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双侧颈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栓塞术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限性瘤样扩张,发病率1。36%,双侧颈内动脉瘤虹吸部对称性发病的较少。行双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右侧比左侧大,直径分别为8mm、6mm,呈球形及椭圆形,瘤颈较窄。综合分析拟行双侧颈内动脉瘤栓塞术(图1、图2)。...

点击显示 收起

      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限性瘤样扩张,发病率1.28%~5.36%,双侧颈内动脉瘤虹吸部对称性发病的较少。我院近期接诊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5岁,半年前无诱因眼球突出、复视,以右眼较著,近日头痛加剧,眼球突出加重,昏迷。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收治入院,经对症治疗好转。行双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右侧比左侧大,直径分别为8 mm、6 mm,呈球形及椭圆形,瘤颈较窄。综合分析拟行双侧颈内动脉瘤栓塞术(图1、图2)。

    图1 右侧栓塞前(斜位) 图2 右侧栓塞后(正位) 图3 左侧栓塞前(斜位) 图4 左侧栓塞后(正位)

    在局麻下常规穿刺右侧股动脉,经股动脉入路。根据动脉瘤大小选择合适规格的Tracker微导管及美国Micrus公司的电解微弹簧圈系统(ACT)[1]。经导引导管尾端Y型阈带阀臂插入,Tracker微导管在可控铂金导向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送入瘤内,拔出可控铂金导向导丝,再经微导管送入合适规格导丝,把ACT前端送出Tracker微导管前端后,可见ACT随动脉瘤形态在动脉瘤内盘曲成团。当一个ACT填塞完毕后,复查脑血管造影证实填塞满意,可解脱ACT,应尽力做到致密栓塞。对于较大动脉瘤需2个以上ACT才可完全填塞,一般使用球形、螺旋形做后续填塞,该患者右侧用3根ACT,左侧用2根ACT(图3、图4)。栓塞治疗结束拔出导管、导管鞘,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术后6天出院,头痛、复视等症状消失。

    2 讨论

    术前控制血压、颅压及体温,防治脑血管痉挛,抗纤溶及抗炎治疗。对于插管不顺利、栓塞困难或操作粗暴等因素造成脑血管痉挛,术中可用扩血管药物加以防治。

    术中操作要轻柔,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防止动脉瘤破裂。要尽量栓塞完全,以防止因栓塞不完全造成瘤颈的破裂出血;或栓塞过度,或电解弹簧圈未完全解脱可致脱出动脉瘤,从而导致载瘤动脉供血区脑梗死[2]。最后一个ACT的选择非常重要,判定一定要准确,以防栓塞不完全或栓塞过度而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术后摄头颅正侧位片了解栓塞情况,以便日后复查时比较。给予血管扩张剂,如尼莫地平,防止脑血管痉挛。继续控制颅内压,适当调整血压,以保持良好代偿循环,适当扩容,防止血黏度过高导致脑梗死的发生,防止感染。

    疗效评价:脑动脉瘤栓塞治疗创伤小,不损害脑组织,对双侧颈内动脉瘤及其他难以直接手术部位部位的较大动脉瘤,应用ACT进行栓塞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胡锦清.脑动脉瘤栓塞材料临床应用最新进展.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1:90-92.

2 梁国标,李光清.颅内动脉瘤急性期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5:467.


作者单位: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中心医院(二部)放射科

作者: 李德生,杨 丽,陈 刚,王忠红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