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年第10卷第4期

马鞍山市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在马鞍山市建成一个适合市情、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方法以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及其急救分站为主体,以网络医院为后盾,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为补充,以群众自救互救为基础,以急救培训为支撑,平战结合,主辅密切协作等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索在马鞍山市建成一个适合市情、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方法以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及其急救分站为主体,以网络医院为后盾,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为补充,以群众自救互救为基础,以急救培训为支撑,平战结合,主辅密切协作等为指导进行建设。结果通过5年的“民生工程”建设彻底改变了以前单纯指挥型的各种缺点——反应速度慢、互相推诿扯皮、急救能力差、管理不协调、难以得到发展等状况,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结论只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从业人员积极努力探索,在马鞍山这样一个中等城市建设一个城乡一体化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是必须的,并且是可行的,应该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造福全体市民。

【关键词】  紧急医疗救援;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探索

  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要内容,是应对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迫切任务[1~3]。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风暴,波及全国,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我国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疫情过后,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关注并致力于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努力,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了适合市情、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紧急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本文着重就马鞍山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同行商榷。

  1历史背景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下辖三区三县,是一个拥有4042平方公里土地、227.8万人口,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现代化中型城市(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前辖三区一县, 1686平方公里土地、129万人口),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同时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伴随着马鞍山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马鞍山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99—2003年)为单纯指挥型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十几年前马鞍山钢铁公司一起煤气泄漏事故,一时间伤员没有统一的呼救电话,伤员分流没有统一的安排,致事故当时的救援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困难,此次事故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围绕建立统一的呼救和统一的开展伤病员转运,马鞍山市于1999年在全国较早的开通了“120”服务,组建了市120指挥调度中心(设在市卫生局内),并依托市人民医院等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的7个120指挥型急救站,开始了初步院前急救,走出了开创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坚实的一步。第二阶段(2003—2007年)为过渡转型紧急医疗救援体系:2003年一场突与其来的“非典”向世人敲响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警钟,根据国家和安徽省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2005年马鞍山市在原马鞍山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基础上组建了市紧急救援中心,中心为全额事业单位,43个人员编制。这也是在全国334个地级市、全省16个地级市首批建立的紧急救援中心的城市之一。该中心的成立从人员结构上引进了医疗和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从机构功能上开始了专业化的院前急救服务。这是指挥型向独立型发展的重要一步。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为独立型紧急医疗救援体系:2007年市紧急救援中心紧贴马鞍山实际[4,5],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发展目标,按照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该中心大胆提出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的总体设想,积极建议和争取实施《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急救服务体系》项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年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将该项目列入市民生工程开始全面实施。这也是当时在全国将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专门纳入民生工程建设的典范之一,得到了全国同行业的较好的评价。自2007年以来,我市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一个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及其5个直属急救分站和依托公立医疗机构设立的8个指挥型急救分站为主体框架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医疗急救专业机构规范化、正规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急救专业队伍不断充实,急救装备逐年改善,医疗急救管理和医疗急救水平逐步提高。急救服务功能也由单纯的120急救,发展到现在的集急救指挥调度、院前急救、跨省救援、急救培训、急救保障、急救管理、急救规划等为一体的综合急救服务。建成了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

  22007年后民生

  工程建设的过程与具体措施、办法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6,7]。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抢抓将急救列入民生工程的发展机遇,全面加强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围绕以市紧急救援中心及其急救分站为主体,以网络医院为后盾,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为补充,以群众自救互救为基础,以急救培训为支撑,平战结合,主辅密切协作等为指导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具体措施和办法如下。

  2.1立好“龙头”,加强了市紧急救援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为巩固市紧急救援中心在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市紧急救援中心在原2000m2建设规模基础上,2008—2010年分两期分别扩建了2栋业务用房,总建设规模达到了5000m2,新增的3000m2业务用房主要用于急救教育培训、新建急救分站、远程急救会诊、急救物质储备、应急备战值班、车库、就餐等。市紧急救援中心业务用房的扩建为加强和完善我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建立与完善了具有现代化功能的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按照指挥网络化、应急信息化、执行流程化、决策智能化的总体建设要求,对原市120指挥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完成的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设立了6个业务受理台,可满足30人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系统还会自动将这些急救电话进行识别,优先受理重点病人。同时,在每台救护车上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无线对讲系统,对出车情况和急救车内的救护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帮助医护人员与急救指挥中心进行语音通话。遇到重大事故病人,医疗专家也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在急救指挥中心指导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救护。

  2.3建立了城区4个直属型急救分站,城区急救力量得到全面加强依据卫生部《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相关要求,结合马鞍山城区人员分布特点合理布局。分别选择在花山区、雨山区、金家庄区相应地段和市紧急救援中心设置并新建了4个直属型急救分站;每个站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200m2左右,并分隔成救护车库、值班室、办公室、器械库、药品库、防护器材库;每个站配有救护车(含车载急救装备)2台;专业急救医生、护士、驾驶员各3名;3班24h运转制全天候接受120统一调度指挥开展专业化紧急医疗救援服务。

