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1期

足疗保健治疗作用的理论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足疗法是运用按摩、针灸、磁疗、药敷、熏洗等刺激人体足部经络、腧穴或足部反射区域或有关部位,从而起到治疗全身各部位疾病,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养生保健的作用,属于中医内病外治之法。足疗学是研究足疗理论、足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从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生物全息论、反射论及控制论出发,通过问、望、触......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足疗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足疗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而接受。足疗是足疗法和足疗学的概称。足疗法是运用按摩、针灸、磁疗、药敷、熏洗等刺激人体足部经络、腧穴或足部反射区域或有关部位,从而起到治疗全身各部位疾病,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养生保健的作用,属于中医内病外治之法。足疗学是研究足疗理论、足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从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生物全息论、反射论及控制论出发,通过问、望、触摸等诊法探究足部一定区域与人体各部位及气血阴阳、脏腑功能活动的关系,同时观察刺激足部一定部位对人体阴阳气血津液、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影响。从而为今后人类自身的保健和医疗作出贡献。这一疗法古老而崭新,是言古老:在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比《黄帝内经》还早)就有将蜂蜇死的幼鸡与枣泥相和,制成药巾,按摩足部的记载;春秋战国时的 《黄帝内经》记有“病在头者取之足”,即取在下之足部可以治疗在上之头部的病症:三国的名医华佗常用药物贴敷足心治疗内、外、妇、儿和五官科疾病;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王涛的《外台秘要》皆广泛记载了足部疗法。此方面的记载不胜枚举。言崭新:是说21世纪的今天,因该疗法具有有效、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健康人、亚健康人(疲劳、精神紧张等)以及老幼男女皆宜,无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特点,属绿色疗法,新形势下,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继承的基础上。国内诸多地区已开始运用此方法保健强身及疗疾。

    目前足疗正显示出蓬勃生机,其具有维持人体平衡,协调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促进精津液生成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必有其理论基础,对此,笔者略述管见,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1  经络腧穴论

    1.1  经络论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皆是通过经络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相互协调和统一,完成各自的功能活动,而足部与周身阴阳经络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厥论》:“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足三阴经起于足,足三阳经止于足。人体以十二经脉为主体,以五脏六腑为核心,十二经每经均与相应的脏腑发生络属关系。十二经的分布在足部有六条经脉八条线。这六条经脉分别是: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其中胃经在足部有三条线。这六条经分别又与手六经相联系,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又互为表里,便沟通了十二经脉和相应的脏腑器官。此外,经络系统中奇经八脉的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四条经脉,分布于足的内外两侧,补充了十二经脉的分布。足疗的作用正是中医经络联系、运营、防御三大功能的体现。

    1.2  腧穴论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反应病症、诊断疾病的部位和治疗疾病的刺激点。足部穴位是足部经脉中经气聚集最丰富的点,该点能够反映所属经脉和脏腑功能活动和疾病,而刺激这些腧穴同样能够调节和影响相应的脏腑器官和经络,使之相互协调、平衡。足部分布的腧穴有33个,奇穴有八风、足十宣、 遗尿等和不计其数的反应疾病的阿是穴。这些穴位是足疗刺激的重要部位,是足疗发挥作用的基础。

   2  根结标本论

    “根”,原意为树根,有起始之意;“结”,指结聚,有归结之意。马玄台注:“脉气所起为根,所归为结”;“本”,指根本,其位在下;“标”,指末端,其位在上。标与结同,根与本近。标本根结理论指的是在经络遍布全身的基础上强调人体上下两端的联系。人体头面与躯干在上,为标为结;四肢在下,为根为本。足部位置在下,类似树木之根,故属根属本。标结与根本,部位上下有别,两者相互作用,足部正是人体根本部,与在上的头面、躯干生理上相联系,病理上互影响,刺激足部能够治疗其头部、躯干疾病。如《肘后歌》中云:“头面之疾针至阴”、“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通玄指要赋》云:“胸结身黄取涌泉即可”、“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休迟”;《席弘赋》云:“大便闭涩大敦烧”;《世医得效方》载:“用吴茱萸、地龙研末,敷足心治疗口疮”有效,均是足之根本部位治疗标结部位病症的典型代表。

