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6期

肤溃灵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应用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肤溃灵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0例(治疗组360例,对照组120例)进行临床应用观察,观察治疗过程中溃疡面的愈合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关键词】皮肤溃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肤溃灵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480例(治疗组360例,对照组120例)进行临床应用观察,观  察治疗过程中溃疡面的愈合率及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1.6%,有效率98.5%;对照组治愈率61.6%,有效率87.6%,两组差异有显  著性P<0.01。  结论  肤溃灵具有较好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作用。

    【关键词】  皮肤溃疡;中医药疗法;肤溃灵;治疗观察

      皮肤溃疡是涉及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等多学科的一种皮肤破溃性疾病。一些慢性病如  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也可引起,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溃疡往往用药物治疗不很理  想,有时需要手术植皮来治疗,所以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药物来治疗本病。我们通过多年的  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组外用药,用来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0例均为本院2003~2005年期间的门诊和  住院患者,分别设为治  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我院自制的肤溃灵溶液换药,对照组采用本院药剂科配制的呋喃  西林溶液换药。  治疗组360例中男214例,女146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48岁;病  程最短的12天,最长8个月,平均126天;外伤性320例,其他原因引起如细菌感染、糖尿病  、下肢静脉曲张40例。对照组120例中男86例,女34例,年龄、病程、病因与治疗组无明显  差异。两组中门诊360例,住院120例;上肢155例,下肢325例;小面积溃疡面积<2cm2  ,中面积溃疡面积<4cm2;大面积溃疡面积<6cm2;浅度溃疡溃疡达皮下组织,中度  溃疡溃疡达肌肉,深度溃疡溃疡深达骨膜,可比性分析见表1。表1  两组溃疡部位、大小、深度的比性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部位、深度方面经统计学统计P>0.05,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外伤、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导致皮  肤感染,溃疡面有  分泌物渗出,边缘  暗紫,皮厚,有纤维素、脓苔或有肉芽组织生长,溃面深达皮肤组  织肌肉,骨组织或经久不  愈。

    2  治疗方法

    2.1  肤溃灵组成  黄柏、地丁、鱼腥草、白矾、甘草,将上药浸泡,过  滤,滤液,装瓶高温高压灭菌,常温贮存备用。

    2.2  使用方法    治疗组:溃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必要时用双氧水、碘伏消毒,剪去溃疡边缘腐败组织,  再用生理盐水擦洗后,用肤溃灵浸泡的纱布覆盖在溃疡面上,然后用消毒的纱布块覆盖。夏  季每日1次,冬季每2日1次。对照组患者溃面处理同治疗组,先用呋喃西林纱布覆盖,再用  消毒的纱布块覆盖。夏季每日1次,冬季每2日1次。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溃疡愈合,随访1个月溃疡处无复发;有效:溃面逐渐缩小,清洁,有新鲜  的肉芽组织生长;无效:溃面无变化,需要手术治疗。

    3.2  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治愈率治疗组明  显高于对照组(P<0.01)。

    4  讨论

  皮肤溃疡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溃疡多见于皮肤外伤感染,皮肤软组织细菌感染,常  涉及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等多个学科,慢性溃疡是由急性溃疡未得到及时治疗演变而成或  是由其他疾病继发而成,如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中医称“臁疮”。中医认为疮疡是由  火毒所致,《内经》曰“热胜则腐”。疮疡的形成是由热毒与气血相搏,阻滞气血,导致气  滞血瘀、日久生腐,所以对本病的治疗是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为主。肤溃灵方中用黄柏、  地丁、鱼腥草清热解毒,用白矾、甘草达到收敛、祛腐生肌的作用。现代中药药理学报告,  黄柏含小檗碱,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鱼腥草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还有镇痛  、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地丁有清热、消肿、消炎等作用,配合黄柏  、鱼腥草以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白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1],方中用来收敛止血、祛腐生肌;本方取生甘草泻火解毒;以上五药  合用功在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祛腐生肌。古今文献多有报告,上述药物分别治疗疮疡肿毒,皮肤溃  疡等症,方中诸药合用,具有较好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协同作用。本方药物直接作用于病  变的部位,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皮肤创面的肉芽  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参考文献】

    1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52,310,1417. 

    作者单位:435000 湖北黄石,黄石市中医医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郭桂香, 张昌新, 李宏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