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7卷第10期

医院老年退休人员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老年退休人员的心理问题在老年人中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从老年退休人员心理活动特点、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加强医院老年退休人员心理健康的建议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析。【关键词】老年退休。心理状况。分析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年化国家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老年退休人员的心理问题在老年人中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从老年退休人员心理活动特点、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加强医院老年退休人员心理健康的建议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  老年退休;心理状况;分析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年化国家行列,近期人口老龄化更是呈上升趋势[1]。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针对这种现状,作为医院退休职工管理机构退管会,如何根据老年退休人员的心理特点,保持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为退管会目前亟待研究与解决的一大课题。本文就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影响老年人心理的因素、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如下。

  1 老年退休人员的心理活动特点

  1.1 老年人认知功能发生变化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发生变化。首先,视听觉器官的感受性逐渐降低。一般老年人在50岁以后视力就逐渐下降,并出现老花现象。与视觉相比听觉缺陷的人数更多,有些人的听力减退到耳聋的程度[2]。其次,味觉、嗅觉和躯体感觉钝化,运动灵活性及速度下降,主要表现为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和多样性下降,与味觉相比,嗅觉的灵敏度下降的速度要快一些。老年人的肤觉如触、压、痛、温度觉等感受性明显下降,步履迟缓、发音不清等。再次,记忆力明显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更差。所有这些认知功能减退,都会使老年人心理上出现比较强烈的挫败感,并且有可能导致抑郁、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出现。

  1.2 老年人的智力变化 人类智力主要与神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而与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关系比较小,一个人工作顺利、有成就、生活和家庭环境满意度会使智力功能的减退大大推迟,脑力活动的锻炼对智力的发展也有影响,经常用脑的人其智力衰退也会推迟。

  1.3 老年人的情绪情感特点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老年的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并且比较稳定,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老化、角色地位的改变以及心理机能等因素,往往存在一些消极的情绪情感。老年人的消极情绪情感主要表现在:失落感和孤独寂寞感。

  1.4 老年人的个性变化 在老年过程中,个性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改变相对较小。但老年人退休后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社会适应的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性格所决定。根据老年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特点,将老年人划分为不同类型。

  1.4.1 安乐型 这一类型的老年人表现为悠然自得,对自己的前途和目前的处境十分理解,满足现状,对退出社会表示理解。这是一种较好适应社会的类型。

  1.4.2 成熟型 这一类型的老年人适应能力强,乐观向上,积极应对挑战,能够正确理解客观现实并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对生死有正确理智的看法。

  1.4.3 装甲型 这一类型的老年人具有较强的自我防卫能力,他们对自身的衰老和外来的各种不幸,采取防御机制来应对和否定衰老,用紧张的工作来回避老年期的丧失与空虚,这种人性格谨慎,社会交往范围比较狭窄,容易有孤独感和寂寞感。

  1.4.4 愤怒型 这类老年人将自己过去工作中的无所建树归因他人和环境,因而对他人和社会具有较强的敌意感和攻击性,不承认衰老的事实。自我闭塞,对人对事缺乏兴趣。

  1.4.5 自责型 这类老年人把自己遭遇到的不幸和失败归因于自己,常常自我谴责,对一切事物持悲观、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态度。

  2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衰老与疾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出现生理性衰老,生理机能也出现衰退现象,如视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运动灵活性及速度也下降[2]。机体的衰老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有些老年人不能接受,尤其是在医院工作的老人,他们曾经是家庭其他人员健康问题的“咨询师”,一旦到了老年很易出现抑郁、恐惧、情绪低沉等心理问题。生理器官的衰老以及生理机能的衰退,会使老年人的躯体疾病逐渐增多。老年人患病的特点一般是病程比较长,康复较慢,并发症多,除了身体的疼痛外,更容易引起心理上的负担。

  2.2 离退休 离退休是老年人面临的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老年人适应退休生活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1)期待期。自愿退休的人期待退休,心情愉快,而不愿或被迫退休的人则相反。(2)退休期。指离开工作岗位很短的1~2天时间。愿意退休的人心情舒畅,不愿退休的人则心情郁闷、烦躁。(3)适应期。退休以后,工作压力的消失,作息时间的改变,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作用的变化,使一部分尚未做好心理准备、心理适应能力不强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失落、孤独、抑郁、焦虑、不知所措等消极情绪的体验,有的甚至会发生生理失调。(4)稳定期。经过1年左右的适应期,老年人在思想认识和情感上都能比较客观而冷静地对待退休,逐渐建立了新生活秩序,形成了一套与退休角色相适应的退休模式。

  2.3 家庭 老年人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以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为主,如:与子女的关系、与配偶的关系。现代的家庭模式已经基本脱离了以前那种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模式,子女大部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而工作与社会压力又使得年轻人忙碌于自己的事业与工作,无暇与父母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据调查知识分子家庭独居比例高,一般老年人会产生孤独、寂寞甚至被遗弃的感觉。有研究表明,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是引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老年夫妻关系更多是一种伙伴关系,老年夫妻在一起活动的时间越长,他们感到快乐的程度越高。夫妻同住老年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均较好,独居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差。若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矛盾与纠纷,则更容易引起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4 亲朋去世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亲朋好友的陆续辞世。这会引起老年人的消极情绪产生。一方面,亲人及朋友的去世会使老人的人际交往更加减少,增强孤独感;另一方面亲朋的去世使老年人自己也有时日不多的观念,引起强烈的恐惧感。亲朋中尤以配偶的去世对老年人情感和精神上的打击最大。有些老年人长时间不能从丧偶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抑郁、不愿与人交往,对生活失去兴趣与信心。