  3  神经反射论

    业已证明,足部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特别是足心部分布着躯体和内脏感受器。足疗的各种方法,如:按摩、针刺、灸疗、药物刺激等,可能通过对足心部血管和躯体、内脏感受器的刺激,神经将刺激信号传达到低、高级神经中枢,在通过大脑的整合,发出冲动,反射性的引起一系列的神经体液变化而起调节和治疗作用。其基本反射通路为:足心部躯体感受器-坐骨神经-脊髓后角-脊髓固有束-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或侧角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元-脊神经或交感、副交感神经-肌肉或内脏。同时冲动上传至大脑,激活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下丘脑-内分泌调节链、大脑边缘系统,对全身的机能进行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节。此外,刺激足心部血管壁和腺体上的内脏感受器,由其下肢血管周围交感神经-腰交感干-脊髓后角-脊髓前外侧索内脏感觉传导束-脑,可与躯体冲动汇合并在调节内脏、心血管和内分泌方面起重要的各种作用,例如:涌泉穴按摩、贴敷药物(吴茱萸、夏枯草等)降压等。

   4  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人是有机的自然系统,是在“自己运动”中自我完成的,这一系统有序稳定的建立、维持和破坏,是系统在内外涨落的推动下“自己运动”的结果和表现。所以,“中医治疗的一个首要特点,是重视和依靠机体的自组织过程的主体性加工,才反映出有病、无病;同样,一切外来的治病手段,也要通过机体自组织过程的主体性加工,才反应有效、无效。故治疗的中心环节,应是如何调动、增强机体的自组织能力,通过其主体性和有目的地恢复有序稳定的活动,达到病愈的目的。”(祝世 《中医系统学导论》)。足疗就是一种外加的人工涨落,主要是通过触发、推动机体的自主性自组织活动而实现的,其本质是推动和促进机体进行自我调节。

  5  生物全息论

    5.1  信息  是客观事物存在和联系的一种形式,可发出也可接受周围的信息。以物质为载体,能量为动力。在医学上,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在足部找压痛点、结节等)收集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判断脏腑气血盛衰,生命活动情况。同样,利用人体接受信息这一特性,输入相应信息-足部按摩来调节人体机能活动,纠正病理状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就是利用足部信息诊疗疾病的过程。

    5.2  全息  即全部信息,局部是整体的一个缩影,局部包括着整体的全部信息,两者的信息量相等。

    5.3  生物全息论  其研究对象是全息胚,即研究某一个局部。这一局部是相对独立的,结构、功能相对完整。这一局部与其他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足部是全身的一个缩影,即全息胚,足底、足背是一个完整的人体缩影,是相对独立的,有其结构与功能,但与全身各脏腑、器官的信息息息相关,足部除了能反应足部信息外,还能反映全身各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反过来我们刺激这一反射区,可影响、调节、改变疾病的状态,这就是防治疾病。

    5.4  应用  一是通过望诊(望足部大小、形态、皮色、光滑度、肌肉薄厚)、触诊(按压足部,寻找压痛点、结节、肿块)来诊断疾病。二是足部信息治疗:就是针对足部的病理信息反应,进行按摩、指压、贴敷、针灸等刺激治疗疾病。这就是我们的足部疗法。其具体的反射区详见《足部反射保健疗法》(中央电视台讲座读物)一书。

  6  气功和黄金分割论

    6.1  气功论  气功是在人高度放松与排除一切杂念的情况下进行练功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方法。气功中的意守丹田之下丹田(上丹田为眉间印堂穴,中丹田为小腹关元穴)即涌泉,实际指足心部,加上呼吸的配合,阴阳的提系,金津、玉液的缓慢咽下,对于解除烦恼,调节过分低落与亢奋、紧张之情绪,消除疲劳,舒心爽神等大脑的调节以及脏腑功能的调节均有较好的作用,其途径是足部在大脑的反应进而又影响到全身的功能活动。

    6.2  黄金分割论  黄金分割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技术与研究之中,在足这个人体相对独立的部分上,足心涌泉穴正好位于足底部0.618的位置上,就是说,涌泉正好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该点上的穴位或部位,是调整整体功能和状态的最佳作用点。这个点的治疗作用是足疗的核心和关键。

    7  足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派多,规范性不够。尽管职业考试教材统一,但各地的手法、理论、治则不一,规范性不够。(2)理论指导实践的有效性不够,研究也欠深入。(3)特色不特,品牌不名。(4)注重具体应用,实践仅停留在自我感受、个例报道上,临床系统观察、科学研究很少。例如:足疗的降压作用、消除疲劳作用、保健作用、抗衰老作用、调节内分泌作用均较好,但缺乏较为客观的观察指标,不能完全揭示疗效的大小。缺乏研究资料,因而对于推广宣传,使人们了解、接受该疗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建议打品牌,在注重经营效益的基础上,不可轻视临床与实验研究,才能将这一疗法发扬光大,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强身保健、祛除病邪独特高效之法。


作者单位:

作者: 郭新荣,张卫华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