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

仲景竹叶石膏汤治疗盗汗87例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1996年以来,笔者用仲景竹叶石膏汤治疗盗汗87例,收到满意疗效。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其中6个月以下者42例,6个月~1年28例,1~2年9例,2~3年5例,3年以上3例。3治疗方法1。1药物组成及用法竹叶石膏汤:竹叶10~30g,石膏20~60g,半夏6~12g,麦门冬10~20g,人参5~12g,炙甘草3~15g,粳米适量。...

点击显示 收起

  1996年以来,笔者用仲景竹叶石膏汤治疗盗汗87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资料较全的87例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均为门诊病例,男54例,女3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3岁,15岁以下66例,占75.86%;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其中6个月以下者42例,6个月~1年28例,1~2年9例,2~3年5例,3年以上3例;本组病例症状均无明显季节性。

    1.2 病例选择 睡着汗出,尤以夜间为甚,醒则汗止,无其他明显不适。汗出部位以头额、胸背为主。一般形疲,口渴喜凉饮,饮食、二便无明显异常,舌、脉无明显特征。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组成及用法 竹叶石膏汤:竹叶10~30g,石膏20~60g,半夏6~12g,麦门冬10~20g,人参5~12g,炙甘草3~15g,粳米适量。服法:上药共煎3次,用3次所滤出的药汁加粳米适量煮成稀粥(或米熟后去米饮汁亦可),1日分3次服,5日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后如不愈,间断5~7日,继服下一个疗程。

    1.3.2 加减 口渴甚加知母;兼自汗者加龙骨、牡蛎;易怒者,用左金丸单煎另服;兼便秘者,原方加重麦门冬,加用生大黄泡水加服;阴虚明显者,加熟地;有瘀血征象者,加丹参。

    2 治疗结果

    本组87例中,临床治愈(盗汗停止,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64例;有效(盗汗明显减轻,或3个月内又出现盗汗,但服药又能控制者)17例;无效(服本方6个疗程症状无明显改善者)6例。总有效率93.10%。在治愈及有效的81例中,最少服药1剂,最多服药6个疗程。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11.7岁。1999年9月16日来诊。其母代述:1年多前因“感冒”发高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经治疗近1个月后痊愈。此后即出现盗汗,不论昼夜,只要睡着时即汗出,每次睡觉常要换1~2次睡衣及枕巾。汗液清稀,无明显异味。睡时躁动,蹬褥踢被,并因此经常感冒。多方求治,曾用多种抗生素及其他西药,检视其中药方,可见固卫气,调营卫,潜阳滋阴,清热凉血等法均已用过。效果均不十分明显。患儿活动尚可,活动后出汗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别。口渴喜饮,饮食一般;无明显偏食,大便有时结燥,1~2日一行。诊时,形体偏瘦,面色略白,头发略显黄,色泽稍差。舌红苔薄,脉数。诊断为盗汗,属外感余邪未尽,心胃积热之证。予竹叶石膏汤,并仿白虎汤意酌加知母。竹叶15g,石膏20g,麦门冬10g,半夏8g,晒参10g,炙甘草5g,知母8g,嘱用上方水煎滤汁3次,酌加粳米入药汁中煮成稀粥,一日分3次顿服。调味可酌加冰糖。9月18日复诊。其母述。服药的盗汗虽有减少,但睡眠更增烦躁,扰动不宁。原方加重石膏至40g,更进3剂,诸证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4 体会

    丹溪谓“盗汗属血虚、阴虚”,这是一般而言,验之临床,并非尽然。故景岳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此外王清任另增“血瘀盗汗”之说。但临证所见,千变万化,上述诸说似未能赅全其机理。如本组病例,多数均无明显血虚、阴虚及瘀血征象,而是由于外感之后,余邪未尽,郁而化热,蕴积心胃。当寝寐之时,卫阳内敛,腠理不固,郁热内扰,迫阴外泄,发为盗汗,针对这一病机,选用仲景竹叶石膏汤。用竹叶、石膏直折心胃之火;人参、炙甘草益气培元而治盗汗出后之气虚;麦门冬凉润生津增液;半夏和胃,且其辛温之性可抑制石膏寒凉太过;粳米顾护胃气。方中石膏用量须十分注意:量大则伐生气,量小则不足以直折心胃之火,反致寒热交争,徒增烦躁。据笔者有限经验,一般以20~40g为宜,极少超过60g。此外,口渴甚则加知母助石膏以清阳明独盛之火;肝胆郁热则见性急易怒,合左金丸以清疏肝胆;夹瘀或因久病致瘀者,可加“功同四物”的丹参。遏其他见症,可随证加减,仲景本方虽为外感热证而设,但只要病机相合,用之常获良效。

    (编辑:张 彦)


作者单位:636250 四川开江,开江县人民医院

作者: 陈斌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