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4期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治疗与预后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对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2年至2006年经治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住院患者22例,分析其感染来源、起始部位及治疗方法。结论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治疗过程中除及时有效处理局部病灶外,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防止并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2年至2006年经治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住院患者22例,分析其感染来源、起始部位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22例,19例痊愈,因并发症救治无效3例死亡,病死率13.7%。结论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治疗过程中除及时有效处理局部病灶外,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 切开引流 感染性纵隔炎

    口底蜂窝织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细菌类别的不同,可表现为化脓性及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收集我科自2002年至2006年经治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住院患者2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2~79岁,大多是由一个间隙感染后扩散所引起,感染的起始部位及感染来源,见表1。表1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感染的起始部位

    1.2  治疗  本组采用综合治疗,及早切开脓肿,有效引流脓液,必要时做多个减压切口并做有效的负压引流,从而控制炎症扩散。创面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庆大霉素注射液或甲硝唑液最后冲洗,置橡皮条引流。每日换药2~4次,选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静滴,待药敏结果回报后,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  结果

  本组22例患者中19例经治疗痊愈,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扩散到颈胸部,致纵隔感染,死于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及心肺功能衰竭。

    3  讨论

  口底颌面部各间隙均为蜂窝组织所充满,并有血管神经系统穿行,蜂窝组织伴随血管神经束,从一个间隙进入另一个间隙,使相邻间隙彼此相通,一个间隙感染后,感染可通过上述途径破坏邻近组织,由近及远波及一个或数个间隙[1]。下颌骨与舌及舌骨之间有多组肌肉,其行走又互相交错,在肌与肌之间、肌与下颌骨之间充满着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结,导致由双侧颌下、颏下及舌下间隙组成的口底间隙之间相互通连,其中某一间隙的感染可扩散到整个口底间隙,引起口底多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根据细菌类别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的局部皮肤弥漫性水肿,呈紫红或灰白色,凹陷性水肿,触及捻发音,化脓后脓液为咖啡色、黑灰色,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全身中毒症状一般较严重,应遵循综合治疗的原则。首先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监测患者血生化指标,及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若炎症控制不理想,需再次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从而调整或联合应用抗生素。对敏感部位较深,脓液分散在口底组织间隙中的,不易形成局限的脓肿。所以主张不需要等到出现波动感或穿刺有脓就应该及早切开引流,对控制炎症扩散意义非常重要[2]。本组3例死亡病例均因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感染扩散至纵隔,引起感染性纵隔炎。文献报道急性感染性纵隔炎的死亡率在24.3%~90.0%或更高[3]。死因多为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若局部肿胀已不明显,但全身症状未减轻,仍有高热及严重的呼吸困难,应考虑纵隔感染的可能性。X线胸片对纵隔炎的诊断非常重要,但在纵隔炎的早期胸片上可无明显的改变,炎症范围扩大可见纵隔增宽,密度加深,脓肿形成时可见纵隔内有块状阴影,含气液平面,所以即使胸片未反映出纵隔炎的特征,也不应大意,随病情进展,再次或多次拍胸片,以排除纵隔感染的可能。纵隔感染的早发现,早控制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 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3-167.

2 王淑英,戴永雨.口底蜂窝织炎的治疗与预后探讨.口腔医学,1999,19(1):38-39.

3 石若梅.口底蜂窝织炎合并纵隔感染3例.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3):278-279.


作者单位:041000 山西,临汾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