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贲门癌X线诊断(附100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胃癌好发于胃窦部,约占50%~60%,其次是贲门和胃小弯。1996~2006年,我院共收治230例胃癌患者,其中资料较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100例,现对其X线片,结合临床总结分析如下。1早期贲门癌X线征象(1)钡剂通过贲门时,管腔表现为局限性狭窄,黏膜增粗、紊乱、扭曲变形,部分黏膜破坏、中断。(2)在黏膜表面,......

点击显示 收起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文献资料表明胃癌的死亡率在大部分地区占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好发于胃窦部,约占50%~60%,其次是贲门和胃小弯。1996~2006年,我院共收治230例胃癌患者,其中资料较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100例,现对其X线片,结合临床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分布  本组共100例,其中20~30岁2例,31~40岁15例,41~50岁30例,51~60岁34例,61岁以上1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3岁,平均58岁。

  1.2  性别  本组病例中,男69例,女31例;男女比例为2.23∶1。

  1.3  临床表现  (1)有上消化道症状82例,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消化不良、上腹部轻微烧灼痛。(2)恶心、呕吐、进食梗噎感59例。(3)呕血、黑便9例。(4)腹水5例。(5)自觉扪及腹部及左锁骨上包块2例。

  2  X线表现

  2.1  早期贲门癌X线征象  (1)钡剂通过贲门时,管腔表现为局限性狭窄,黏膜增粗、紊乱、扭曲变形,部分黏膜破坏、中断。病变长度长短不一,一般在1~2cm左右,边缘欠规则。(2)在黏膜表面,可见极小的充盈缺损和龛影,小弯侧明显。右前斜位显示明显。(3)食管壁局部显示柔软度和扩张度减低,钡剂通过时流速缓慢,有痉挛现象,管腔闭合欠佳,有钡剂滞留征象存在。(4)管壁显示僵硬。

  2.2  中晚期贲门癌X线征象  (1)充盈缺损;(2)管腔狭窄或梗阻;(3)贲门区龛影;(4)管壁僵硬;(5)黏膜扭曲、破坏、中断、消失;(6)软组织肿块影;(7)钡流方向改变;(8)胃底部变形等。

  3  讨论

  X线钡餐检查是胃癌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其优点是通过对胃的形态、黏膜变化、蠕动情况及排空时间的观察确立诊断,痛苦小[1]。贲门位于胃底和胃体的内后方,居于肋弓内,故不能用加压法检查。笔者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技术,嘱被检查者立位或左、右前斜位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检查。重点观察食管下端、贲门扩张和收缩功能、黏膜的形态、有无龛影以及胃泡内有无软组织块影等。

  3.1  早期贲门癌X线征象  早期贲门癌由于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或侵及黏膜下层,范围小,症状轻微,必须使用浓度适宜的钡剂,注意黏膜的改变。黏膜皱襞破坏是贲门癌最基本的X线征象。有时可见贲门区龛影,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大多数为浅表溃疡。贲门区浅小不规则的龛影伴结节样透亮线常为早期贲门癌的唯一或主要的X线表现[2]。因此,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检查,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对比检查,才可能尽早发现早期病变。必要时需要综合X线、胃镜、活检等才能诊断[3]。

  3.2  中晚期贲门癌X线征象  中晚期贲门癌在病理上同样分为溃疡型、蕈伞型、浸润型、混合型和溃疡癌变。本组100例主要表现为蕈伞型、浸润型,占76%(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特点为管外侵犯较管内突出重,故早期发现癌肿较为困难。本组病例中有5例贲门癌早期先后在4家医院检查均未发现,而患者已有临床症状。通过多次电视胃肠透视和摄片,才予确诊。中晚期贲门癌X线钡餐检查共同的征象有[2]:(1)贲门区龛影。较大较深,形态不规则,数量不等。在右前斜位气钡双重造影相显示较清楚。本组中发现贲门区龛影32例,占32%。(2)贲门区软组织块影。由于癌组织增生,可在胃泡内出现软组织块影,一般呈结节状、半球状或分叶状,常出现在胃泡内侧的贲门区。溃疡型和浸润型贲门癌软组织块影较小,容易漏诊和误诊。需转动患者至切线位显示才完整清晰。(3)胃底部变形和胃体上部的浸润。贲门癌易波及胃底部和胃体上部,引起胃底变形和缩小。胃壁轮廓僵硬,与正常胃壁有分界,出现切迹样凹陷,黏膜粗乱甚至破坏消失。(4)食管下端浸润。较常见,是诊断贲门癌的重要依据之一。有环形狭窄,长度不等,狭窄段边缘不规则,虫蚀样充盈缺损。本组中有7例狭窄段边缘光滑,如贲门失弛症鸟嘴样改变,后经胃镜病理确诊。考虑为癌肿主要沿食管周围浸润所致。食管黏膜粗乱,中断,破坏;管壁僵硬,蠕动消失,钡剂通过缓慢或受阻,梗阻以上扩张,可见液平面。(5)钡流分叉、转向和喷射现象。贲门癌的肿块在贲门下方突起,致钡流转向或分叉。癌侵及贲门时,引起贲门狭窄、僵硬。立位透视时,钡剂不易通过,在一阵较强食管蠕动下传后,钡剂呈喷射状入胃,形成喷射现象。尤其在立位吞服第一口钡剂后,观察钡流时明显。

  【参考文献】

  1  戴显伟.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7.

  2  荣独山.X线诊断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4-85.

  3  吴恩惠.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9.

  作者单位: 618200 四川绵竹,绵竹市西南医院

  (编辑:萧  凝)

作者: 刘辉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