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7期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由于常常错过治疗时机而造成患者残疾,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们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2治疗方法2。2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取3寸不锈钢毫针、针刺,患者有麻胀感或触电感向下放射为佳,接通电针,如患者关节僵硬,肌张力增高者,可采用连续波。...

点击显示 收起

    中风因发病急、变化快,与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人们称之为中风。它以突然昏仆、不醒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无昏仆而仅以歪噼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由于常常错过治疗时机而造成患者残疾,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们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住院病人,经CT确诊,神志清楚。男41例,女19例,年龄在42~68岁之间,平均为60岁;发病最短7天,最长28天;脑梗死48例,脑出血12例;单肢瘫8例,偏侧瘫52例,共计患肢112只,其中肌力0级31只、Ⅰ级35只、Ⅱ级46只,出现肩关节半脱位疼痛者28例,肌萎缩、肌张力偏高者15例。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方法

    2.1.1  取穴  以患侧阳明经穴位为主。上肢: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穴;下肢: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丰隆穴。

    2.1.2  操作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取3寸不锈钢毫针、针刺,患者有麻胀感或触电感向下放射为佳,接通电针,如患者关节僵硬,肌张力增高者,可采用连续波;若患肢软弱,肌张力低者,采用疏密波,而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吞咽困难,可用断续波。电针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30min。

    2.2  康复训练方法

    2.2.1  被动运动  当患者主动活动有困难,患侧肢体为了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可利用推拿方法或器械进行被动活动,使肌肉放松,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软组织粘连。每天应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每5~10个动作为1组,每日4组。

    2.2.2  助动活动  当患者肌力或疼痛好转时,可进行主动助力活动来增强肌力。

    2.2.2.1  上肢  仰卧位时,患者虚握1~2磅重的哑铃,医生实握患手上举,15~20次为1组,每日4组(动作缓慢而有节奏);患者坐位、侧撑患手、身体重心移到患侧,10min,每日4次。

    2.2.2.2  下肢  仰卧位练习单搭桥,每15~20个为1组,每日4组;站立位患肢负重,患者站在起立平台上,固定住胸部、腹部、及患者膝盖。(患侧脚下最好放一个自制的小型楔形板,防止足内翻)。同时,鼓励患者高抬起健侧腿,15~20个为1组,每日4组。

    2.2.3  增强控制力  利用PNF技术帮助患侧肢体进行对角线运动,诱发分离运动及早出现,练习滞空,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度。

    2.2.4  主动活动  可根据患者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动作,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活动动作由少到多,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同时可利用器械和健侧为助力,带动活动受限的关节进行活动,比如肋木,巴氏球、体操棒、肩关节练习器、功率自行车、股四头肌训练器等,鼓励患者通过健侧肌体带动患侧肢体进行活动,可改善患侧血液循环,牵拉挛缩组织,松解粘连肌肉,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其稳定性和耐力。

    2.2.5  抗阻运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患者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行走条件,此时医生给患者设计一套典型的训练方案。主要增加姿势的协调性及稳定性,并在其基础上均匀施加阻力来练习,为获得实用步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疗程方法  每天针灸1次,10天1个疗程,休息3天,继续下1个疗程,康复训练天天练。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神经系统功能基本恢复,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自理;显效:神经系统功能大部分恢复,扶拐独立行走,肌力3级;有效:神经系统功能有部分恢复,尚需他人搀扶方可行走;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或进步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显效患者40例,占66.7%;有效12例,占20%;无效8例,占13.4%,总有效率86.7%。

    4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发生主要以内伤积损为主,平素身体亏虚,心、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加之忧思恼怒,饮酒劳累等诱因导致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蒙蔽清窍,而致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古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故针刺时,取阳明经穴位。皆在调整脏腑气血之平衡,疏通经脉之通路。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针灸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还能使患者病灶处脑血流图波幅增高,针刺曲池、阳陵泉两穴位可使病人脑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明显的改善脑供血的情况,加速了病灶侧大脑组织细胞的恢复。针刺还能调整血清脂质的代谢,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的含量,并有改善微循环功能。

    针刺后又接通电针,它的效应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受损的神经纤维有一定的再生能力,进而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临床上通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后,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能有效的防止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加速机体新陈代谢,提高了免疫力,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单位:163458  黑龙江大庆,大庆龙南医院中医科

    (编辑:李  木)

作者: 刘靖,连平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