  2.4新建了农村4个指挥型急救分站,农村急救网络得到全面覆盖根据全市农村人口分布状况,参照卫生部《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相关要求,分布依托当涂县石桥镇卫生院、丹阳镇卫生院、博望镇卫生院、塘南镇成功医院,设置并新建了4个农村急救分站,站内用房、车辆、人员、装备均由所在的镇卫生院调剂安排,运行经费等由当涂县政府安排保障,紧急医疗业务上接受全市统一调度、统一服务。急救服务网络覆盖到了所有农村地区。

  2.5积极推进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向社区延伸根据“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原则,要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和优势,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基础,通过建立并完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的“绿色通道”、搭建双向转诊平台、培训社区医护人员、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等多项措施,解决由于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急救反应时间长,部分病人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助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联系,对社区内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普及,让健康走进社区、走进家庭、造福百姓。

  2.6着力加强急救培训基地建设急救培训基地主要从培训用房、培训设施、培训师资等三个方面全面建设。一是在扩建完成的一期2000m2急救业务用房中,安排1000m2用房专门作为急救培训基地用房;二是在实施急救民生工程项目资金中,安排专项专门用于急救培训基地教学设施配置,目前配置的模拟急救教学设备种类、功能、数量均居全国一流,省内领先;三是在加强急救培训基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完善急救培训师资队伍的组建和培养,经常派遣师资人员前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学习,不断与兄弟急救培训单位开展全方位的交流,提高了急救教学水平。

  2.7积极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是购置了一辆奔驰负压救护车,主要用于应对突发呼吸道传染性病人的转运;二是建立了一个传染病清洗消毒站,主要用于救护车和急救人员的规范化洗消;三是购置了一批防毒、防化以及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物资,保障应急救治物资储备;四是制定一系列成套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并经常性的开展演练。

  3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1急救信息化建设使指挥调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升级改造后的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具有完善的通讯网络系统,齐全的应急使用功能,满足了日常急救工作的需要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高密度,高效率,全方位应急指挥和信息传送、汇集、处理的需要。急救指挥调度系统能够迅速判明事件的种类、质量、规模,并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同时向上报告,下发指令,横向联动,形成了整体应急合力。领导在首长指挥室通过图像、数据等信息,了解现场情况,救援单位的情况,掌握全部信息,做到科学指挥。通过车载移动指挥系统,在现场对前方、后方实施指挥。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各级领导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在指挥中心完成科学决策、合理调度、统一指挥。可随时启动紧急救援预案,迅速通知各急救网络机构开放急救绿色通道,及时分流病人。必要时,市紧急救援中心将会与110、119、122等应急部门联合行动,实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该系统体现了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整体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马鞍山卫生发展建设的成果。

  3.2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网络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市紧急救援中心在城区建设的4个直属急救站,以及依托当涂县博望镇、丹阳镇、石桥镇卫生院和塘南镇成功医院建立的4个农村急救分站的投入运行,使城区急救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也改变了该市在农村地区没有120急救站的历史。之前,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站点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县城,但由于该市辖区范围较大,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同城区居民一样的就近院前急救服务,博望、塘南等地的急救病人需等候近1h才能等到从城区开出的120救护车。该市农村居民看病难,急救更难现象明显。这4家农村急救分站建成后,大大缩短了急救服务半径,以达到快速反应,就近抢救病人,为农村急救病人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也为急救病人的后续救治创造条件。随着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市区4个直属急救站和当涂4个农村急救站的启用,标志着本市急救服务网络实现了城乡同步覆盖,实现了城乡急救服务均等化。此建设内容得到了卫生部《健康报》关注并作了专题报道。

  3.3急救培训工作的开展使社会医疗能力建设得到全面提升市紧急救援中心依托雄厚的急救培训基地教学资源,经常联合市红十字会、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老干部局以及一些在马鞍山投资的外资企业等开展急救培训,每年面向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居民、青年志愿者、学生、驾驶员等开展培训5000多人次。急救培训人员还深入全市社区、学校、厂矿、重点场所等,向全市居民宣传普及医疗急救常识,同时市紧急救援中心还请市民走进120、体验120,让普通市民了解更多的实际急救案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多样化,范围广泛化急救培训,促进更多的市民学会自救和救人,全面提升社会救援能力。

  3.4专业化急救团队建设创出一流急救服务优质的服务来自高素质的队伍,市紧急救援中心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分急救医疗、急救护理、急救驾驶、急救调度等专业和岗位开展一系列强化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以加强急救人员教育培训为重点,全面提高急救队伍整体素质,始终把急救人员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建立了一整套长效机制,制定了学习办法,明确学习次数、时间和要求,通过集中辅导、专题学习、观看电教片、举办研讨班、请专家授课等形式的教育学习,打造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急救队伍。近年来,市民综合满意度都在98%以上,中心许多先进事迹被国家、省、市级电台、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报道。

