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

强化创新意识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1在目前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和内容要不断创新1。1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严峻挑战(1)医院收入增长幅度将下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将促使供方建立约束机制,控制费用,医院收入增幅将呈下降趋势。(2)医院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点击显示 收起

  1 在目前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和内容要不断创新

  1.1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1)医院收入增长幅度将下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将促使供方建立约束机制,控制费用,医院收入增幅将呈下降趋势。(2)医院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基本医疗服务有所规范,同时增加了参保人员对医疗服务的选择性,病人及单位可以选择医院就医,医院的规模、技术、质量、服务以及费用等已成为吸引病人、保证经济来源的重要因素。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也有所制约,要求竞争更加规范。(3)需方将要求医院服务收入合理化。职工医疗保障制度中规定了职工发生医疗费用后将受到个人帐户支付、现金支付、按比例共付和统筹给付封顶等多方面的制约,保方对需方的制约必然反弹到供方,参保职工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医院收入合理化和提高透明度。过去医疗服务中强调病史保密,因而医院的服务收入细目也保密,现在保方和需方都要核查医疗收费的合理性,而供方已不可能推托和拒绝。

    1.2 医院财务管理局限

  (1)财务管理主体的局限。财务管理人员由于自身业务水平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从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出发,对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判断缺乏公正性,从而使医院财务信息质量受到影响,财务信息中含有虚假成分。(2)财务管理对象的局限。在实践中集中表现为以“物”治人,财务管理强调短期效益,表面上试图以此使职工共同关心医院财务管理,但由于财务管理中含有大量的环境因素而且和个人的有效努力有时甚至经常无真正的相关性,结果是劳动者的积极性被扼杀,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3)财务管理内容的局限。目前财务管理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的筹资、投入、收回与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等,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很少考虑到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地位,还缺乏对风险的足够认识。

  2 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加强医疗成本核算,发挥最佳效益,努力增加医疗收入

    2.1 重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 经常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技能操作培训,实行科室内部工作岗位轮转,使他们成为“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通科人才。改善办公必备条件,推行财务电算化网络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目前,一些医院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正从会计信息的核算系统发展到会计信息的分析系统,并且正在逐步向会计信息的预测系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在于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使用价值,更好地为医院决策服务。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抓好医院会计电算化,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以推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2.2 投入和管理双管齐下,向管理要效益 只有合理的投入加上科学的管理,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要按照《医院财务管理》的规定,严格遵守医疗设备审批程序。要加强门诊、住院收费收入的管理,尽量减少病人欠费。要合理使用有限资金,保证资金重点投向医疗科研、人员培训等方面。要严格报销审批制度,坚持“一支笔”审签,使资金使用落到实处。定期对医院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向院领导提供有关数据,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增量,尤其要建立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跟踪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

    2.3 调整综合目标责任制中的结构 顺应新的医疗保障制度要求,医院要从过去刺激不合理的医疗需求转变为调控需求,即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引导合理的需求。医院要调整修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效率指标的份量,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降低消耗,降低医疗成本,把缩短病人住院天数作为医院提高效率、效益的重要内容。下大力气优化医院内部资源配置、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总量投入发展医院的路子,做好医院内部科室、人员、床位、设备及存量的结构调整。

    2.4 强化成本意识,控制医疗成本 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后,医院面临着严格的收入总量控制,超过收入总量医院面临着保险管理机构的处罚,而收入不足又将导致医院补偿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医院之间将围绕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展开空前激烈的竞争,医院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走低投入高产出的 经营之道,使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强化创新意识,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和体系,开创财务管理新局面

    3.1 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医院的财务活动在主管院长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认真落实“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要求,医院各部门的财会人员均需由财会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并统一进行考核,建立统一协调的会计工作网络,形成有约束、有激励、有活力的财会人员管理体制。

    3.2 建立并健全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要结合医院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医院财务管理的政策界限和内部各职能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使医院的财务活动步入有度可查、有章可循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医院的财务自主权逐渐扩大,但卫生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医院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在这个基础上医院才能逐步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转变,也就相应要求医院建立自我调节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3.3 改革医院收支管理办法,建立新型的医院预算管理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医院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将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统一纳入医院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全面反映医院各项财务收支和资金活动的新型预算管理体系。

    3.4 逐步实行院、科、单病种三级医疗成本核算制度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医疗收费定价也将以社会平均成本为标准,医院的医疗成本如果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就会有效益,反之则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在财务管理上必须要求树立经营意识,突出成本效益观念,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点转变到降低各种消耗,控制各项支出,挖掘自身的潜力上来。各医院要根据提供的医疗服务,实现严格的院、科、单病种三级成本核算,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以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

    3.5 采取适当的措施,弥补财务管理局限 首先财务管理主体要延伸,宏观上要充分研究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医院外部环境;除关注某个主体的财务信息外,还应了解卫生行业其他主体的财务信息,甚至要了解非卫生行业的财务信息,只有这样,才便于更好地比较、分析,从中找出本单位某些方面的不足,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措施,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水平。其次,财务管理对象要调整。医院的一切管理都是为了保证每一位职工更加充分和有效地追求其人生价值,财务管理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每一位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核心内容和基本目的。最后,财务管理内容要拓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学会回避风险而又利用风险。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开展有效的风险控制、预测、评价、分析、处理等工作,保证资本的保值、增值,促进医院的发展和
壮大。同时也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作者单位:510515广东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经济管理科(编辑子 萱)

作者: 钱冠秀 2005-9-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