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6期

超声诊断尿道息肉突入膀胱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尿道息肉。超声患者,女,65岁。外科检查:尿道外口见一葡萄状肿物,大小约12mm×。于检查期间肿物缩回尿道内,遂嘱患者憋小便充盈膀胱后,来本科检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尿道息肉;超声

  患者,女,6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肉眼血尿,排尿时有灼烧感,坐卧不安来本院就诊。外科检查:尿道外口见一葡萄状肿物,大小约12mm×11mm,呈深红色,触之柔软、疼痛,易出血。于检查期间肿物缩回尿道内,遂嘱患者憋小便充盈膀胱后,来本科检查。超声所见:膀胱适度充盈,壁光滑,后壁近膀胱三角区见一乳头状较强回声团,大小约10mm×10mm,边界清,不随体位改变移动,有一较细的蒂与尿道内口相连(见图1)。CDFI:其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膀胱内较强回声团,结合病史考虑尿道息肉突入膀胱可能。术后病理证实。

  讨论:尿道息肉是常见的良性尿道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绝经期妇女。其病因多为尿道口与阴道壁较近,继发慢性感染,加上女性雌激素分泌紊乱引起尿道黏膜增生所致。正常女性尿道长约4cm,尿道外口呈椭圆形,与尿道中间有一定距离,在成年约5cm以上,尿道口与阴道壁间距过短是女性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中老年人雌激素水平低下,致使外阴干燥,摩擦后黏膜易破损,易造成炎性息肉增生,所以有尿路感染的早期表现。尿道息肉又名尿道肉芽肿或血管性息肉。组织学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及静脉曲张,很少恶变。可分为三种病理类型:以上皮增生为主的称为乳头状瘤型,以血管增生为主的称为血管瘤型及以肉芽增生为主的称为肉芽肿型。尿道息肉发展缓慢,基底较小,常有蒂,活动度较大,前、后尿道均可发生,多位于后尿道,尤其位于尿道近端,瘤体活动度较大,当静止期时,瘤体突入膀胱颈内,易误诊为膀胱肿瘤。尿道息肉突入膀胱与膀胱肿瘤的鉴别:尿道息肉突入膀胱超声所见:膀胱内见乳头状较强回声团有蒂与尿道口相连,不随体位改变移动,膀胱壁光滑完整,体积较大时,引起尿路梗阻,尿道扩张。常见症状:尿频、尿急、排尿时有灼烧感,可伴有血尿;而膀胱肿瘤多发生于膀胱三角区、侧壁及后壁,约70%的膀胱为表浅型、约30%为浸润型。超声所见:膀胱腔内可见菜花样、乳头状或结节样回声,通过细窄的蒂或广基底与膀胱壁相连。乳头状瘤和1期膀胱癌,多由窄蒂连于膀胱黏膜,并突入膀胱腔,膀胱壁回声连续性好,肌层回声清晰,未受破坏。探头加压振动时,瘤体在膀胱腔内摆动。分化不良的乳头状癌基底宽广,瘤体的一部分突向膀胱腔,基底部浸润膀胱壁,甚至向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局部膀胱壁回声模糊,连续性中断。CDFI:肿瘤基底部可探及血流信号。常见症状: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无明显尿路感染症状。由于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能准确显示突入膀胱内息肉位置、动态实时显示、重复操作性强等优点,能够比较便捷、准确地显示突入膀胱内尿道息肉的大小、形态、位置等,有利于诊断定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图1见354页)

  

作者: 李玲作者单位:236300 安徽阜南,阜南县人民医院超声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