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5期

伊春肺吸虫病发展进程的X线检查及临床治疗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伊春肺吸虫病X线检查自1978年首例脑型肺吸虫病在北京友谊医院确诊治愈后,国家卫生部普查了18万多名学生,发现15万多名学生患病,占82%。笔者对伊春肺吸虫病发展进程的X线检查及临床实例报告如下。1伊春卫氏肺吸虫亚种宿主及形态伊春肺吸虫为卫氏肺吸虫亚种,也称并殖吸虫病,该吸虫需两个中间宿主......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伊春 肺吸虫病 X线检查


    自1978年首例脑型肺吸虫病在北京友谊医院确诊治愈后,国家卫生部普查了18万多名学生,发现15万多名学生患病,占82%。在治疗患病学生的同时,又对该地区主要河流(汤旺河、翠兰河)及其他水域进行了消杀处理。笔者对伊春肺吸虫病发展进程的X线检查及临床实例报告如下。

    1  伊春卫氏肺吸虫亚种宿主及形态

    伊春肺吸虫为卫氏肺吸虫亚种,也称并殖吸虫病,该吸虫需两个中间宿主,即河螺或拟钉螺及虾蟹或蝲蛄等。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钻入螺等体内发育为尾蚴,当螺等被虾蟹或蝲蛄等吞食后尾蚴即在体内发育为囊蚴,当人吃这些带有囊蚴的东西或饮用含有囊蚴的水后即感染本病。其形态为虫体肥厚,背侧稍隆起,腹面扁平,活体,呈红褐色,不停做伸缩运动,体型不断变化,长7.5~16 mm,宽4~8 mm,大小如半个小花生米。

    2  肺吸虫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肺吸虫病是寄生于人体内各脏器的并殖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人食入内含有囊蚴的肉类、淡水类及不洁净水类等,经口感染,在胃和十二指肠内,囊蚴破裂、蚴虫脱出并穿过肠壁进入腹腔,有的进入肝脏,有的穿过膈肌进入胸腔和肺内,再发育为成虫。有的虫体进入纵隔,可沿颈内动脉鞘进入颅内,侵犯脑组织。肺内的病变呈炎性反应,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肺组织被破坏,形成脓肿或囊肿,周围有纤维包膜,囊内含胆固醇结晶,再构成新的囊肿,旧病灶空洞可自行修复闭合、纤维化、钙化愈合。

    3  肺吸虫病的临床分型及表现

    3.1  胸肺型  胸肺型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肺吸虫进入胸腔常伴胸痛、胸隐痛,多伴渗出性胸膜炎,侵入肺内时,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咯血,痰呈褐色,胶冻状或黏稠状。常伴发热、低热或弛张热,持续数周。乏力、盗汗、食欲不振、反复荨麻疹,合并感染时,痰呈脓性,肺部多无阳性体征,少数可有局限性湿啰音。

    3.2  皮下肌肉型  常见皮下出现小包结节,局部发痒、红晕、用指加压后自行消失,多不规律性出现。

    3.3  肝脏型  常腹痛、肝区压痛,常伴腹泻、腹胀,实验室检查常表现转氨酶增高,伴假性甲、乙、丙、丁、戊肝炎,服用吡喹酮后,转氨酶恢复正常值,多种肝炎消失。

    3.4  脑型肺吸虫病  多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少数患者有癫痫、抽搐、偏瘫、运动障碍等。

    4  肺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查

    4.1  血象  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

    4.2  皮内试验  以1∶2000的肺吸虫抗原0.1 ml的再生,前臂内侧皮内注射15~20 min,若皮丘直径大于1 cm、红晕直径大于2 cm,阳性符合率可高达95%以上,此检查方法最准确、最简便、最常用。

    5  肺吸虫病的X线检查

    肺吸虫病在肺部的病灶主要在肺部的中下部及肺门区,早期呈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的圆形或椭圆形浸润阴影,病灶多变迁。中期所显示病灶边缘较清晰的单房或多房的囊状阴影。晚期有瘢痕形成,呈点状、索条状阴影或双轨征(即所谓之隧道),局部可出现斑点状钙化影。早期常伴单侧肋膈角变钝,少量或中等量胸腔积液。中期多伴单侧或双侧胸膜炎、膈肌粘连或心包粘连。晚期常伴有胸膜肥厚,偶见肺大疱、自发性气胸、肺不张等。

    鉴别诊断:肺吸虫病应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创伤性胸外伤等相鉴别。

    6  临床实例

    例1,女,48岁,7岁时因咳嗽、抽搐,入院后各项检查疑结核性脑膜炎,摄片后,诊断为肺吸虫病,在北京定诊为肺吸虫病,此期间对其哥哥进行检查,也确诊为肺吸虫病,同时服用硫双二氯酚治愈。

    例2,男,74岁,咳嗽、胸闷、气短、咳痰伴哮喘数十年、偶咳痰带血,摄胸片发现双肺纹理紊乱、双肺多发炎性浸润,并可见双轨征及点状、多囊状阴影,并伴右侧肋膈角变钝、膈肌粘连,诊断肺吸虫病。服药后临床症状消失,1个月后摄片复查,双肺多发浸润消失,可见斑点状及条索状密度增高影,边界较清晰。

    例3,女,46岁,咳嗽、大量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阅片发现双肺多囊状融合阴影,边界不清,中央有多点状较高影,伴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诊断为肺吸虫病。服药1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摄片复查,显示双肺多囊状融合影消失,有少量点状密度增高阴影,右侧胸腔积液消失,肋膈角变钝。

    例4,男,44岁,阵发性咳嗽,夜间加重,伴一过性发热,摄胸片显示右上肺局限性孤立浸润小片状阴影,边界呈多条双轨征改变,右侧肋膈角变钝,诊断肺吸虫病。服药3天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摄片检查只显示双肺纹理增强,原病灶消失,呈小点状增高影,边界模糊,右侧肋膈角变钝。

    例5,女,40岁,发病时咳嗽、胸闷、胸痛、伴假性低热。抗炎1周无效,拍胸片显示双肺纹理紊乱、不规则、双侧中、下肺可见小囊状阴影,左侧肋膈角变钝,诊断为肺吸虫病。服药3天后,咳嗽明显减轻,胸闷、胸痛及假性低热消失。2周后摄片显示,双中、下肺囊状阴影消失,肺纹理走行正常。

    例6,女,42岁,发病时咳嗽、咯血、胸闷、气短、四肢无力,伴持续性低热、夜间为重,经住院检查为双肺炎症,抗炎治疗无好转,胸片显示双肺多发性浸润阴影,密度淡薄,边界不清晰,双肺出现数条双轨征及圆形和椭圆形囊状阴影,并可见较多囊状融合阴影,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诊断为肺吸虫病,经服药3天后,咳嗽明显减轻、咯血消失,1周后持续性低热消失,无临床症状。2周后摄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强、紊乱、不规则、右侧肋膈角变钝,双肺有小点状及索条状增高影形成,多囊状融合阴影消失,4周后,摄片显示,双肺可见数个小点状及索条状致密增高影,边界清晰,右侧肋膈角变钝。

    7  小结

    (1)本病因侵犯部位和范围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症状。(2)X线多呈慢性支气管炎的改变。(3)胸膜炎和膈肌粘连多见,偶见心包粘连。(4)有的病例可伴哮喘或其他过敏反应(如例2)。(5)建议医管部门及医务工作者积极宣传并增进认识。

    (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153000 黑龙江伊春,伊春市伊春区高潮社区放射线科

作者: 王呈沛 王玉玺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