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深静脉血栓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高,发病部位多数在下肢和骨盆内静脉。本文对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0例,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均做出有无深静脉血栓的明确诊断,检出阳性患者52例,56条病肢,另外8例为外伤后血肿或血管外肿物压迫静脉血管所致。临床诊断符合率90%,血栓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深静脉血栓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高,发病部位多数在下肢和骨盆内静脉。本文对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0例,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均做出有无深静脉血栓的明确诊断,检出阳性患者52例,56条病肢,另外8例为外伤后血肿或血管外肿物压迫静脉血管所致。临床诊断符合率90%,血栓发生部位准确率为9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19~69岁,临床均表现为下肢肿胀,多伴有疼痛,浅静脉曲张,多数为长期卧床或术后卧床的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美国PHILIPS IU 22彩超仪,探头频率10MHz,患者取仰卧位,大腿稍外旋外展,从腹股沟韧带下方确定股总静脉,向上扫描髂静脉,向下追踪股浅静脉及股深静脉,然后患者取俯卧位检查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及腓静脉。探头多从腹股沟部位开始,先检查髂股静脉,大隐静脉起始段,向下延续检查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及腓静脉。二维超声观察静脉内径、管壁、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及瓣膜启闭情况。每一静脉节段均应进行纵切和横切检查,纵切观察静脉回声有无彩色血流信号或出现充盈缺损、有无血流频谱以及深呼吸和远侧肢体挤压法对其影响。横切进行探头加压法,观察静脉腔压闭性。其诊断标准如下:(1)静脉腔内见血栓回声;(2)探头加压静脉腔不可压闭或部分压闭;(3)脉冲多普勒显示无血流或血流频谱不随呼吸而变化;(4)彩色多普勒显示无彩色血流信号或出现充盈缺损。

    2  结果

    超声检查对临床疑诊60例患者均做出有无深静脉血栓的明确诊断,其中髂骨静脉血栓18条,股腘静脉血栓15条,股静脉血栓延伸至大隐静脉血栓2条,腘静脉血栓6条,胫后静脉血栓2条,下肢全程深静脉血栓11条,下肢全程深静脉血栓合并大、小隐静脉血栓2条。

    超声特征见图1。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管腔多表现为扩张,内径明显大于伴行动脉及健侧同名静脉,横断面呈圆形。管腔内可见实质性团块回声,探头加压后管腔无变化,内无彩色血流通过,部分再流通患者可见血栓中间或周边有狭小血流束通过,脉冲多普勒可测出低速静脉血流,部分患者形成侧支循环,可在血栓远端静脉内测出低速静脉血流。本组56条病肢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11条伴有浅静脉曲张。

    图1  股总股浅静脉内血栓形成,部分机化

    3  讨论

    本组50例患者中,左下肢患病率明显高于右下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13例病程较短(<3天),多发生于高位深静脉,慢性形成者多发生于低位深静脉。临床结果表明,前者再通率较低,后者较高。高位静脉血栓多由于受机械因素压迫及血流缓慢,高凝状态而突然发病,而低位静脉血栓多由于远端血栓顺延。

    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可做到定位、定范围诊断,通过观察血流束和频谱可确定管腔阻塞程度,可观察侧支循环及有无交通支开放[1]。血栓回声随时间而变化,早期血栓可表现为无回声,容易漏诊。需结合探头加压,观察管腔是否可压闭及血流和频谱的改变来进一步确诊。静脉腔不可压闭是血栓的主要特征,其诊断特异性为100%,但要注意急性期禁做此试验,以免引起栓子脱落。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多采取保守治疗,本组仅2例手术治疗,18例治疗2~6个月后复查,血栓部位出现血流再通及侧支循环增多现象,下肢肿胀明显消退。

    超声检查下肢应熟悉血管解剖途径,强调体位核实,健侧、患侧对照,注意彩色多普勒超声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应<60°,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超声诊断技术的重要发展,提高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水平。超声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操作简单,可重复,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是目前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陆恩祥,任卫东.血管超声诊断图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6-98.

     作者单位: 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省第二医院南岗分院物理诊断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田慧玉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