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8期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DAI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4~10天,并辅以相应物理及药物治疗。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常温治疗组比较,血ET、ICP、及预后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DAI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4~10天,并辅以相应物理及药物治疗。对78例患者行颅多普勒超声(TCD)、血内皮素(ET)、颅内压(ICP)的观察,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与常温治疗组比较,血ET、ICP、及预后评价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可以临床应用。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 治疗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属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病理类型,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在死亡病人中占29%~43%。仅次于硬脑膜下血肿,占致死性颅脑损伤的第二位,是不伴明显的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创伤性昏迷的常见原因。亚低温技术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并能抑制损伤后某些损伤因子的生成及释放,有利于防治继发损害,阻断脑损伤后的恶性循环。自2003年1月~2007年1月,笔者对所收治的78例DAI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内皮素(ET)、颅内压(ICP)的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DAI诊断标准:(1)有确切外伤史;(2)伤后立即出现昏迷;(3)有瞳孔、眼球位置的改变;(4)CT、MRI发现胼胝体、脑干、基底节、大脑半球皮质髓质交界区、小脑、脑室等部位出血灶(通常直径<20 mm)或非出血性损伤,或有弥漫性脑肿胀改变;(5)颅内压增高的程度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6)CT无明显改变而临床表现重;(7)尸检或手术活检病理发现轴索损伤证据;(8)创伤恢复后期出现弥漫性脑萎缩的CT/MRI表现,伴有较多神经废损后遗症;(9)不排除同时伴有其他类型颅脑损伤。

    DAI的影像学诊断标准:CT诊断标准为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脑干、脑室或小脑的一个或多个点状及灶性高密度影,或CT仅提示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患者呈重型脑损伤表现。MRI诊断标准为上述部位梯度回波条件下T1加权像为点状或小灶性低或高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

    1.2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20~58岁,平均34岁。入院时均经临床表现及CT、MRI检查确诊,GCS评分3~8分,合并伤除外,均经脱水、抗炎、止血等常规治疗。其中50例为闭合性损伤,28例为开放伤;交通伤32例,打击伤26例,跌伤2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45)及常温治疗组(n=33),两组在年龄、病情、CT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

    1.3.1  亚低温治疗组  亚低温治疗均在24 h内进行,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亚低温治疗4~10天,并辅以头部及全身的物理降温,使用适量肌松剂和镇静剂,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当ICP降至正常后24 h停止亚低温治疗。

    1.3.2  常温治疗组  常温条件下,给予常规治疗。辅助治疗与亚低温治疗组同。

    1.4  ET、TCD、ICP检查  血ET测定采用放免法测定(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TCD采用以色列Trans-Link TM 9000+检查,ICP采用SJN2081型监护仪持续ICP监测5-10天。

    1.5  预后评估  本组患者于伤后8个月行GOS评分判断预后,恢复良好者为预后良好。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数据采用t检验。所有统计学数据均以SPSS 11.0统计。

    2  结果

    血ET变化见表1,ICP变化见表2,预后评价结果见表3。表1  两组患者血ET变化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表2  两组患者ICP变化比较表3  两组患者预后评价结果比较注:与常温治疗组比较,★P<0.01,*P<0.01,△P<0.01由表1~3可知,亚低温治疗组治疗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优于常温治疗组,各观测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在特定的外力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956年,Strich首次报告了15例因头部外伤持续昏迷5~15个月后死亡的病例,镜下检查发现全脑白质神经纤维缺失和明显变性,残留数量不等的正常神经纤维和髓鞘。当时,Strich将这种损伤命名为弥漫性白质变性(diffuse degeneration of matter)。1961年,Strich又发现头部外伤后存活48 h者,脑组织中有神经轴索收缩球形成[1]。1977年以后,Adams等做了大量工作,并于1982年正式提出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它是指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2]。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只要头部遭受具有一定加速度的暴力打击,均可引起脑组织的神经纤维损伤而发生DAI,这是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几乎是脑损伤的基本病理改变[3]。

