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9期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高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且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中医学角度来讲,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等病的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近年来,围绕着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实质以......

点击显示 收起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且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中医学角度来讲,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等病的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近年来,围绕着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实质以及中医证型与引起高血压发生和导致疾病发展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下面就将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高血压病及其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水平

    1.1二者的病理学基础

    1.1.1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丧失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它是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共同的发病基础,常有发生于同一患者的倾向,故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国内外众多文献报道认为[1]:高血压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并认为IR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特征,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能是高血压病的根本病因之一。同时研究发现IR主要使血压负荷增大,尤以夜间血压及舒张压为著[2]。

    1.1.2瘦素是脂肪细胞肥胖基因(obese gene,Ob)表达的分子量为16千道尔顿(KD)的激素,它具有在下丘脑水平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支出、调节体重、调节免疫反应及影响心血管系统等诸多功能。Barba等[3]研究表明,血浆高瘦素水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4],瘦素具有增高血压的效应,而高血压患者瘦素水平也较正常血压者高,对于瘦素与高血压是否相关国内外报道并不一致。章建梁[5]等认为这种相关只存在于女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但校正年龄及体重指数(BMI)后,二者不相关。

    1.2二者的相关性

    1.2.1IR与瘦素均作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肥胖(ob)基因的产物瘦素不仅参与人类体重和能量代谢的调节,还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关系密切。有些学者[6]认为位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与瘦素结合后,使下丘脑弓状核分泌神经肽(NPY)减少,从而降低胰岛素水平,并减少摄食,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抵抗。也有学者[7]发现胰岛素与瘦素之间存在双向调节作用:瘦素通过激活胰岛细胞上瘦素受体介导的ATP敏感性钾通道,使细胞超极化,从而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于胰岛B细胞上的瘦素受体与瘦素结合后,则能抑制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大多数学者公认两者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多重作用,并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下,通过对能量代谢、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影响共同发挥作用。

    1.2.2在动物模型研究中赵旭燕等[8]以高果糖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复制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模型,测定其收缩压(SB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瘦素水平。并用稳态模型(HOMA)评估IR。通过研究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比正常组明显升高;模型鼠组的LP与FINS、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其认为高果糖饲料喂养SD大鼠能形成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并有高瘦素血症。

    1.2.3在临床上常志文[9]等通过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清瘦素和瘦素受体异常,其与血脂异常、体形改变、BMI及IR紧密相关。但王敬民等[10]通过研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瘦素的相关性时发现:瘦素与胰岛素抵抗仅在男性有相关性,而在女性不相关。章建梁[11]及朱旅云[12]都通过研究证明血清瘦素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的这种相关性为一种负相关。

    2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吴启锋[13]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各证型除阴阳两虚证外其余三个证型与正常组比较,血清胰岛素(INS)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 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的INS显著高于阴阳两虚证,ISI则显著低于阴阳两虚证(P< 001),而后者的INS显著低于阴虚阳亢证(P<0.05) 。痰湿壅盛证的INS显著高于阴虚阳亢证(P<0 .05)。痰湿壅盛证与肝火亢盛证比较,INS与ISI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高血压病各证型的INS呈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的趋势,这与黄俊山[14]所观察阴阳两虚证高于阴虚阳亢的结果稍有不一。 刘惠文[15]发现高血压病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的胰岛素敏感性呈递增的趋势,其中前3型间胰岛素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将前3型合并为非阴阳两虚型或它们分别与阴阳两虚型相比较,则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刘氏认为胰岛素敏感性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实证的胰岛素抵抗高于虚证[16]方面,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致。邵春林[17]通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亚组和非痰湿壅盛亚组FINS水平时发现,痰湿壅盛亚组比非痰湿壅盛亚组FINS水平显著(P<0.05),ISI显著降低(P<0.05)。认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IR,而痰湿壅盛亚组较非痰湿壅盛亚组更明显。且痰湿壅盛亚组患者血压分级越高,其ISI值亦相应越低,但3级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这仍然说明随着血压的升高,IR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沈毅等[18]认为高血压患者IR现象主要存在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证型。这与王氏[1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高血压病不同证型之间IR强弱的顺序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瘀血阻络>阴阳两虚。但贺燕勤[20]认为中医证型中除肝火亢盛型外,其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尤以痰湿壅盛型和阴虚阳亢型最明显。新近,蒋卫民[21]等通过从中医对高血压病认识的历史源流、病因、病机演变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根据胰岛素抵抗的病机特点及与高血压病机演变的关系,得出了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中医病机特点是在肝肾阴虚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肝阳(火)亢盛这一结论。

