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7期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发热的临床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疗效。方法除针对西医不同病种采用相应的病因治疗外,中医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结论经中医辨证治疗发热,尤其是顽固发热性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仲景用治阳明经证兼见烦渴不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疗效。方法  除针对西医不同病种采用相应的病因治疗外,中医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100%。结论  经中医辨证治疗发热,尤其是顽固发热性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仲景用治阳明经证兼见烦渴不解者。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该方治疗发热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病人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无原因发热3例,风湿热2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肺炎4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1例;体温37.6℃~39.8℃;病程最短2天,最长1.5个月。其中大部分病人接受过西药抗炎等治疗而效果欠佳。就诊时主要症状:发热,烦渴,饮水不解,口干,汗出或无汗,肢倦无力,食欲不振,面色少华,舌质干红,苔少或腐燥,脉数。有 5例虽面色红赤但脉洪大而芤。

    1.2  治疗方法  除针对西医不同病种采用相应的病因治疗外,中医处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石膏30~60g,知母10~15g,生山药15~30g(代替粳米),人参3~9g(或用党参15~30g),甘草6~10g。每日1剂,水煎服。伴见咳嗽、咯痰、胸闷者,加瓜蒌、橘红、川贝、当归;舌红、苔少、口干渴甚者,加花粉、麦冬、沙参,头痛、咽喉肿痛甚者,加双花、桔梗、玄参、牛蒡子。体温持续在39℃以上者,日服2剂。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1周后随访无复发者为痊愈;体温降至37.5℃左右,症状及部分体征减轻或消失者为好转。

    2.2  治疗结果  疗程最短6天,最长20天。结果痊愈17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1岁,因发热咽痛3天于1999年10月12日来我院急诊就诊,症见:身热无汗,无恶寒,无咳嗽咯痰,咽部疼痛。查体:体温 38.7℃,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血常规:白细胞7600g/ L,淋巴细胞 86%,中性粒细胞14%,胸透:双肺纹理增重。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口服先锋Ⅳ 0.5g,3次/d;病毒灵0.1g,3次/d。治疗3天,病情无好转,故又来我院诊治,症见:身热无汗,无恶寒,咽痛口干,肢体无力,食欲不振,小便黄少,大便干,舌红苔燥,脉数。证属邪热入里,气阴两伤。治宜清热利咽,益气养阴。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味:石膏45g,知母15g,生山药15g,党参 15g,甘草6g,双花30g,桔梗10g,牛蒡子15g,花粉15g,麦冬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4剂后,身热消退,余症减轻,继服3剂,诸症消失,随访1周,诸症未作。

    4  体会

    临床上顽固性发热病人大多数有气阴两伤、脾胃呆滞之象,治疗上若单用苦寒直折,则恐化燥伤津,又损脾胃,正不胜邪则疾病缠绵难愈。正如柯韵伯所言:“然火炎土燥,终非苦寒之品所能治。”邪热炽盛,日久不解,非白虎不为功;久病发热,阴液已亏,又要时时顾护津液。经云:“甘寒入脾,以甘泻之。”白虎加人参汤为泻胃火、生津液之方剂,方中石膏清肺胃而除烦热,知母润燥生津,生山药代粳米补脾胃、益肺肾,人参意在助正气而益真阴,甘草调和诸药且使大寒之剂无损脾胃。方证相合,故获良效。

   作者单位:101400 北京,北京市怀柔县中医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王小强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