  2.5 性格因素 老年人性格基本上已经形成,每个人所表现出性格特点除了自身生理条件和儿童时期所受的影响外,医院工作的老年人的性格表现出明显的环境、职业、生活经历的特点。生活经历丰富、乐观、开朗、自信的老年人一般能够较好地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能够经常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而悲观、自闭、独居的老年人则较易产生心理问题。

  3 保持老年退休人员心理健康的对策

  3.1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来自周围他人的关心和支持。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证实社会支持对老年退休人员的生活与人格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老年人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就越好[3]。社会支持主要包括:家庭、朋友和社会。

  3.1.1 保持家庭和睦 家庭是老年退休人员的主要养老场所,家庭和谐与否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子女同住能够减少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但生活习惯、观念等的不同容易引起矛盾和摩擦与子女不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会产生孤独和寂寞感,生活上缺少照顾。因此,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理解和体谅,作为子女一方面要尊重老年人,关心照顾他们的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要多与老年人进行交流沟通,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而作为老年人,一方面要豁达、乐观,体谅子女肩负的各种压力,不要过于计较,另一方面,适当帮助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增进家庭和睦。

  3.1.2 增强社会关注 老年人能够健康养老,需要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一方面,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是老年人的最基本需要,因此,应加强经济发展,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与医疗的有力保障,提高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树立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满足老年人尊重的需要。成立老年服务机构,组织老年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除了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要外,还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及其家属能够了解并正视心理问题,引导老年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地安度晚年。

  3.2 自我调适 相同的社会环境、类似的经历却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是因为维持老年人心理健康除了外在的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自身的自我调适与自我保健[3]。作为老年人,主要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3.2.1 善于调控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生活中总会遇到烦心的事情,老年人要善于调控情绪。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将情绪宣泄出来,如:向亲朋好友倾诉,转移注意力等。保持情绪稳定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理性思考。人的情绪并非由不愉快的事件引起,而是有人对不愉快事件的认识产生的,因此,对事件的理性认识可以帮助老年人合理调控情绪。

  3.2.2 与时俱进,坚持学习 老年人坚持学习,一方面能够延缓大脑的衰老,另一方面使老年人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感觉到自己与时代同步,减少甚至避免产生自闭、没用、落伍的消极思想。

  3.2.3 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充分体现自身价值 步入老年其实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生活的目标进行重新规划,发挥自己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特长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使自己生活充实,不计较得失,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充分体现并感受到老年人人生的价值,寻找新的生活乐趣。

  3.2.4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健康的兴趣爱好不仅能使人保持良好的心境,还能够充实生活。如:乐器、养花、书法、旅游等。

  3.2.5 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身体的健康能够促进心理健康,老年人应注意自己的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打拳、慢跑、散步等。

  3.2.6 正确面对死亡,消除恐惧心理 步入老年并不意味坐等人生的结束,而是重构新生活的开始。因此老年人要正确面对死亡,衰老是人们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衰老是生命必然规律,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和死亡。要正确认识生命,消除恐惧心理,培养良好心态。

  3.3 新形势下医院退管会工作的探索 退休职工社区化管理是方向。医院退管会要以调查研究、改革创新、立足长远为基础,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路子,促进退休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

  3.3.1 积极宣传转变观念 许多老同志一生献给了卫生事业,与医院有着深厚的情缘,把医院当作娘家,如果思想工作不够细致,或撒手不管,一推了之,势必引起队伍的不稳定。退管会要宣传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观念,使大家的思想认识逐步到位,工作条件逐步配套,工作职责逐步明确,管理服务逐步规范。

  3.3.2 培训块组长完善工作网络 退休人员强化社会化管理的理念强化,但退管工作仍然不淡化。医院退管会加大了对块组长的培训力度,块组长是退管会和退休职工的“桥梁”,将孤老、独居老人与社区街道、居委会建立联系,使这一部分群体得到双重关爱。

  3.3.3 营造温馨氛围 退管会组织医院退休职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重阳节敬老活动,每年邀请过70、80岁生日的老同志开展集体祝寿,退休党支部组织退休党员定期来医院过组织生活。

  3.3.4 鼓励退休职工上老年大学 院退管会积极宣传、推荐、鼓励退休职工上老年大学,尤其对刚刚退休的医、教、研、行政人员,退管会不仅为每一位参加学习的老同志报销学费,并且有的放矢地发掘他们的个人专长,有计划地组织委托培训,使他们学成后为退休职工服务。通过学习使退休职工眼界开阔了,思路敏捷了,生活充实了,身体健康了。

【参考文献】
   1 黄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社会研究,2006;12(2):47-48.

  2 万素梅.老年心理与生活质量.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4(2):32-33.

  3 高李朋.老年知识分子精神慰藉问题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3(2):27-31.


作者单位:(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退管会,上海 200092)

作者: 孙玲芬,朱 焱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