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期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复发性口疮是以口腔粘膜反复发作的疼痛性溃疡为特点的慢性炎症。其病因尚未明确,西医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够理想。笔者近年来,应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即诊治从整体出发,结合局部病损的特点,联系口腔各部分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具体地对46例患者采用了辨证施治,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本组有35例系既往接受......

点击显示 收起

  复发性口疮是以口腔粘膜反复发作的疼痛性溃疡为特点的慢性炎症。其病因尚未明确,西医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够理想。笔者近年来,应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即诊治从整体出发,结合局部病损的特点,联系口腔各部分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具体地对46例患者采用了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1 一般资料
    
  本组有35例系既往接受过中药西药或中西药合并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的门诊病例。有11例未治疗过或为初发病人。

     1.1 年龄与性别 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12岁,多数为23~48岁的中、壮年患者,男27例,女19例。

     1.2 病期 初发者8例。复发者病程,1~2年者13例,2年以上反复发作者25例。

     1.3 复发期 一年四季均有,但以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1.4 诱因 无明显诱因者12例,自觉有诱因者10例,起于劳累、感冒发热、慢性消耗性疾病、消化不良等疾病者24例。
    
  2 治疗方法
    
  临床上根据患者体质、病因、症状、局部病损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应按不同病型施治。

     2.1 实火口疮 其特点发病急,病程较短,溃疡呈多形性大小不等,数量较多,可相互融合,有充血的环状红晕,疼痛明显,影响饮食。或见于青壮年者,消食善饥,口气热臭,口干舌燥,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而数,为脾胃积热。治以清泻胃火;方药清胃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5g,当归15g,生地15g,丹皮10g,生石膏20g,大黄8g(后下),甘草8g。若溃疡多发舌尖部位,伴有心中烦热,夜寐不安,口渴思饮,小便短赤,为心火上炎,治宜清心利尿;方药用导赤散加减:生地10g,木通10g,甘草梢10g,淡竹叶10g,大黄6g(后下),黄连6g,山栀子6g。
   
  2.2 虚火口疮 其特点是发病缓慢,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较长,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少,呈散在,周围充血不明显,病不重,饮食无碍。兼见口粘不欲食,舌体胖大,苔黄腻,脉濡数。为脾虚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治以补脾益气,滋阴降火;方药:太子参20g,黄芪20g,白术15g,淮山药15g,淡竹叶10g,芦根15g,麦冬10g,石斛8g,木通8g,焦栀子6g,甘草8g。
   
  2.3 虚实夹杂口疮 常见口疮数目少,基底深凹,边缘水肿高起,周围充血不明显,溃疡发展快,愈合慢,伴有面色萎黄,身疲乏力,胃脘胀痛,时有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为脾虚湿困。治宜益气健脾利湿;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炒薏苡仁20g,苍术10g,莲子肉10g,黄连6g,炒栀子6g,炒枳壳12g,甘草8g。
    
  3 体会
    
  口疮病因复杂,但应用中医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总离不开实火、虚火和脏腑功能失调。因此辨证时应着眼于整个机体状况,仔细地审证求因,不要局限于口腔和“炎”字上,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756300宁夏隆德县计划生育局服务站 

作者: 周廷智 2005-7-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