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8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崩漏1例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于2006年10月10日入院。2个月前(8月7日)因为情志刺激开始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时多时少,色红,夹血块,无腰腹痛及肛门坠胀等不适。入院前一直在本院门诊治疗,给予奥雪凝止血,中药举元二至坤茜汤加减,益气摄血止血,疗效欠佳,血至今未止。入院症见:阴道出血量中,色红夹血块,轻度疲倦头......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未婚无性生活史。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于2006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3岁5~6/28~30天,量中色红夹少许血块无痛经,末次月经7月5日,6天净,量色质同前。2个月前(8月7日)因为情志刺激开始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时多时少,色红,夹血块,无腰腹痛及肛门坠胀等不适。入院前一直在本院门诊治疗,给予奥雪凝止血,中药举元二至坤茜汤加减,益气摄血止血,疗效欠佳,血至今未止。入院症见:阴道出血量中,色红夹血块,轻度疲倦头晕,无明显腰腹痛,纳眠可, 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入院辅查:B超示子宫前后径4.0cm,内膜厚1.3cm。肝功示ALT 72IU/L,AST 56IU/L。血常规示HGB 98g/L。入院诊断:中医:崩漏(气滞血瘀,冲任失固,气血亏虚),西医:功血。入院后给予止血三联止血及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输液对证支持治疗,中药举元煎合十灰散加减益气止血,同时配合联苯双酯保肝治疗,力蜚能纠正贫血。治疗3天后阴道出血未止,复查B超示子宫前后径3.9cm,内膜厚1.2cm。因患者无性生活,故不考虑诊断性刮宫;肝功能不好,且有精神刺激,故治疗暂不考虑性激素(对肝脏有损害,且有精神病史不宜用)止血。考虑阴道出血不止因子宫内膜剥脱不全所致,故中药改为桃红四物汤补血活 血,化瘀止血,加益母草、枳壳、鸡血藤、郁金、延胡索、香附、炒大蓟。3剂,用药期间阴道出血量增多,色鲜红夹血块,3天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护垫即可,复查B超:子宫内膜0.6cm,再服举元煎合十灰散加减及宫血宁胶囊止血,2天后血止。出院后随访2周阴道无出血,2006年11月18日月经来潮5天净。

    2 小结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二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出血期治疗,西医止血有两种,一为诊刮,一为甾体激素治疗,这两种方法对本患者均不适宜。中医辨证施治一般“急则治其标”采用益气摄血止血法,但本患者用此法效不佳。根据古人“通因通用”法,桃红四物汤为主方,活血化瘀通经以促进子宫内膜剥离,类似于诊刮术也类似于孕激素“药物性诊刮”作用,但此法须结合B超根据内膜厚度而定。若内膜厚度≥8mm,可考虑“通因通用”法促进子宫内膜剥离,以达到药物性诊刮的目的。若<8mm不宜用此法。因此对于内膜较厚又不宜诊刮或甾体激素止血的崩漏患者可通过辨证论治结合现代辅助检查运用“通因通用”法止血。

    作者单位:610075 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编辑:李 木)

作者: 屈小娟,周 燕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