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2期

小肠外瘘3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小肠外瘘发生的原因,探讨小肠外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经验,预防其发生。方法分析1989年1月-2009年10月共30例小肠外瘘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所有患者均采取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双管引流、冲洗及负压吸引、抗感染、维持能量、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部分病例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小肠外瘘发生的原因,探讨小肠外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经验,预防其发生。 方法 分析1989年1月-2009年10月共30例小肠外瘘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所有患者均采取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双管引流、冲洗及负压吸引、抗感染、维持能量、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部分病例后期行手术治疗。结果 30例中有24例为手术后并发症,6例为外伤所致。确诊时间为术后4~12天,22例经非手术治疗瘘口自然关闭,8例行手术治疗均获得治愈。结论 手术是导致小肠外瘘的主要原因,经过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部分效果不佳者可以行后期手术治疗,配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防治手术并发症很有必要。

【关键词】  小肠外瘘;手术;并发症

小肠外瘘的诊断及治疗较困难,多数为手术并发症,过去小肠外瘘患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多死于感染、败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多器官功能衰竭、低蛋白质血症。近20年以来,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加强监护、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大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及适当的手术治疗,小肠外瘘患者的死亡率降到0。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89年1月-2009年10月诊治的30例小肠外瘘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小肠外瘘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0岁,平均28.3岁。手术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本组有24例(80%)。其中胃肠或肠肠吻合口瘘15例,十二指肠瘘2例,手术损伤所致小肠外瘘6例,手术后引流管原因所致小肠外瘘1例,腹部外伤后肠穿孔小肠外瘘6例。本组患者经口服染料、76%泛影葡胺瘘口造影或胃肠钡餐确诊。瘘口位于胃肠吻合处5例,位于十二指肠残端处2例,位于空肠段2例,位于回肠段6例;瘘外口在手术切口处23例,在腹腔引流口处7例,形成腹腔积液者20例。高流量瘘(瘘液>500ml/d)[1]9例,低流量瘘(瘘液<500ml/d)15例。

  本组患者均按照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即双管多孔持续负压引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平衡,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全部患者应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治疗,部分病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全部患者接受全胃肠外营养治疗5~40天,22例经非手术治疗获得自愈,8例经手术治疗,其手术在发生小肠外瘘50天以后,手术方式为:瘘口处肠壁及瘘道瘢痕楔形切除再缝合封闭,或肠壁缺损修补加肠系膜覆盖,有2例行瘘口部肠段切除再吻合术[2],本组患者全部存活。

  2 讨论

  小肠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器官,它细而且长,肠壁较薄,食物在其内通过时间长,其内有大量的食糜、 消化液、消化酶、水、电解质等营养物质,一旦小肠外瘘可导致消化液丢失、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皮肤糜烂等一系列全身和局部的病理生理紊乱。

  2.1 病因 小肠外瘘的主要病因是腹部手术,国外学者报告约占90%,国内学者报告在95%以上[3],本组为80%。

  2.1.1 胃肠及肠肠吻合口瘘 胃肠及肠肠吻合口瘘是引起小肠外瘘的最常见原因。本组胃肠吻合口瘘5例,肠肠吻合口瘘8例,小肠修补术后瘘2例。由于吻合操作技术缺点致吻合口外瘘,如吻合口两端胃肠管径相差过多,吻合时对合不够均匀使在一处存在较大孔隙,吻合口缝合过窄或过疏,吻合口血供不足或张力过高,吻合肠壁水肿,瘢痕过大,小肠修补处内翻过多,肠管狭窄手术后吻合口远端肠道梗阻,而近侧胃肠减压不良,这些原因都可产生吻合口外瘘。

  2.1.2 十二指肠外瘘 由于十二指肠壁仅有部分腹膜覆盖,在缝合或吻合后发生外瘘。按瘘口所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残端瘘和侧壁瘘。 残端瘘多发生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因残端瘢痕水肿严重,血供不足,荷包缝合操作不当,溃疡旷置,残端内翻过多,张力过高,引流不畅等所致;侧壁瘘多因吻合口缝合有疏漏所致。

  2.1.3 手术损伤所致小肠外瘘 腹部手术显露不佳,肠间有广泛粘连,经验不足,动作粗暴,可损伤肠壁或其血供而造成小肠外瘘,特别是广泛性肠粘连,肠梗阻手术分离时最易损伤肠壁,胃肠吻合器应用造成损伤。