    3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血清瘦素与中医证型在高血压病中的报道甚少。陈贵海[22]通过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检测后发现,血瘀证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并根据瘦素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提出瘦素可能是肥胖与血瘀证形成相关的主要原因。排除了糖尿病导致瘦素水平增加的干扰后,其对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研究中同样发现血瘀证组有增高的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与其后期研究结果相一致,即高血压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不大[23]。在中医治疗方面, 于俊生等[24]用补肾排毒合剂给慢性肾衰大鼠灌胃后发现,脂肪组织瘦素(Leptin)的表达无显著改变;瘦素受体在肾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在下丘脑组织表达减弱。于氏认为补肾排毒合剂能通过调节Leptin和瘦素受体而起到改善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的作用。也有学者[25]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针灸对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植物神经功能、胰岛素、瘦素、一氧化氮水平均有良性调整作用,并判定这种作用可能是实现减肥和降低血压效应的重要机制。

    4问题及展望上述研究所观察到的结果虽有出入,但其变化规律基本符合中医的病因、病机。我们清楚虽然目前对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实质的研究已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但因为存在研究设计欠完善,研究样本量较小,实验方法欠规范及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导致高血压中西临床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及观测到的客观指标不能完全统一,缺乏可遵循的规律性,甚至有时也出现实验结果互相矛盾的现象。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学内容与中医的整体观、辩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基因组学与中医药两个学科在思维方法学上的这种趋近性,以EH基因分子生物学变化选择确切的切入点,结合病因学、发病机制进行前瞻性、系统性、深层次,大样本的研究,确立EH证的客观化动态诊断指标,揭示EH 的辨证分型规律及各证型间的客观指标差异性,以指导临床,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EH 中医学的学术研究及临床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秀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

2 郑小璞,吕卓人,郭宁,等.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特征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2,23(1):24-26

3 Barba G.Plasma leptin and blood pressure in men:graded association independent of body mass and fat Pattern.Obes Res,2003,11:160-166

4Hall JE,Hildebrandt DA,Kuo J.Obesity hypertension:role of leptin and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Am J Hypertens,200l,l4:103-105

5章建梁,秦永文.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6):667-669.

6Seufert J,Kieffer TJ,Leech CA,et al.Leptin suppression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pancreatic islets:impl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ipogenic diabetes mellitus. J d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670.

7Kieffer TJ,Heller RS,Leech CA,et al.Leptin suppression of insulin secretion by the activation of ATP-sensitive K+ channels in pancreastic beta-cells.Diabetes,1997,46:1087-1093.

8赵旭燕,李玉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2):14-16

9常志文.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检测分析.临床荟萃,2005,20(3):253-256

10王敬民,陈菊仙.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血清瘦素的相关性研究.心脑血管病防治,2004,4(4):11-13.

11 章建梁,秦永文.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与血糖水平相关性的比较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2526-2527

12朱旅云. 肥胖与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现代康复,2001,5(2):58-59

13吴启锋,兰东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临床研究. 福建中医药,2001,32(12):3-4

14黄俊山,白介辰.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190-191

15刘惠文.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4):200-202

16吴启锋.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的盐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关系临床研究.福建中医药,2002,33(3):3-4

17邵春林,刘永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关系探讨.河北中医,2004,26(3):171-173

18沈毅,张继东.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5,43(2):142-144

19王芸素.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0):611

20贺燕勤.高血压病的胰岛素抵抗、脂质及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变化规律.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8):20-21

21蒋卫民,唐蜀华.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中医病机探析.中国中医急症,2006,15(4):389-390

22陈贵海.肥胖与血瘀证形成的相关性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3):129-131

23陈利国,陈贵海.高血压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比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0):745-747

24于俊生,庄文青.补肾排毒合剂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瘦素-神经内分泌轴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9):281-282 

25Zhi-Cheng Liu,Feng-Min Sun,Bing-Guo Xu,et al.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complicated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with acupuncture.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4,12:2398-2400


作者单位:1 646000 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2 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作者: 葛丽春尹思源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