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2期

改良固定方法治疗锤状指畸形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锤状指畸形。固定手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止点附近与菲薄的关节囊结合在一起,远侧指间关节伸直位时,突然收到屈曲方向的暴力作用下出现损伤,损伤常为肌腱止点的指骨基底部骨折和Ⅰ区伸肌腱的断裂而表现为锤状指畸形,手指末节不能主动伸直,而被动活动正常,有时还有近侧指间关节过度背伸,临床上较为常见......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锤状指畸形;固定

手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止点附近与菲薄的关节囊结合在一起,远侧指间关节伸直位时,突然收到屈曲方向的暴力作用下出现损伤,损伤常为肌腱止点的指骨基底部骨折和Ⅰ区伸肌腱的断裂而表现为锤状指畸形,手指末节不能主动伸直,而被动活动正常,有时还有近侧指间关节过度背伸,临床上较为常见[1]。由于该部位肌腱纤细,缝线很容易撕脱,愈合能力较差,修复手术后易出现再次断裂或损伤肌腱的拉长,故功能恢复不佳。2007年至2008年我院对20例锤状指患者采取改良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9~52岁,平均27岁。示指9例,中指6例,环指5例。20例中8例为肌腱止点撕脱,其中7例伴有指骨基底撕脱:5例为Ⅰ区肌腱断裂。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5天,均为闭合损伤。患指末节呈锤状指畸形,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局部轻度红肿,伴指间关节间隙压痛:主动伸指受限,被动伸指活动正常。

  1.2 手术方法 (1)取指背横纹做横切口5~8 mm,在分别向尺侧远端及桡侧近端延长切口5~10 cm,显露肌腱近端及肌腱止点附着部,可见是否伴有撕脱骨折。(2)将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在手指末端穿入一枚直径约0.88 mm的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于过伸位,取3-0肌腱线连续编织缝合近端肌腱,线两头保留相当长度。用克氏针在指骨基底部向指骨两侧边斜向钻孔,然后分别把近端肌腱线两头通过小圆针“8字”型穿过两骨髓道,收紧缝线,伴有骨折者可将骨折复位后再收紧缝线,骨折即可固定于原位,然后缝线绕经指骨背面在指骨侧边打结。若有肌腱附着部残余可先直接缝合肌腱断端,再行此改良方法加强固定。术后无需外固定。2周后拆线,克氏针固定6周拔出,即可开始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20例经随访,时间为3个月以上,术后切口Ⅰ期愈合,克氏针固定良好,针孔无感染,其中伴有指骨基底撕脱骨折的7例患者,X线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患指伸指功能恢复良好,关节背伸活动范围为-10°~0°,平均-5°;屈曲活动范围为0°~45°,平均40°,肌腱无松弛,无断裂,患指末节背伸力量良好。

  3 讨论

  以往对Ⅰ区伸肌腱损伤的治疗报告很多,目的是恢复损伤肌腱的连续性[2]。基本原理都是肌腱缝合或是肌腱重建。对单纯Ⅰ区伸肌腱的畸形损伤,主张直接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不采用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是关节僵硬、末节之间关节活动受限[3]。而侍德从力学角度提出保守治疗不佳,并详细分析了原因,同时提出提高疗效应从力学角度出发,抓住两个关键点,及缩短符合力臂及伸指肌腱愈合之前施以强大、持续、有效地过伸外力于远侧指间关节以抗拒屈曲因素,恢复伸指肌腱连续性,提高力学效应[4]。

  本文提出的改良固定方法治疗锤状指是从提高疗效的力学观点出发,恢复肌腱长度并加强固定保护愈合期间有效的强度,完全达到生物力学要求,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过去对单纯的肌腱断裂缝合外固定不能达到持续、有效的过伸拉力,导致术后再次出现锤状指畸形或过伸无力以致手术失败[5],本方法大大降低其发生率。本组术后未发现肌腱有断裂、松弛而背伸无力的病例。术中采用3-0肌腱线,强度较好,可吸收,但线结偏大,因此建议将结打在指骨的侧边,避免压迫指背皮肤。手术操作简洁,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手术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434-436.

  2 瞿南初,寿奎水.陈旧性Ⅰ区之伸肌腱断裂的修复.中华手外科杂志,2002,18:96-97.

  3 侍德.从力学角度探讨Ⅰ区伸肌腱断裂疗效不佳原因.中华手外科杂志,1994,10:31-33.

  4 赵斌修,陈晓亮.远节指骨靠近基底部背侧钻孔修复指伸肌腱Ⅰ区止点处撕脱.中国骨伤,2005,18:44-45.

  5 宫旭,路来金.Ishiguro法治疗指伸肌腱撕脱骨折.中华手外科杂志,2002,18:96-97.

  

作者: 张洁,刘刚义,王从虎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