  2.1.4 手术引流管所致小肠外瘘 小肠穿孔修补术后因引流管安放不当,引流管过硬,导管压迫肠壁或磨损肠壁,盲目戳创时,损伤肠壁,引流管负压吸引时可能吸住肠壁,引起肠缺血坏死,穿孔形成小肠外瘘。

  2.1.5 腹部锐器或钝器外伤所致小肠外瘘 腹部锐器或钝器所致外伤均有可能损伤肠管而形成小肠外瘘,特别是钝器伤、车祸撞击伤、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钝挫伤,肠壁淤血,缺血坏死,没做开放性手术,后来发生小肠穿孔,小肠外瘘。

  2.2 诊断

  2.2.1 临床表现 一般在肠道手术后4~12天,患者再次发生腹痛、腹胀,有肠液、胆汁、粪液、脓液自腹部切口或引流口流出为主要症状。高位小肠外瘘以流失消化液、营养液、蛋白质为主,同时会丢失大量水、电解质等,流量较大;低位小肠外瘘以肠液、粪液为主,流量较小。 小肠外瘘后大量的肠液流出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感染,患者出现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脱水、中毒性休克,严重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随着肠液的丢失,有大量消化酶和蛋白质丢失,消化吸收功能受到损害,造成营养不良,患者体重急剧减轻,贫血,低蛋白血症,甚至出现恶液质。由于消化液的浸润,瘘口周围的皮肤发生糜烂、出血、溃疡、湿疹等。

  2.2.2 实验室检查 早期定性诊断非常重要,同时也必须做出定位诊断,以便准确了解瘘口的部位和数量,瘘口的大小,瘘口与皮肤的距离,瘘口是否伴有脓腔,瘘口的引流情况,瘘液流向哪些方向,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行胃肠道手术后几天,突发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腹肌紧张,应该考虑到肠瘘,此时先做腹部B超,检查有无液性暗区,肠间有无积液。再拍腹部平片了解有无膈下游离气体。亦可做诊断性腹腔穿刺,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当有肠液自切口或引流口流出时,可以口服染料如亚甲基蓝,观察染料从瘘口排出数量和排出的时间,推测瘘口的部位高低,瘘口的大小。瘘道形成后自瘘口插入一根细硅胶管,做好标记,从导管内注入造影剂如76%泛影葡胺,做瘘管造影,观察造影剂的走向及分布。做胃肠道钡餐可以观察瘘口的位置以及瘘道远段有无梗阻,但是钡剂检查应慎用,因其难以溶解且不能吸收,易造成钡剂存留,在腹腔或瘘道内形成异物,影响肠瘘的自愈。有医师曾尝试肠瘘的早期定性手术[4],但是我们仍然很谨慎,不敢贸然行事,担心会加重病情和污染扩散。

  2.3 治疗 小肠外瘘早期流出的多为消化液,其内有水、电解质、消化酶、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量的营养物质丢失导致血容量减少,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营养物质缺乏,感染,败血症,低蛋白血症,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1,5]。因此肠瘘的治疗原则是尽快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感染,充分引流,清洗瘘道,保护皮肤,完全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以及辅助性治疗,尽量促进瘘口自愈。中期大致在小肠外瘘后30~50天,腹腔内的感染已基本控制,瘘道完全形成,可以进食,继续保持良好的引流,控制感染,保护皮肤,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争取肠瘘自行愈合。后期在肠瘘发生50天以后,此时营养维持满意,胃肠功能已经恢复,患者体质恢复,如果肠瘘仍然未愈合,就采取手术治疗。

