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8期

DR在儿童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摄影技术(DR)在儿童胸部X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不同影像设备(DR系统,传统X线摄影+CR系统)检查的病人资料和影像数据各1000例,首先对DR系统和传统X线摄影的成像速度进行评价,然后再由3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对两组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分析,分别统计一级片,二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评价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摄影技术(DR)在儿童胸部X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不同影像设备(DR系统,传统X线摄影+CR系统)检查的病人资料和影像数据各1000例,首先对DR系统和传统X线摄影的成像速度进行评价,然后再由3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对两组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分析,分别统计一级片,二级片,三级片及废片和重照率。结果(1)成像速度:DR组最长3.7min,最短2.6min,平均3.1min。传统X线摄影+CR系统最长7.4min,最短2.6min,平均6.7min。(2)影像质量分析:DR影像:一级片601张,占60.10%,二级片342张,占34.20%,三级片57张,占5.7%,废片率0,重照7例,占0.7%。CR组:一级片437张,占43.7%,二级片468张,占46.8%,三级片81张,占8.1%,废片率0,重照24例,占2.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成像系统在成像时间,影像质量和重照率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DR成像速度快于传统摄片,DR胸部影像质量优于传统胸部影像,DR重照率低于传统摄片重照率。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儿童 胸部;质量控制

  近年来,平板探测器DR在技术上日趋成熟,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与CR相比,虽然两者都是数字化成像,但两者的成像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和CR系统的成像方式、影像质量等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按顺序抽取2008年1—12月来本院放射科做胸部X线检查的病人2000例,年龄范围均为2~3岁的儿童作为分析材料。其中采用DR系统检查的病人1000例(以下称为DR组):男573例,女427例;平均年龄2.21岁。采用传统X线检查与CR系统组合检查的病人1000例(以下称为CR组):男528例,女472例;平均年龄2.45岁。

  1.2摄影系统与方法DR组采用柯达Direct view7500多功能数字成像系统,应用加拿大CPI公司高频X线机,其探测器为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有效探测区域为17英寸×17英寸(43cm×43cm)。投照方法采用仰卧前后位投照,摄影条件为55kV,3.2mAs,摄片距离(FFD)为120cm球管选择小焦点曝光。CR组选择飞利浦Bucky高频X线机和柯达CR850成像系统,配8×10柯达影像板(IP),投照方法采用仰卧前后位投照,摄影条件为60kV,5.0mAs,摄片距离(FFD)为120cm,球管选择小焦点曝光。两组图像分别传输到同一型号的两台柯达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再由两台柯达8900相机打印出胶片。

  1.3图像处理参数由于本实验的两种后处理系统均为柯达公司制造。图像处理软件设计及算法相同,设置同样地图像后处理参数获得图像。所设参数经3位放射科医师一致认可。

  1.4曝光时机选择观察儿童腹部运动幅度的过程中,选择儿童吸气末腹部抬至最高点曝光。

  1.5分析方法工作流程中的成像速度的计算:按照常规操作流程,从曝光开始计时,至拿到胶片结束计时。再由3位放射科学主治医师对1000例DR组影像和1000例CR组影像的质量进行分析,按照《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标准(修订版)》中的《正位胸片常规摄片质控标准》进行评分[1],分别统计一级片、二级片、三级片及废片率和重照率,同时对重照率进行分析。

  1.6统计学处理记录两组成像系统的成像速度时间和三位放射科医师阅片评价后的数据,应用秩和检验(Wilcoxon)进行配对比较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成像系统成像速度和影响质量的差异。P<0.05被认为差异有显著性。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2.1DR组成像速度快于CR组成像速度见表1。

  2.2DR组的影像质量优于CR组见表2。

  2.3DR组和CR组重照率原因分析见表3。表1 DR系统与CR系统成像时间比较(min)表2DR系统与CR系统影像质量评价比较表3DR系统和CR系统重照率原因分析

  3讨论

  3.1两种摄影技术成像方式分析非晶硅平板探测器(FPD)DR是由闪烁体把X线摄影信息转换成可见光,光电二极管阵列接受可见光并完成光电转换,像素电荷存储于电容阵列中,然后由薄膜晶体管(TFT)阵列控制扫描读出,经过模/数(A/D)转换,从而进行图像处理、存储和显示[2]。而CR系统是利用IP作为X线探测器,X线透过人体后成像在IP上,以潜影的方式存储空间图像中残留的X线强度变化,再通过激光扫描仪,潜影信号经激光转换成可见荧光,有光电倍增管检测并转换成电信号在通过A/D转换,进行图像的处理、存储和显示。从表1可以看出,DR系统从曝光到拿到照片的平均时间仅为3.1min,这是因为DR系统整个图像采集过程低于10ms,且成像链较为简单,成像中间环节较少,所以成像速度较快,工作效率较高。蒋南川[3]报道,一台非晶态FPD的DR系统工作效率相当于2.6台普通拍片机的效率。而CR系统曝光和影像处理是两个分离的部分,在曝光和影像显示之间成像链较多,存在着一定的延迟,故时间较DR系统长。

  3.2影像质量分析通过表2、表3可以看出,DR组的影像质量较CR组高,重照率较CR组低。这是由于DR系统的量子检测效率(DQE)比CR系统高,DR系统有更高的DQE和更宽的灰度显示范围[4]。DR系统的灰阶位深为14位(bit),CR系统一般为12bit,在信息采集及后处理方面,DR系统明显优于CR系统,DR系统能获得更多的影像信息,图像层次较CR丰富。CR组的重照率较DR组高,主要原因有IP在扫描过程中前次影像信息没有完全擦除,激光束计算失准,IP卡板损坏等设备因素造成。DR组主要由于儿童的运动模糊和体位不正等人为因素造成。

  3.3DR系统在儿童胸部摄影中的应用由于儿童胸部组织结构较成人丰富,DR有分辨率较高,一次曝光能获得不同组织的对比,提高了肺部病变的检出率。DR系统在较低的曝光量中能得到较好的图像,减少了儿童的辐射剂量。DR技术对于低对比度组织细节的检测好于CR技术,在获得相同影像信息的前提下与CR相比应用DR可降低儿童的吸收剂量[5]。

  3.4DR系统的不足价格较为昂贵,投入成本较高,维护成本较高,平板探测器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不能应用于床边摄影。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组. 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手册(修订版),2008,11: 3-5.

  2沈茜刚, 王礼荣, 钟国明. 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4, 230(10) : 1-3.

  3蒋南川. 平板探测器数字胸部X线摄影. 放射学实践, 2003, 18(12): 912-913.

  4Samei E, Flynm MJ. 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detector performance for computed radiography system. Med Phys,2002, 29: 447-459.

  5王鹏程, 张富利, 李士俊. 两种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成像剂量的比较.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1): 91-93.

作者: 吕芸作者单位:20110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放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