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1期临床医学

复发性脑梗塞120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复发性脑梗塞是指2次或2次以上的脑梗塞,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初次发病高,对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脑梗塞复发因素的进一步探讨及研究,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预防脑梗塞的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院从1998~2003年收治脑梗塞753例,其中复发性脑梗塞120例,占同期脑梗塞患者的16%......

点击显示 收起

  复发性脑梗塞是指2次或2次以上的脑梗塞,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初次发病高,对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脑梗塞复发因素的进一步探讨及研究,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预防脑梗塞的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院从1998~2003年收治脑梗塞753例,其中复发性脑梗塞120例,占同期脑梗塞患者的1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复发性脑梗塞患者120例,男84例,女36例,其中35~49岁15例,50~59岁21例,60~69岁62例,70~79岁17例,80岁以上5例。距首次发病时间1年者8例,2年者15例,3年者45例,4年者47例,5年者以上5例。尤以发病后3~4年是脑梗塞复发的高发期,占77%。

     1.2 病史资料 有高血压病史者78例,有高脂血症者67例,有糖尿病者38例,高凝血症者43例,高粘血症52例,房颤病史15例,2种以上病史合并存在者85例,嗜烟史者70例,嗜酒史者48例,具有2种嗜好者20例,脑卒中家族史者31例,无特殊病史10例。

     1.3 临床特点 多在静态下发病,尤以夜间睡眠中发病者多,再次出现偏瘫或偏瘫加重,或意识障碍,吞咽呛咳,共济失调。

     1.4 辅助检查 CT扫描:双侧脑梗塞33例,单侧脑梗塞28例,多发性脑梗塞46例,脑干梗塞5例,小脑梗塞8例。1.5 治疗及结果 入院后活血化瘀类及脑细胞赋活剂治疗,疗效按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进行评分,显著进步25例,进步68例,无变化15例,恶化12例。但较前次发病疗效下降。

     2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3~4年是脑梗塞复发的高发期,本组病例占同期脑梗塞住院患者总数16%,国内资料记载脑梗塞患者约1/4复发,目前认为脑梗塞的复发和许多危险因素有关,分析如下。

     2.1 高血压 有资料表明,血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即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高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其发病危险增高46% [1]  。高血压也可导致血流变异常,特别是血液粘度增高及高聚集,这两种改变均易导致血栓形成。从本组资料分析,脑梗塞患者具有高血压病史者最易复发,占患者总数的65%,为脑梗塞复发的首要危险因素。患者不规律服药;对高血压长期服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良生活习惯;是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复发。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高脂血症 脑血管病和脂质代谢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是胆固醇堆积在动脉内皮下层所致,高胆固醇血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对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为1.4,是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2]  。而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可运走过多的胆固醇,在肝脏内分解和排泄,当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时,则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增加,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而脑动脉硬化是多种脑血管病的基础,因此,血脂增高,将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及复发的危险性增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热量饮食,运动量下降,高脂血症已成为一种较高发的现代病。从本组资料分析,有高脂血症者67例,占患者总数的56%,为脑梗塞复发的次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血脂,在控制脑卒中复发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2.3 糖尿病 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氧化应激使自由基增加,增加的自由基、血栓素A 2 及高血糖所引起的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可溶性血管间粘附因子-1表达增加,而高表达的粘附因子促使单核细胞粘附到血管内皮并迁移到内皮下间隙,这些单核细胞再吞噬氧化或糖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泡沫细胞,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3]。另外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及代谢障碍,也可导致脑组织缺血与软化,使脑细胞萎缩变性。以上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缺血性卒中,且更易复发,治疗及恢复不理想。

     2.4 房颤 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流缓慢、淤滞,可激活血小板功能使血浆中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D-二聚体等表示血栓前状态(PTS)的分子标志物明显增加,而PTS则是血栓形成的血液学基础。因此房颤患者易形成左心房血栓,可进而导致脑梗塞的发生。由于慢性房颤患者大量存在,不易纠正,而正规抗凝治疗者又少之又少,故而导致房颤患者易出现缺血性卒中,且易复发。在慢性房颤患者中,给予正规抗凝治疗是必需的。

     2.5 高粘血症 全血粘度增高是脑梗塞的危险指标,且在脑梗塞的发生和复发中占主导地位,全血粘度增高,可导致循环血流减慢,氧的运输减少,造成循环性缺氧,缺氧导致血管内皮受损,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病理生理基础。

     2.6 饮酒 本组资料,嗜酒史者48例,占患者总数的40%。长期大量饮酒,导致:一是营养障碍,尤其是维生素B 1 缺乏;二是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以及脑血管的直接毒害作用;三是饮酒可使胆固醇升高;四是血液内酒精含量增高可直接、迅速增加红细胞比容并使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由于饮酒是一种生活习惯,并有依赖性,导致戒酒困难。由于以上因素嗜酒者脑梗塞后更易复发。

     2.7 吸烟 本组资料,嗜烟史者70例,占患者总数的58%。吸烟可提高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粘度及血管壁损伤;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据日本学者研究,动脉内有反应过强性内皮细胞,一氧化碳可以使动脉内这种细胞的肌球蛋白收缩,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纸烟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可达4%。故吸烟者比一般人更易发生脑梗塞并复发。由于以上危险因素易长期存在,对每位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治疗,对危险因素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与治疗,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梗塞的复发,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心脑血管疾病多种危险因素控制会议概述.中华内科杂志,2000,9(12):858.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08.

     3 卢学勉,杨虹.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检测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临床荟萃,2003,18(7):365-366.

     作者单位:056201河北省邯郸市峰峰集团第二医院

作者: 李建明 李红 冀光荣 2005-7-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