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4期

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5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咳嗽外感咳嗽是小儿常见病症。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有的开始即表现为咳嗽为主,感冒等全身症状无或不明显。所有病例均经小儿科确诊排除肺炎。...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咳嗽


    外感咳嗽是小儿常见病症。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3例,均为门诊患儿,男28例,女25例;年龄6个月~3.5岁;病程2~5天,伴有发热17例,伴鼻塞流涕30例,伴咽痛6例。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有的开始即表现为咳嗽为主,感冒等全身症状无或不明显。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好发于冬春季节,痰多的患儿,喉间可闻痰鸣声。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散在干、湿啰音。X线检查,可正常或肺纹理增粗。所有病例均经小儿科确诊排除肺炎。

    1.2  治疗方法  推拿基础方:运内八卦、清肺经、清肝经各100次,清天河水200次,开天门、推坎宫、推揉太阳各50次,揉乳根、乳旁肺俞各100次。加减法:若外感风寒,鼻塞流清涕加揉一窝风300次,发热加推三关200次;若外感风热,发热流浊涕、苔薄黄或厚腻加退六腑200次;少痰或无痰,肺部听诊有干啰音加推四横纹200次,痰多或听诊有痰鸣音者加揉小横纹300次,纳呆呕吐加清胃经300次;体虚多汗加揉二人上马200次;惊悸烦躁,睡眠不宁加捣小天心30~50次;咳嗽日久,气短而咳,纳少神疲加补脾经300次,捏脊10遍;胸闷咳喘加揉膻中、丰隆、分推肩胛骨各50次。推拿每天1次,5次为1疗程。手法要求柔和均匀,推拿介质多用滑石粉,多感风寒,鼻塞流清涕者可用葱姜水。

    1.3  治疗结果  治愈(咳嗽消失,其他症状明显减轻)38例,有效(咳嗽减轻,其他症状稍减)13例,无效(咳嗽及其他症状未见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6.2%。一般来说,1岁以内效果较好,1~3岁的疗效则稍差些,3~6岁的治疗时间则需较长些。

    2  讨论

    外感咳嗽,病位在肺,多属证实。其病机为外邪束表,肺失宣肃所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曰:“咳嗽皆因风入肺,重则喘息热不退。肺伤于寒嗽多痰,伤于热者声壅滞。寒则发散热则清,实当泻胃虚补肺”。所以不论风寒风热,治疗均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大法。运八卦能宣通气机,宽胸顺气,化痰止咳。清肺平肝、清天河水解表清热、化痰止咳。由于小儿肺脏娇嫩,外邪易侵,肝常有余反侮肺金,故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清肺平肝同用,则相得益彰。小儿阳气偏盛,感邪后极易化热,即便是风寒咳嗽,也多为时短暂,旋即化热入里,出现痰热壅肺之象。清天河水功擅清热透散,配清肺平肝二穴,最能清热解表,化痰止咳。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乳根、乳旁均有胸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肺俞穴调肺气、止咳嗽。以上诸穴合用则除邪解表,肺气通宣,咳嗽自平,故为治疗外感咳嗽的基础方。

    临床常见体弱多汗的小儿,表虚卫气不固,反复感冒,常年咳嗽不断,配揉二人上马能益气、固表止汗、纳气止咳,功似玉屏风散。咳嗽日久,脾肺气虚,配补脾经、补肺经、捏脊以健脾益肺,化痰镇咳。对胸闷咳喘的小儿,再配揉膻中、分推肩胛骨,能加强宽胸理气,化痰止咳的功效,使患者呼吸畅快。平素家长对体弱易感冒的小儿,独取二人上马,可起预防保健的作用。推拿治疗外感咳嗽安全简便,小儿免受针药砭石之苦,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250031 山东济南,济南华夏医院

作者: 纪永健,张 璇,姜慧梅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