  2.3.1 小肠外瘘早期非手术治疗 对所有小肠外瘘病例首先要做的有以下内容: (1) 一般处理:禁食,禁饮,本组患者全部禁食,禁饮约20~30天,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待引流量减少到150ml/d以下后,患者自肛门排气,排少量大便,无发热、腹胀等,再开始恢复进食,先进少量流质,若无异常接着半流质,循序渐进过渡到普食,进食量由少量到半量逐渐增加,要少食多餐。若有异常,如腹痛、腹胀、呕吐等,则继续禁食。胃肠减压,本组患者小肠外瘘早期均行胃肠减压15~28天,保持胃管通畅,减轻胃肠道内压力,有利于瘘口愈合。(2)通畅引流:本组患者均采用双根多孔引流管引流,一根置于切口下近瘘口处,另一根置于陶氏腔(腹腔最低点)。持续负压吸引,防止瘘液向肠间弥散,保证引流通畅。若污染严重,可用温度约35℃的生理盐水自引流管冲洗,从另一管引流出来,温盐水用量根据引流液的内容而定,可以多次冲洗。(3)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由于小肠外瘘液中丢失大量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长时间禁食禁饮无摄入,必须补充足够的水、电解质,估计损失量加生理需要量持续输入,根据血气分析适量应用碳酸氢钠。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尿液尿量、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4)营养支持治疗:由于小肠外瘘丢失的蛋白质、消化酶、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较多,自体消耗较多,易导致营养不良、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小肠外瘘患者每日需要热量在3000卡以上,因此有效地营养支持治疗,对小肠外瘘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本组患者全部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6],大约30~50天,同时注意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防治其栓塞、堵塞、凝固不畅、静脉炎、中心静脉导管综合征和代谢紊乱。(5)成分输血:本组有7例患者输入新鲜全血,15例患者分别输入红细胞及人血白蛋白。(6)控制感染:因为肠道内的细菌很多,小肠外瘘时腹腔内污染严重,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控制感染,防止肠道细菌产生的毒素被吸收,避免发生败血症、中毒性休克以及多脏器感染等并发症。本组有5例年老患者出现早期感染中毒性休克,及时救护均转危为安。抗生素的早期应用非常重要,一般抗生素使用10天左右要更换调整,防止二重感染等并发症,防止抗生素的副反应。(7)瘘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由于瘘口置管时间长,瘘液中含有消化酶,很容易引起皮肤感染、湿疹、糜烂、溃疡,切口感染、红肿、裂开、流脓等。加强切口和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洗、消毒、换药,外敷复方氧化锌软膏或百多邦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对切口瘘口愈合也很重要。(8)本组患者全部采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0.8g)静脉滴注,以减少胃酸分泌。有10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静脉推注。

  2.3.2 小肠外瘘中期治疗 小肠外瘘中期大致在发生小肠外瘘的30~50天,腹腔内感染已基本控制,瘘道已经形成,病人病情已经稳定,胃肠功能恢复,可以考虑让患者进食,先进少量流质如牛奶、稀饭、菜汁、菜汤、果汁等。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本组患者有17例进食后引流量未再增加,腹腔最低点的引流管已经无引流物,先拔出腹腔最低点的引流管,继续保留瘘口引流管,直到瘘液很少,每日引流量少于30ml时,患者进食无异常反应,排大便已基本正常,再拔出瘘口引流管,用凡士林纱条或橡皮片填堵瘘口和瘘管,控制肠液外流,促进瘘内口自然封闭愈合。可以逐渐增加饮食量,改变饮食结构。本组有5例患者进食后出现食物外漏,调整饮食量,继续保持良好引流和控制感染,保护瘘口皮肤,补充营养物质,增强体质,争取瘘口自然愈合。

  2.3.3 小肠外瘘后期治疗 小肠外瘘后期大致在发生小肠外瘘的50天以后,此时患者营养满意,胃肠功能恢复良好,小肠外瘘仍然未愈合。本组有8例最后通过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为:除腹腔感染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病人营养状况良好,可以耐受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可采用以下几个:(1)本组有6例瘘口较小,直径<2.5cm[7],瘘管较短,长度<5cm,周围无脓腔,采用瘘口瘘管瘢痕楔形切除再缝合封闭,肠壁缺损修补和肠系膜部分覆盖;(2)本组有2例瘘口较大,直径>3cm,周围组织水肿,质脆,有脓腔,有粘连,做肠段切除对端吻合,效果良好;(3)肠瘘旷置术本组未遇到,无病例。

  2.4 预防 小肠外瘘在腹部外科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使得手术指征不断放宽,手术范围不断扩大,胃肠吻合器的应用较多,操作技术上的疏漏及手术损伤也增加了,小肠外瘘的发病率也有增大。因此防治手术所造成的小肠外瘘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很有必要。防止腹部外伤,腹部手术时操作要仔细,分离粘连带一定要轻柔,尽量保持原位,避免牵拉过度挫伤肠壁,积极治疗小肠原发性疾病,应用新技术如胃肠吻合器时,一定要检查仔细,避免操作上的疏漏和副损伤。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83-1188.

  2 黄志强,黎鳌,张肇祥.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95-826.

  3 黎介寿.肠外瘘.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48.

  4 任建安,黄晓敏,姜军,等.肠外瘘早期确定性手术的临床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1,39(3):191.

  5 黎介寿.肠外瘘的病理生理改变.实用外科杂志,1996,6(10):506.

  6 吴在徳,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154.

  7 顾寿年.肠外瘘病人常用手术方式选择.实用外科杂志,1986,6(10):508.

  

作者: 朱秀刚,胡 英,高艳芳,李长阳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