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7期

输尿管囊肿伴结石影像学表现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输尿管囊肿伴结石影像学表现1病历摘要患者,女,45岁,下腹胀痛不适10多年,近6个月来反复血尿,尿痛。IVP:双肾积水,双输尿管下段囊状扩张凸入膀胱腔内,右侧输尿管下端见结石。CT:双输尿管下段见囊状影,密度不均匀,右侧见结石,结石随体位变化移动。MRI:T1-tse-sag像双输尿管下端见等低混杂信......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输尿管囊肿伴结石 影像学表现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5岁,下腹胀痛不适10多年,近6个月来反复血尿,尿痛。查体:双肾区叩击痛。尿常规:红细胞3~5个/HP,白细胞2~3个/HP。IVP:双肾积水,双输尿管下段囊状扩张凸入膀胱腔内,右侧输尿管下端见结石。CT:双输尿管下段见囊状影,密度不均匀,右侧见结石,结石随体位变化移动。盆腔左侧混杂密度病变为畸胎瘤。MRI:T1-tse-sag像双输尿管下端见等低混杂信号,见囊壁。在T2-tse-res-tra像上呈高信号。右侧囊内见低信号。随体位移动(图1~5)。以上图像盆腔左侧均见畸胎瘤。手术:膀胱镜下囊性肿物随输尿管蠕动波呈间歇性、节律性收缩。输尿管开口针尖大小、尿液射出,切开取石。

    2  讨论

  输尿管囊肿是一种少见先天畸形,先天性输尿管囊肿或囊肿样扩张为输尿管下段在膀胱内的扩张。囊肿为膀胱黏膜所覆盖,内层有输尿管黏膜,其间有肌纤维及结缔组织[1]。多数学者认为在胚胎发育早期时输尿管由原来的生理性闭锁状态逐渐成为分割输尿管与膀胱壁间的薄膜,以后薄膜逐渐被吸收形成输尿管口。如果薄膜未被吸收就会形成输尿管口狭窄,引起尿路梗阻。输尿管口黏膜连同膀胱黏膜突向膀胱腔内形成球状膨出。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输尿管囊肿由膀胱壁内段输尿管过长或扭曲所致。输尿管囊肿一般分为正位、异位输尿管囊肿,异位输尿管囊肿多见于儿童,占输尿管囊肿大部分,常并发肾输尿管重复畸形、输尿管先天性狭窄等[2]。异位输尿管囊肿开口可在膀胱壁内,也可在尿道内。囊肿可呈圆形、椭圆形、扁平状,大小可自几毫米至充满整个膀胱。常继发其上输尿管、肾盂扩大积水,并易发生感染及结石。巨大囊肿可脱垂引起膀胱颈部阻塞[1]。本例结石在囊肿内移动证明先有囊肿后有结石,假如输尿管口狭窄先形成结石后有囊肿,结石与周围肯定有粘连,那么结石在囊内不能移动。临床症状:多由于输尿管囊肿引起阻塞所致。可由感染产生膀胱刺激征,有时发生囊肿向尿道外脱垂。要与尿道息肉区别。X线IVP显示:膀胱内有椭圆形透亮充缺影。边缘光滑,且常伴输尿管内造影形成光晕征。有时可见输尿管下段扩张如眼镜蛇头样。超声、CT、MRI可供因肾功能丧失、高热而不能插管者使用。能明确囊肿结石位置、大小、形态、扩张程度并能与静脉石、肠内容物、人工伪影区别。囊肿有时在膀胱基底部有压迹,一般有上泌尿道扩张积水。正位输尿管囊肿与膀胱肿瘤鉴别:首先从病变的位置区别,正位输尿管囊肿发生在输尿管膀胱入口,常合并结石及泌尿道积水。而良性膀胱肿瘤可发生在膀胱的任何部位,良性膀胱肿瘤不及输尿管囊肿光滑圆整。与膀胱癌区别:膀胱癌常发生在膀胱三角,除表现为充盈缺损外同时有膀胱壁浸润而僵硬。异位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当开口于膀胱壁内易诊断,当开口于尿道内时,输尿管囊肿晚期不能回缩,须与尿道息肉区别。尿道息肉边界模糊,密度也比单纯输尿管囊肿密度要高,结合其他征象不难鉴别。

【参考文献】
  1 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195-1196.

2 韩敏,周任远.成人输尿管囊肿1例影像学表现.上海医学影像,2000,9(4):250.


作者单位:山东临邑,临邑县人民医院CT室

作者: 菅吉华,季景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