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5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echolecystectomy,LC)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00年至2008年共10例L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肝外胆管损伤3例,术中胆囊动脉出血2例,皮下气肿1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腹腔积液1例,肠管损伤2例。适当引流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e cholecystectomy,LC)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分析我科2000年至2008年共10例L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 肝外胆管损伤3例,术中胆囊动脉出血2例,皮下气肿1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腹腔积液1例,肠管损伤2例。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 规范的手术程序;操作要仔细,不可盲目自信,追求速度;及时中转;适当引流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预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e cholecystectomy,LC)是现代微创外科最早开展的手术之一,具有创伤小,反应轻,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同时切口小,美观等优点。现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而开腹手术则只是成为LC的补充。但LC的并发症,如胆管损伤、胆汁漏、出血、腹腔积液、皮下气肿等,则多于开腹手术[1],现将我院2000年至2008年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0~73岁,平均45岁,全组患者术前均通过腹部超声检查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6例有胆绞痛病史,2例有急性胆囊炎发作病史,3例有上腹部隐痛不适、不思饮食史,1例无明显症状,经体格检查发现,2例曾有下腹部手术史。1例有上腹部手术史。

    1.2  诊断和治疗结果  其中胆管损伤3例,为术中发现肝管或胆管电灼伤,中转开腹行胆管缝合修补术;1例未中转,在镜下直接缝合,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再次开腹手术行修补+T管引流治愈。胆囊管瘘2例,1例于术后第2天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有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保守治疗15天而愈。胆囊动脉后支撕脱出血中转开腹止血1例,1例找到出血点直接夹闭。肠管损伤2例,均为浆膜损伤,直接在镜下缝合。腹腔积液1例通过穿刺引流治愈。

    2  讨论

    2.1  胆管损伤  (1)术中要先分离与胆囊黏连的组织,显露胆囊,分离黏连组织要紧贴胆囊分离,再解剖胆囊三角,术中要牢记“三管一壶腹”(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胆囊壶腹)的关系,正确判断肝外胆道系统解剖关系,再处理胆囊管、胆囊动脉,是避免损伤胆管的关键,时刻警惕肝门处血管,胆管解剖结构的变异。(2)操作时牵引部位应在壶腹部,使胆囊管与肝胆管呈直角,则容易辨认。牵拉胆囊用力适度,避免将肝胆总管牵拉成锐角而切断,或撕裂胆管,避免过多向肝门处胆管方向解剖,以免在肝管解剖变异如副胆管、迷走胆管、右肝管汇入胆囊管的情况下造成损伤。分离胆囊管过程中要仔细,避免胆囊与肝总管平行或与肝总管黏连而损伤肝总管,安放钛夹时应在距胆总管约0.5 cm处钳夹,以免钳夹靠胆总管过近而致胆总管狭窄。(3)强调一定要沿胆囊壶腹向下分离,如果肝十二指肠韧带肥厚,或者炎症黏连重,肝胆总管不能明确显露,在壶腹下分离出胆囊管结扎即可。不一定非要显露肝总管和胆总管。(4)切断胆囊管前要再次确认,并将牵引放松,以免成角。(5)腹腔镜手术开展早期,大家经验不足,操作都很仔细,这一段时间基本上没什么并发症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后,认为自己已经很熟练了,术中盲目自信,操作过于追求速度,对于大块组织未认清就盲目电切,损伤胆管。本组有1例患者就是因此损伤右肝管,中转开腹行缝合修补治愈。(6)再者要对电切、电凝、电热传导有足够认识,避免电量过大损伤胆总管;分离胆囊三角时,不要带电分离,避免电烧灼胆管,并且大块组织不宜电切电凝,防止肝外胆管大面积烧伤。使用电钓时只有透明的才能切断,否则只能钝性推剥。

    2.2  术中出血的防治  (1)在解剖胆囊三角时,在指示淋巴结下方为胆囊动脉,如除此以外还有管道与胆囊相连时,要警惕异位副右肝管,肝右动脉,胆囊动脉后支。则要避开,如非上述,则要先上钛夹,再切断保险。(2)胆囊从肝床上撕脱,渗血较多,多为小血管,通过电凝即可解决。但靠近三角区多用压迫止血即可,明显的出血点,要血管钳提起后电凝。(3)胆囊动脉后支常隐藏于胆囊管后面而难以发现,切除过程中易损伤动脉后支引起出血,可通过血管钳钳夹后提起电凝达到止血的目的,电凝时要求短促,间断,此处重要结构之间距离不超过2 cm,以免引起传导性损伤,切不可在胆囊三角区盲目电凝致重大医疗事故。(4)急性炎性期的胆囊三角,胆囊床均有较多渗血,在处理好胆囊之后,只要不是胆囊动脉及分支出血,均可不必上钛夹,术后都能自止。

    本组2例均为胆囊动脉后支出血,1例通过钳夹后电凝止血,1例出血较快,术野不清,开腹止血。

    2.3  肠管损伤  我们在有上腹部手术史者都是采用切开脐部置入Trocar,下腹部手术史者通过脐上切口并向上穿刺。腹腔镜进入腹腔后在由近及远,自上而下仔细观察所见脏器,排除穿刺损伤肠管及血管。解剖时应紧贴胆囊分离,大部分都是疏松的膜状黏连,通过制造张力下用电灼即可分离,仅解剖出壶腹部即可,不强求显露胆总管。而分离炎性较厚、紧密的黏连时,多应设想有肠管,分离时必须在直视下进行,多采用钝性与锐性结合,钝性分离使用吸引器,边剥边吸,如有条索状则认清后再电切。本组有2例,均为浆膜损伤,直接在镜下缝合,术后恢复好,未造成严重后果。

    2.4  胆漏的防治  (1)多为迷走胆管,一般做完后要检查三角区,并用干纱布擦拭,如有黄染,要看清楚是否有异位或迷走胆管存在,予以电凝,较粗者上钛夹。(2)胆囊管粗大者,可带线结扎(Reode圈套器套扎),或者将残端用钛夹行锁边夹闭[2],必要时引流。本组有1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开腹探查发现为胆囊管较粗,钛夹脱落所致。

    2.5  皮下气肿防治  多见于造CO2气腹过程中气腹针未进入腹腔而置于腹膜外,致CO2气体漏于皮下组织内。提示穿刺时,要将腹壁充分提起,落空感要明显,气体均匀进入腹腔,腹腔整个隆起,叩诊呈鼓音。本组1例为气腹针置留于腹膜外而致皮下气肿,通过脐部切口挤压排出气体。

    2.6  腹腔积液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有一些急性胆囊炎也可以通过腹腔镜来完成,但急性腹囊炎术中渗血多,以及怀疑有迷走胆管漏者,都应放置腹腔引流。本组有1例术后出现积液,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也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2.7  中转开腹  对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冰冻三角,发现不明管道无法解剖的,萎缩性胆囊炎,深陷入胆囊窝,不能通过钝性解剖找出间隙者,则要果断中转开腹,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Shea JA,Healey MT,Berlin JA,et al.Mov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un Surg,1996,224:609-620.

2 赵登秋,束芳明,蒋厚文,等.27例胆道手术后胆瘘的原因与治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607-608.

(本文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431700 湖北,天门市中医医院微创外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