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期

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用于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用于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组(B组,n=20)和利多卡因组(L组,n=20)。首先注入2%利多卡因5ml为试验量,观察5min确定导管位置在硬膜外腔后追加量一次性匀速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用于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组(B组,n=20)和利多卡因组(L组,n=20)。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鲁米那钠01 g。入手术室后监测HR、ECG、BP、SpO2。硬膜外穿刺选择T12、L1间隙,向头端置管3~4 cm。平卧后常规面罩吸氧。首先注入2%利多卡因5 ml为试验量,观察5 min确定导管位置在硬膜外腔后追加量一次性匀速注入。追加量B组为2%利多卡因10 ml加布托啡诺2 mg,L组为2%利多卡因10 ml。观察两组痛觉消失时间(从试验量到切口无痛)、内脏牵拉反应及镇静程度。记录有无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B组痛觉消失时间短于L组,抗牵拉反应优于L组,镇静评分低于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B组出现1例虚弱、多汗,未给特殊处理,数分钟后自行消失。结论 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用于阑尾切除术时起效较快,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并能有效抑制内脏牵拉反应。

【关键词】  利多卡因;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阑尾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时即使硬膜外阻滞较完善,也难以消除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及患者的紧张情绪。临床中硬膜外单纯用利多卡因在术者探查及牵拉阑尾时经常见患者诉疼痛、上腹部不适甚至恶心、呕吐[1,2]。本研究对硬膜外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应做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0例ASAⅠ~Ⅱ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年龄20~60岁,体重45~75 kg,均无心肺疾患,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两组: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组(B组,n=20)和利多卡因组(L组,n=2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 mg,鲁米那钠01 g。入手术室后监测HR、ECG、BP、SpO2。硬膜外穿刺选择T12、L1间隙,向头端置管3~4 cm。平卧后常规面罩吸氧。首先注入2%利多卡因5 ml为试验量,观察5 min确定导管位置在硬膜外腔后追加量一次性匀速注入。追加量B组为2%利多卡因10 ml加布托啡诺2 mg,L组为2%利多卡因10 ml。皮肤针刺法测痛觉消失平面满意,静注氟-芬半量后开始手术,术中均未追加局麻药。

    13  观察项目  (1)痛觉消失时间(从试验量到切口无痛)。(2)对术中内脏牵拉反应进行评估。优:安静入睡,无任何不适;良:有轻微上腹部不适,但能忍受,无需辅助药;差:牵拉痛明显,伴恶心、呕吐、鼓肠等反应,必须使用辅助药。(3)对术中镇静状态采用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评分)评定镇静程度。5分:对呼唤名字应答自如(清醒);4分:对呼唤名字反应迟钝;3分:仅对大声呼唤名字有应答;2分:大声呼唤名字无应答,需摇动头部有反应;1分:摇动头部无反应,需疼痛刺激才有应答反应。≤2分为镇静过深。(4)记录术中BP、HR、SpO2的变化和各种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比较痛觉消失时间、术中抗牵拉反应及镇静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见表1、表2、表3;两组麻醉后BP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由于术中持续面罩吸氧,两组患者SpO2均达100%;两组均未出现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B组出现1例虚弱、多汗,未给特殊处理,数分钟后自行消失。表1  两组痛觉消失时间比较(略)表2  两组抗牵拉反应比较 表3  两组术中OAA/S评分比较 (略)注:与L组比较,*P<0.05

    3  讨论

    布托啡诺及其主要代谢产物激动K-阿片肽受体,对U-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由于对δ受体的亲和力低,很少产生烦躁不安等不适感,对呼吸、循环抑制一般不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显示“封顶”效应,该药的分子与K受体高度选择性结合并产生镇痛、镇静效能,镇痛剂量可产生高度镇静,意识存在,患者可清晰对话,当剂量增加时,不适反应轻微[3]。有研究发现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增强作用。研究证明,脊髓背角阿片镇痛的机制至少部分通过P物质相关机制调节,其镇痛机制主要是由于C传入末梢阿片受体的激活,通过抑制电压-门控性钙内流而减少初级传入神经末梢兴奋性递质如P物质和谷氨酸的释放所致。本研究显示布托啡诺2mg加入2%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神经阻滞后,痛觉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能很好地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并产生镇静作用,且较缓和,类似自然睡眠,不良反应轻微,对呼吸、循环抑制小[4]。由此可见,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麻醉用于阑尾切除术时起效较快,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并能有效抑制内脏牵拉反应。

【参考文献】
  1 李鸿真,李彗禄,秦成伟,等.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预防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11:785-786.

2 史思仁,胡燕,卢永娟,等.布托啡诺预防阑尾术中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浙江临床医学,2007,1:117-118.

3 邹望远,郭曲练,蔡进,等.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11:758-760.

4 胡兴国,张云翔,曾因明,等.鞘内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663-665.


作者单位:266700 山东平度,平度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逄淑萍,马晓娟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