  3.5应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显著增强在加强应急车辆和应急物资装备建设,应急预案制定的同时,市紧急救援中心对照各类急救预案多次开展学习和演练,并通过演练不断对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及时修订完善预案,进一步锻炼应急能力;并对应急物资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中心还协同市政府、市应急办、人防办、公安局、消防支队、教育局等联合开展防空、防震、防暴、消防、防气象灾害、防化学物品中毒等演习,在提升医疗救援能力的同时也使应对突发事件联动、协调等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保证了 “9.11”等多起突发重大事件现场医疗救援的快速有效。

  4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4.1市紧急救援中心机构设置的职级应与其职能相适应依据《安徽省院前急救管理办法(试行)》(皖卫医〔2010〕16号)[8]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院前医疗急救的建设与发展纳入本地区卫生发展建设规划,适应本地区社会发展需求,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事业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第八条:“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一个城市设置一个独立建制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并且有独立法人地位,其级别与当地公共卫生机构相一致”的要求,本市的紧急救援中心职级与其职责功能不相适应,这不仅与《安徽省院前急救管理办法(试行)》不相一致,而且与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导致市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能力和调度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对全市急救资源监督管理力度受到约束,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授权指挥调度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急救资源受到影响,很难实施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援。

  4.2医疗急救调度指挥系统未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指挥调度系统信息化建设还仅局限在中心和13个急救分站之间,未能实现120急救与应急联动公安、消防、武警(110、119、122)等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这一方面,给老百姓报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另一方面,在重大灾害事故救援中,造成信息传递慢,急救信息不能共享,很难实现社会应急体系成员部门(110、119、122)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信息,了解最新动态,给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领导的救援指挥带来一定困难,也给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医疗急救调度指挥系统亟待与相关应急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4.3现有的急救分站服务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市紧急救援中心下设的13个急救分站中有5个分站直属于市紧急救援中心,其人员、车辆由市紧急救援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其余8个分站是依托不同的医疗机构建立起来的,这当中既有公立医疗机构,也有民营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急救车辆老化、急救设备陈旧、医疗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各急救分站由于单位内部医务人员缺乏,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常存在无人出车、不愿出车或晚上不能够正常出车的现象。由于隶属关系复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急救服务不规范等诸多原因,给急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急救服务的需求。急救分站服务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4.4现有的急救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近年来,全市医疗急救服务年求救人次和救治人次均以30%的速度递增,市政府虽然加大了对急救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急救病人排队等待救护车的现象仍然存在,急救资源总量明显不足。目前我市的13个急救分站,有8个集中在市区和县城,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只有5个分站,特别是江心、湖阳、黄池、姑山等偏远的地方根本没有设立站点,布局明显不合理,农村群众“要车难、等候时间长”的矛盾仍未完全解决。一旦发生急、危、重病人将无法得到及时地救援,更无法形成全市急救机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联动。随着行政区划调整、“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和“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区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急救服务的半径也随之扩大,因此,急救系统的资源配置和网络布局、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也受到很大的挑战。急救系统的资源配置亟待加强,并需及时调整布局。

  4.5应急救治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依托各医疗机构建立的急救分站,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的分站,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分站的急救车辆老化、急救设备陈旧,医疗技术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总体上表现为应急救治保障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现场时更为明显。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危险因素和隐患的不断增加,作为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体系的落后,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难以实施快速、高效的应急医疗救治,影响了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制约了社会综合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应急救治保障能力还需要提升。

  4.6市民急救知识普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资金和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市民的认知程度的差异,本市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教育率还很低。自2010年起,本市启动对市民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工作,向市民普及宣传、讲授现场医疗急救的基本技术,由市紧急救援中心负责实施。2010年,共向社会开展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6000人次,若按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数128万人计算,我市目前的全民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不足0.5%,99.5%的公众未掌握急救知识。这一比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据资料显示:美国的全民急救普及率为25%、日本为15%,欧洲国家平均为5%~10%。市民急救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普及。

  5讨论

  5.1要建好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决策层的认识是关键认识是工作的前提,若能做到使决策层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紧急医疗救援事业的建设,则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就有了保证。

  5.2救援体系的行动一致是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根本保证市紧急救援中心的建立,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快速、科学、规范的急救通道,为市民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急救保障。所以,就整个急救体系而言必须保证其行动的高度一致。这点尤为重要。一是必须要有高度的纪律性和大局观。网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必须服从市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二是市紧急救援中心必须在业务监管工作上做足文章,以保证整个体系的协调一致,实现以有限的资源,获取对伤病员最大限度的抢救效果,达到挽救生命,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5.3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建设要重视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保障支持作用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事关全体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投资与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事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在体系建设中应加强与发改委、编办、财政、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时还要加强宣传,以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赵永春.北京市紧急医疗的组织管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

  2武秀昆.急救绿色生命通道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6,26(5):367.

  3江小青,徐辅忠.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09,8.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82号).

  5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完善三十项民生工程促进和谐马鞍山建设的意见.(马政【2007】23号).

  6马鞍山市人大第十三届六次会议(第33号议案).

  7卫生部.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122号).

  8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院前急救管理办法(试行).(皖卫医【2010】16号).

作者: 江小青作者单位:(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安徽马鞍山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