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3期

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胃肠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行包含异位胰腺的部分胃及肠切除术,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确诊胃异位胰腺6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4例,回肠1例。结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对异位胰腺诊断有困难,确诊需病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胃肠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行包含异位胰腺的部分胃及肠切除术,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确诊胃异位胰腺6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4例,回肠1例。结论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对异位胰腺诊断有困难,确诊需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关键词】  异位胰腺;临床诊断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亦称迷走胰腺,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它属于一种先天畸形,可能与胚胎期胰腺组织的异常迁移有关,其确切胚胎学机制尚不清,目前有以下几种主要学说:(1)Armstomg学说:胚胎时期背侧和腹侧胰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过程中,一个或几个始基保留在原肠壁内,随原肠纵行生长而将胰腺始基带走,形成异位胰腺,形成了胚胎发生迷路学说。(2)由异常部位的内胚层细胞异向分化和化生而来。(3)胚胎期由胰腺分离出的组织或周围组织发生炎症粘连而使胰腺组织移植于邻近器官。(4)少数异位胰腺位于肺、纵隔等少见部位,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返祖现象[1]。

  异位胰腺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年龄最小为新生儿,最大为88岁,平均40.3岁,男女之比为2:1,尸检发现率为1%~14%。异位胰腺组织可见于腹腔的任何部位,以胃及十二指肠最多,约占半数以上,依次为十二指肠占27.7%,胃占25.5%,空肠占15%,回肠仅占2.5%。异位胰腺还好发于先天性小肠憩室内,特别是Meckel憩室中最常见,也有人认为肠壁肌层有异位胰腺组织可使肠壁薄弱,有利于憩室的形成,此外偶见于胆囊、脾脏、脐孔和直肠等部位[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浙江省台州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异位胰腺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9~68岁,平均(46.3±6.6)岁;全部患者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确诊,异位胰腺均为单发;发生于胃6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4例,回肠1例。

  1.2 临床表现

  (1)腹痛10例,多有长期反复上腹部疼痛史,一般为数月至数年,内科治疗效果欠佳;(2)反复便血1例,黑便2例,单纯大便隐血试验阳性1例;(3)腹胀1例。

  1.3 临床诊断

  行X线钡餐检查10例,疑诊胃异位胰腺1例。7例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中,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7例,其中术前通过胃镜活检确诊1例,其他诊断报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慢性胃炎5例,其余未见异常。11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

  2 治疗及结果

  12例均行包含异位胰腺的部分胃及肠切除术,术后均痊愈出院,无出血、瘘等手术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异位胰腺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未阐述清楚,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胚胎期时胰腺原基与胚胎原肠粘连或穿透肠壁,并随原肠旋转而分布于各种异常部位;(2)内胚层异常分化或化生;(3)返祖现象。异位胰腺可见于腹腔的任何部位,以十二指肠最多见,胃次之,空肠、回肠与Mechel憩室比例较少。异位胰腺多表现为:(1)梗阻型;(2)出血型;(3)溃疡型;(4)肿瘤型;(5)憩室型;(6)隐匿型。异位胰腺病变主要位于黏膜下和肌层,亦可深达浆膜层或累及全层,多数呈淡黄色或淡红色,直径多为1~2cm,形态与正常相似,但无被膜,不能剥离,有时可发生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囊肿、腺瘤或腺癌[3]。

  目前异位胰腺也缺乏特异的检查、诊断方法。幽门前区的异位胰腺,可引起幽门梗阻症状,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见前区充盈缺损。内窥镜检查与活检[4]:位于胃、十二指肠内的异位胰腺,可行纤维胃镜或胰胆管镜检查,了解其部位、大小和形态,并同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内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能看到胰管开口,就能明确诊断。活检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时,可以肯定诊断。

  异位胰腺的治疗,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一旦发现异位胰腺,无论有无并发症均应积极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切除;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视有无并发症或异位胰腺大小和浸润深度决定是否手术,主张无并发症者不手术。而手术适应证大多数人认为如下:若直径≤2cm,且病变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者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5],若直径>2cm,或病变超过肌层以下或有并发症者则行外科手术切除[6]。

  综上所述,异位胰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易被误诊和漏诊,应不断加强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总结、分析其诊断治疗体会,对提高异位胰腺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外科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施勇,钱金岳,陈吴兴.异位胰腺的临床研究进展.肝胆胰外科杂志,2004,16(4):311.

  2 侯雪凌,张晓琼,罗红杰.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异位胰腺1例.临床军医杂志,2005,33(6):7901.

  3 宋海瑚,何天霖,刘浩.异位胰腺的外科诊治(附21例报告).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4):270-272.

  4 施勇,卢淑娇.8例异位胰腺诊治分析.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1):64-65.

  5 张鸣青,王爱民,杨青平.胃镜下高频电切胃内异位胰腺4例.人民军医,2006,49(1):54.

  6 张萍,杨海娣,许雄飞.内镜诊断胃内异位胰腺致出血3例.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1):13.

  

作者: 卢 勇,郭敏慧△,应连琴作者单位:317000 浙江临海,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