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附6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全部患者经血象、骨髓象、US、CT检查,确诊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至脾下极动脉,根据脾大小确定脾栓塞范围,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和真丝线段,当血流速减慢、估计栓塞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全部患者经血象、骨髓象、US、CT检查,确诊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至脾下极动脉,根据脾大小确定脾栓塞范围,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和真丝线段,当血流速减慢、估计栓塞面积为30%~50%时停止栓塞。结果  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脾纵径缩小,血象恢复至正常水平,出血倾向停止,不良反应、并发症少。结论  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亢的有效疗法,能减轻门脉高压,升高血细胞,提高免疫力。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介入;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部分性脾栓塞既能达到部分脾切除的作用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液学状况,又保留了脾的免疫功能,是当前公认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1]。我院对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了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2~50岁,平均41岁。均有肝硬化、明显脾大,白细胞、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2.2~3.5)×109/L,平均2.8×109/L,血小板(30~80)×109/L,平均55×109/L,1例有少量腹水,6例有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5例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全部经血象、骨髓象、US、CT、钡餐检查,确诊为脾大、脾亢。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除普通的血管造影准备外,术前3天应口服抗生素,术前8~12h联用庆大霉素、青霉素滴注。

    1.2.2  使用器材  日本岛津1250mA C臂DSA机,5F脾管或Corba导管,泥鳅导丝,3F微导管(配有微导丝),造影剂为泛影葡胺,栓塞剂为自制、经高压消毒后的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长2mm的4-0手术丝线线段。

    1.2.3  栓塞方法  局麻下右股动脉穿刺以改良Seldinger技术5F脾管或Corba导管插至脾动脉,做脾动脉造影,了解脾动脉分支情况和脾脏大小,然后将3F微导管经超影导管同轴超选至脾下极动脉,将浸泡于庆大霉素及泛影葡胺溶液的明胶海绵颗粒(1mm×1mm×1mm)和长2mm的4-0手术丝线推注入脾下极动脉,并观察栓塞情况,流速减慢时停止栓塞,术毕造影与术前对照。拔除导管,压迫股动脉,加压包扎。

    1.2.4  术后处理  按介入治疗术常规处理,不能进食者应补液及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3天~1周,以预防感染和减轻栓塞后反应。脾区疼痛可采用有效的止痛手段,术后发热根据病情对症处理。术后48h到数周观察外周血象的变化,并适时采用B超、CT检查,观察脾脏栓塞的范围以及有无脾脓肿的发生。

    2  结果

    栓塞后外周血细胞明显上升:白细胞术前为(2.2~3.5)×109/L,术后24h白细胞升高至(5.2~13.5)×109/L,1周后回落至正常。血小板术前为(30~80)×109/L,术后1周(100~145)×109/L,术后3周均达95×109/L。红细胞术前轻、中度贫血,术后近期改善不明显,3个月逐渐升高。经过1年的随访,血象基本正常。肝功能栓塞前后无明显变化。临床出血倾向停止。脾脏纵径缩小4~7mm,栓塞程度与脾脏缩小成正比,栓塞面积越大,脾脏纵径缩小越明显。术后患者均有发热和左上腹痛,持续1周左右,自行缓解。1例疼痛明显,给予止痛后缓解,1例出现少量左侧反应性胸腔积液,对症支持治疗后康复,无脾脓肿及脾破裂、脾外栓塞、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脾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与脾实质梗死的范围大小和时间久暂有关。脾动脉分支被栓塞后,脾实质因血液供应减少或切断,部分脾实质发生缺血坏死,随后发生梗死、萎缩和机化,尤其是破坏血细胞的脾外围红髓所在区发生梗死机化,削弱了脾脏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的功能,使亢进的脾功能得到抑制,从而达到与切脾相似目的。部分脾栓塞术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和减少过大的脾体积,且能保留部分脾组织,使其免疫功能得以保留,这是与外科传统切脾术的根本区别,是目前治疗脾大、脾亢的主要手段[2]。

    我院采用超选择性脾下极动脉栓塞法,将导管头端超选择至脾下极的动脉分支,根据造影掌握欲栓塞的脾脏体积,运用栓塞剂,将脾下极动脉分支彻底完全栓塞。目的是为避免脾上极动脉栓塞后造成脾脏上极膈面的梗死,出现左侧胸痛,呼吸受限而致左下肺炎、肺不张的发生,同时栓塞量也较易控制[3],并能防止脾动脉分支短期开通[4]。另外由于脾下极动脉栓塞后的刺激可能引起大网膜对梗死部位的包绕,从而限制炎性反应。

    利用微导管同轴导管技术可做走行迂曲的细小血管分支的超选择插管,保证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栓塞效果,减少对正常脾组织的损伤,其症状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一般导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是因为微导管管径细小、管壁柔软,使用时借助微导丝的支撑,减少了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又能准确选择插入脾下极组织供血动脉,栓塞后脾脏膈面反应轻、刺激小。

    对于栓塞剂的选择,众说不一,我院选用手术丝线加明胶海绵颗粒,达到脾脏红髓区栓塞及脾段栓塞的目的[5]。因明胶海绵作为一种短期的栓塞剂,往往2~3周即被组织吸收,而且明胶海绵颗粒很难达到脾脏红髓小动脉内,达不到功能区栓塞的目的,手术丝线漂流栓塞脾脏5~6级细小动脉,可以达到选择性脾脏红髓区栓塞的目的。

    本组资料用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技术全部成功,术后血象上升至正常,随访6个月~3年,脾亢未复发。血小板数量反应灵敏,通常在术后12~24h即升高,1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缓慢降至正常水平,4例1年后血小板仍保持在105×109/L左右。白细胞术后24h内可升高达基础水平的2倍以上,然后缓慢降至正常水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近期改变不明显,需3~6个月才升到峰值,红细胞增高,贫血缓解。栓塞后脾动脉血量减少,也导致了门脉的改善,减轻了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只要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消毒措施,严密的无菌操作,术前后及术中局部和全部抗生素的应用,妥善的术后处理,加之手术当中尽量超选至脾下极动脉,栓塞时注意流速的改变,是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本方法的另一优点为创伤小、痛苦小,对不能耐受切脾术或不愿意接受切脾术患者也是一个新的选择。故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星荣,林贵,夏宝枢,等.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52.

    2  曾庆乐,李彦豪,陈勇,等.使用PAV微粒为栓塞剂的部分性脾栓塞术.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8):698-700.

    3  单鸿,罗鹏飞,李彦豪,等.临床介入诊疗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3-218.

    4  李亲雨,张新国,赵振琴.部分脾动脉栓塞方法的探讨.介入放射学杂志,1994,3(1):15-17.

    5  宋国红,邹丽莉,程永德.脾功能亢进症的脾动脉栓塞治疗.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12(2):151-153.

     作者单位: 635000 四川达县,达县人民医院介入室

   (编辑:江  宇)

作者: 张国靖,谢 海,王保渔,向守萍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