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8期

胃良、恶性溃疡的双对比和临床鉴别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各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良、恶性胃溃疡的X线表现。结果230例良、恶性溃疡,其中良性溃疡149例(64。8%),恶性溃疡81例(3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各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例良、恶性胃溃疡的X线表现。结果  230例良、恶性溃疡,其中良性溃疡149例(64.8%),恶性溃疡81例(35.2%)。结论  胃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胃双对比造影;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ulcer of stomach and malignant ulcer of stomach with double contrast examination

  GUAN Yong-chun,JING Li-xi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Daqing, Daqing 1631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athologic basis of X-ray expres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ere discussed with double contrast examination.Methods  The reviewable analysis of the X-ray expres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ulcer of stomach in 230 cases.Results  Benign ulcer 149 cases (64.8%),malignant ulcer 81 cases (35.2%).Conclusion  Double contrast examination is very important effection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ulcer of stomach.

  【Key words】  double contrast examination of stomach;benign and malignant ulcer;differential diagnosis

    胃良、恶性溃疡病灶的X线鉴别诊断十分常见,有时极为困难。良好的胃双对比造影可为显示溃疡及其周围黏膜的微小改变提供帮助,能提高X线鉴别诊断能力。本文对10年来我院经手术和(或)胃镜病理证实的230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标本对照分析,探讨良、恶性溃疡的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临床资料

  本组共230例其中胃良性溃疡149例(男128例、女21例),恶性溃疡81例(男74例、女7例)。年龄12~73岁,平均37.2岁。良性溃疡12~20岁5例,20~40岁52例,40~60岁72例,60岁以上20例。恶性溃疡35~40岁10例,40~60岁56例,60岁以上15例。

  2  结果

  2.1  溃疡病灶  双对比造影溃疡病灶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钡斑。良性溃疡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溃疡口、底部无凹凸不平34例。良性溃疡的钡斑或环影其边缘轮廓常规则外凸(图1(略)),或因局部有粘连而伴有小的突起12例。双对比造影对凹陷性溃疡本身形态的显示特别有利。良性溃疡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胃壁溃烂缺损,形成龛影。溃疡先从黏膜开始并逐渐侵及黏膜下层,常深达肌层[1]。早期癌于溃疡边缘的一部分存在癌性糜烂,而致溃疡形态不规则9例,以及溃疡口周围存在凹凸不平的隆起,呈现颗粒状或小结节状21例。恶性者其钡影轮廓呈不规则内凹34例(图2(略))。恶性溃疡是在龛影外向龛影及四周两个方向同时发展[2]。单、双对比造影加压同时应用可更好地显示龛影及龛口结节影。以上表现对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良、恶性龛影可发生于胃的大、小弯侧,胃底部、胃窦部。大弯侧2例,占本组病例0.8%,均为恶性;小弯侧179例,占本组病例77.8%,其中恶性63例(35.2%);胃底部4例,占本组病例1.7%,其中恶性3例(75.0%);胃窦部45例,占本组病例19.6%,其中恶性14例(31.1%)。龛影直径<10mm者53例,占本组病例的23.0%,其中恶性12例(22.6%)。龛影直径10~25mm者163例,占70.9%,其中恶性59例(36.2%)。龛影直径>25mm者14例,占6.1%,其中恶性10例(71.4%)。

  2.2  龛影周围的改变  良性溃疡的龛口周围多无明显异常所见,新鲜溃疡时可见形态较规则、表面较光滑的水肿透明区,与周围正常黏膜多无明显分界46例。但慢性溃疡周围伴有胃黏膜慢性炎症及肠上皮化生时,于溃疡口周围也可显示为小颗粒状凸凹不平13例。此时,需结合其他征象与早期癌鉴别。早期癌为比较细小的颗粒状凸凹不平。进展癌的溃疡口周围有更为明显的凸凹不平35例,多呈粗大的结节状隆起28例,明显者形成环堤征(图2(略))18例,双对比造影表现为双环现象。融合结节和双环现象是恶性溃疡的可靠征象之一。

  2.3  黏膜皱襞的改变  两者都可有黏膜皱襞集中现象。但皱襞的尖端形态不同。良性溃疡的皱襞大部分可直达龛影边缘(图1(略))48例,常以一点为中心集中,在中央的排列也有规律性23例。或者皱襞逐渐变细,消失于龛影周围之透明区。恶性周围或周围的一部分也常有黏膜皱襞集中现象19例。但大部分不能达到溃疡的边缘,皱襞的尖端常有明显的变形6例,不规则的变细23例,杵状增粗12例,皱襞融合且皱襞僵硬33例(图3(略))。

  2.4  胃小区的改变  胃小区呈纠集改变,与条状皱襞走行一致23例,越近溃疡越尖而细是良性溃疡的重要征象(图4(略));胃小区破坏或胃小区与条状皱襞走行不一致38例,越近溃疡越粗乱是癌性溃疡的特点(图5(略))。平坦型及梅花瓣状(图4(略))分布的胃小区为良性溃疡的重要征象3例,前者主要出现在纤维化较明显的溃疡,后者主要出现在较新鲜的溃疡。圆钝型胃小区一般出现在癌性溃疡的周围7例,常提示癌组织沿胃癌深部浸润(图5(略))。良性溃疡周围的隆起系炎性水肿,隆起圈一般较均匀,基底宽,隆起线边界不清,表面胃小沟浅,形态自然;癌性溃疡周围隆起不均匀,呈结节状22例,基底局限,边界清楚,表面胃小区张力大,胃小沟僵直,呈平行排列的直线或弧线[3]。

  3  讨论
 
  综上所述并结合临床,在双对比造影检查时,对胃良、恶性溃疡有鉴别价值的征象归纳见表1。认真观察和分析每一个征象,正确认识每一个病灶的特点,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这些X线表现常能做出正确的鉴别。表1  胃良、恶性溃疡双对比和临床鉴别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11-617.

  2  冯国俊,王东风.胃后壁溃疡的双对比造影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10(3):130-132.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系肿瘤早期放射诊断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放射学杂志,1984,18(2):144-145.

  4  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55.

  作者单位: 1 163111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2 163311 黑龙江大庆,大庆油田总医院放射科

   (编辑:杨  熠)

作者: 关永春 ,靖立新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