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浅谈基层医院烧伤创面外用药物的利与弊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烧伤创面。利与弊烧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其特点是广泛的生理屏障损害。在烧伤早期,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他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全身生理和病理变化。创面发生水肿,免疫球蛋白减少,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内环境受到破坏,创面处理不当,会在烧伤后很早发生创......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烧伤创面;外用药物;利与弊

烧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其特点是广泛的生理屏障损害。在烧伤早期,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他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全身生理和病理变化;创面发生水肿,免疫球蛋白减少,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内环境受到破坏,创面处理不当,会在烧伤后很早发生创面感染、创面脓毒症,直接威胁病人生命。

    目前Ⅱ度烧伤在治疗中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Ⅱ度烧伤后的皮肤存在3个层次的损伤:(1)表皮层被烧伤致坏死不能恢复;(2)最深层仅表现为充血可恢复;(3)中层(间生态)毛细血管痉挛,血流淤滞,进行性血栓形成,此层如处理不当,可使皮肤坏死范围和深度扩大[1]。烧伤创面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避免或减轻间生态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坏死,促进损伤不严重的皮肤组织再生,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及后遗症的发生。

    1  创面外用药物的治疗作用

    目前国内基层医院,烧伤创面治疗的制剂品种繁多、方法多样,但大多是用酊剂、水剂、油剂,糊剂、霜剂等涂敷创面,有的单位并配合烘干和红外线疗法,以促进创面干燥。磺胺嘧啶银类及中草药类制剂,可对烧伤创面起到收敛、黏结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致密的覆盖层,能抑制或杀灭创面的细菌,阻止外界细菌的进一步侵入。小面积浅度烧伤可达到痂下愈合,大面积深度烧伤形成干痂,构成暂时的屏障,减少渗出与感染,为分期切痂植皮争取时间。笔者认为,这些治疗对小面积、浅度烧伤有效,对深度、大面积烧伤疗效不佳,还可能加深烧伤损伤程度。

    2  副作用

    治疗烧伤的中药制剂大多是用含有鞣酸的药物配制而成,鞣酸可以促进间生态组织坏死,加深创面深度,机体吸收后还可引起肝脏损害。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酊剂喷涂创面后,可使创面表面未失活的细胞发生脱水、蛋白凝固,使间生层组织、加速坏死,这样就人为地增加了烧伤深度。对创面刺激产生的剧痛,患者难以接受。

    磺胺嘧啶银(锌)类药物作用于创面后,在体温的作用下水分蒸发、创面收敛、细胞脱水,而药物本身对有些患者可引起过敏、中毒而危及生命,有的医院利用红外线线疗法,虽可使创面干燥,不利于细菌繁殖但会造成组织干燥脱水,还会使创面产生累加热效应损伤,使本来有可能成活的创面间生态组织失活;同时皮肤损伤后,失去了保护层,创面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可产生氧化、碳化等反应,造成创面的进一步损伤。烧伤创面的外用治疗药物,目前虽在各大医院、研究所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基层医院医疗技术及经济条件所限,这些成果尚不能被广泛采用。

    “湿润烧伤膏”虽然在理论上符合烧伤创面治疗的要求,但据我们临床应用观察及许多学者的临床报告,用药后创面液化、毒素吸收导致的毒血症及瘢痕增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由于多种人为因素的作用,至今仍被一些医院广泛应用,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方之杨,吴中立,高学书.烧伤理论与实践.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13.

(本文编辑:乔 雨)


作者单位:073000 河北定州,武警8640部队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