    DAI患者预后差,是目前脑外伤患者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Cordobes等报告,DAI的死亡率为49%,植物生存15%,重残14%,中残17%,恢复良好只占5%。近年文献报道,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损伤时的受力方向、入院时的GCS评分、入院时的瞳孔变化、出血部位、是否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以及是否伴有其他脑损伤等。然而有人指出,能较准确地预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有关指标,并不一定全部适用于DAI。Cordobes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认为,入院时的GCS评分和瞳孔变化是判断DAI预后的可靠指标。

    目前对DAI治疗,采取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继发性损害等综合处理措施。急性期(1周内)提倡加强现场和早期救治,积极纠正呼吸循环衰竭。有学者认为亚低温技术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并能抑制损伤后某些损伤因子的生成及释放,有利于防治继发损害,阻断脑损伤后的恶性循环。而某些学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亚低温治疗无效。笔者通过亚低温等综合保守治疗方法治疗DAI,取得较好疗效。

    重度DAI患者由于脑水肿而伴有明显的ICP增高,导致脑缺血缺氧。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有效阻断脑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的恶性循环,显著降低ICP。本组资料表明,亚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ICP并且在复温过程中ICP保持在正常范围,无明显反跳现象,这与国内外学者报告相同。

    ET是1988年日本学者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到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是迄今所知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4]。ET不仅存在于内皮细胞,也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由于ET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因而脑内出现的ET只能是脑组织自身合成的。重度颅脑损伤致使ET合成释放增加,导致脑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引起或加重继发性脑水肿及ICP增高。

    DAI无统一诊断标准,归结起来主要有:有确切颅脑外伤史;伤后即处于昏迷状态,多无中间清醒期;颅内压增高较少有Cushing 反应或增高程度与临床不一致;CT /MRI示胼胝体、脑干、皮质白质交界区等部位有DBS改变;后晚期出现弥漫性脑萎缩并伴较多神经受损后遗症;尸检或手术活检病理发现轴索损伤;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诊断阳性率。

    DAI分型多采用Adams等分型:Ⅰ级,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以及小脑出现DAI,但无其他病理形态变化;Ⅱ级,胼胝体出现局灶性出血坏死;Ⅲ级,脑干出现局灶性出血坏死(一般在小脑脚之上)。脑挫裂伤与DAI可由同一种损伤机制角加速度造成,尽管概念有严格界定,但二者伴存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Meaney等在大鼠脑皮层损伤模型的制作时造成了DAI的同时发生是有力佐证。脑震荡属轻型弥漫性损伤,目前认为是旋转加速度或角加速度所致脑深部结构的非出血性损伤,以轴索肿胀为主。使皮层与皮层下联系暂时中断,病变损伤程度轻,为可逆性损害[5~7]。

    重度DAI患者常由于脑肿胀而伴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亚低温治疗后可以稳定植物神经系统,使脑代谢得到保护,降低脑部的血流量,从而有效地降低颅内压[1~4]。笔者认为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且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可以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Gennarelli TA.Mechanisms of cerebral concusion,contusion and other effects of head injury.Youngmans,1991,1955.

2 Adams JH,Doyle D,Ford I,et al.Diffuse axonal injury in head injury: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grading.Histopathology,1989,15:49-52.

3 Maeda T,Katayama Y,Kawanata T,et al.Mechanisms of excitatoa3.amino acid release in contused brain tissue:efects of hypothennia and insitu administration of cE Oil extracellular levels of glutam.te.J Neuro trauma,1998,15:655-664.

4 Aibiki M,Maekawa S,Ogurs S,et al.Efect ofmoderate hypothennia Oil systemic and intemal jugular plasma IL一6 level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iury in humans.J Neuro trauma,1996,16:225-232.

5 CliftonGL,Barrodale P,Penger P,et al.A phase 2 study ofmoderatehypothennia in severe brain i.jury.J Neurotrauma,1993,10:263-265.

6 王君字,姜冰,张明宇,等.3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中华创伤杂志,2001,17:26-28.

7 MariOil DW,ObristW D,Carlier PM,et al.The use ofmoderatethem peutie hypothennia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a preliminary report.J Neurosurg,1993,79:354-355.


作者单位:414400 湖南汨罗,汨罗市中医院外科

作者: 任波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