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3期

急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急性支气管炎多属于外感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气候多变的季节较为多见。作者单位:065400河北香河,香河县中医院(编辑:悦铭)。...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支气管炎多属于外感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气候多变的季节较为多见。小儿和年老体弱者较易发生,如果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以转为慢性。

    1  病因病理

  风寒风热外侵,邪袭肌表,肺气不宣,清肃失职,痰液滋生;或感受燥气,气道干燥,咽喉不利,肺津受灼,痰涎粘结,均可引起外感咳嗽。

    2  辨证施治

    2.1  风寒外束,肺失宣降

    2.1.1  主证  咳嗽痰稀,喉痒声重,鼻塞流涕,或兼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出,舌苔薄白,脉浮。

    2.1.2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2.1.3  方药  杏苏散加减:杏仁9g,苏叶12g, 前胡9g, 桔梗6g,半夏6g,陈皮9g,茯苓9g, 甘草3g,生姜6g。

    2.1.4  按语  外感风寒,内合于肺,郁阻气道,肺气不能宣畅,故见咳嗽痰稀,喉痒声重,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脉浮无汗,皆风寒外束,皮表闭塞之象。

    方中苏叶、前胡发散风寒,杏仁、桔梗、半夏、陈皮温通宣肺,化痰止咳。茯苓、甘草、生姜调中益肺。风寒疏解,则肺安咳平。咳重者,去生姜,加麻黄6g。

    2.2  风热犯表,肺失宣畅

    2.2.1  主证  咳嗽痰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身热,汗出,苔白而燥,脉浮数。

    2.2.2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2.3  方药  桑菊饮为主方。桑叶12g, 菊花9g, 薄荷6g, 杏仁9g,桔梗9g,连翘12g,甘草3g,鲜芦根30g。

    2.2.4  按语  风热犯肺,热灼津液为痰,故见咳嗽痰稠,咳而不爽。肺热耗津,则口渴咽痛。风热客表,而见身热、恶风、头痛、汗出。苔白而燥,脉浮而数,表明风热在肺在表。

    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疏风解表,宣透风热;杏仁、桔梗、甘草利咽止咳,连翘、芦根清热生津,使风热疏散,肺清而咳止。咽痒者加山豆根9g,胸闷痰黄者加栝蒌15g,黄芩9g。

    2.3  燥热伤津,肺失清润

    2.3.1  主证  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出,或痰中带血,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大便干燥,小溲黄少。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数大。

    2.3.2  治法  清热生津,润燥救肺。

    2.3.3  方药  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12g,生石膏30g,麦冬9g,麻仁9g,沙参9g,杏仁12g,枇杷叶9g,甘草6g。

    2.3.4  按语  风燥伤肺,或表邪化热,灼伤肺金而致干咳。燥胜则鼻燥咽干,伤络而痰中带血,肺气不利频频作咳,甚则胸痛。津少而便秘,热耗则溲赤,脉舌皆燥热之征象。

    方中桑叶、石膏清宣肺中燥热,麦冬、麻仁润肺滋阴,沙参、甘草益肺生津,杏仁、枇杷叶苦泄肺气。如此热清肺润,肺气得以肃降。咳血者加生地15g,白茅根30g;咽干者加元参15g;胸痛者加赤芍9g,栝蒌15g。

     作者单位:065400 河北香河,香河县中医院

  (编辑:悦  铭)

作者: 李金环,曹宏玲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