,时间长短是评价工作效率、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力群,蔡汝宾.严重多发伤在加强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8):573-584.

2 王庸晋.急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9.

3 张亚卓,赵文静,张凯春,等.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1996,31(7):419.

4 王一镗.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2):77-78.


作者单位:1 250014 山东济南,山东财政学院医院 2 250031 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急诊科

作者: 盛云玲,张颖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