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5期中医中药

仲景建中法初探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试将“建中法”从广义“八法”中抽象出来,初步探讨其概念、立法依据、常用方药的分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为建中法的运用提供依据和参考。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三方均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仲师在古代“建中”思想指导下创建的系列方药。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多,临床应用广泛,实已形成一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试将“建中法”从广义“八法”中抽象出来,初步探讨其概念、立法依据、常用方药的分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为建中法的运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三方均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仲师在古代“建中”思想指导下创建的系列方药。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多,临床应用广泛,实已形成一较为独立的治疗大法,笔者试将其从广义“八法”中抽象出来,以“建中法”为名做专门探讨。

  1 建中法的概念
    
  建中法在广义上隶属于“八法”中之温、补等法的范畴,是以脾胃虚弱为病机要点,以建复中气为根本目的,以建中补虚、和里缓急为主要功效的重要治法,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颇具价值。建者,复也;中者,中焦脾胃也;建中者,建立、加健中焦脾胃之气也。故许宏云:“建中者,建其脾也”,《伤寒论今释》亦云:“古人称脾胃为中州,胃主消化,脾主吸收,其部位在大腹,故药之治腹中急痛者,名曰建中汤。建中者,建立脾胃之谓”。建中汤有大、小之别,大建中汤辛辣甘热,大祛阴寒而建中扶正,故曰“大”;小建中汤平补阴阳而缓中补虚,故曰“小”。故《伤寒论今释》又云:“大建中汤药力猛,此(指小建中汤)则和缓,故曰小”。

  2 建中法的立法依据
    
  建中法始萌于《内经》,创立于仲景。《内经》中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及“人以胃气为本”的论点,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提出“虚者补之,劳者温之,急者缓之”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甘生脾”,脾虚则“以甘补之”,以甘味药物调补脾脏;《素问·藏气法时论》则明确指出“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以平调寒热,为建中法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秉承《内经》重视脾胃的思想并受当时“中庸”文化的影响,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针对虚劳病证创立了以建立中气、调和阴阳为主的建中法。

  3 “建中”三方之异同
    
  《伤寒杂病论》中以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三方为代表创立了建中法,均以甘温立法,以饴糖一升为主药,能建中补虚、和里缓急治疗脾胃元气亏虚证。然又以小建中汤为祖方、基础方,以辛甘化阳为主,佐以大量芍药,又寓酸甘化阴之意,用治阴阳两虚而偏于阳虚者,《千金方衍义》云其“为诸建中之母”;黄芪建中汤为正方,以小建中汤加黄芪增强益气建中之力,用治气血阴阳俱虚,而气虚较甚者;大建中汤为变方,纯用辛甘之品温建中阳,其补虚散寒之力远较小建中汤为峻,虽与小建中汤方义有别,仍不失建中之旨,用治脾胃阳衰,中焦寒甚者,故名“大建中”。《方函口诀》云:“此方(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方义大异,然以有胶饴一味,建中之意自明。治寒气腹痛,莫如此方。”可见,建中类方均以甘、温药物为主,建中则气血为主生生不息,脏腑复得温煦和濡养,不仅能建立中气、调和阴阳,用治久病阴阳两虚、寒热错杂病证,而且对脾胃阳气虚衰者,能甘温扶阳、大建中气。所以,建中三方,实已形成一法,从“法”的概念出发来探讨,对于深刻领会建中之旨,提高该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更好地继承仲景学术思想,大有裨益。

  4 “建中”的机理分析
    
  建中法本为虚劳病证而设,虚劳病包括因劳伤所致的多种慢性衰弱性疾患,其病理机制是五脏气血阴阳虚损。因人体的阴阳是相互维系的,所以虚劳病的发展往往是阴虚及阳,或阳虚及阴,从而导致阴阳两虚之证。然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中焦脾胃。一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胃病久,则营养乏源,气血并亏;二者脾胃为阴阳升降之枢,中虚失运,则阴阳升降失序。正常情况下,人体阳气下降,阴气上升,而促使人体阴升阳降以达到阴阳相交、水火互济的中介力量则是脾胃的枢纽作用。今脾胃既虚,则阳不下交而浮越于上,阴不上承则独治于下,遂有寒热错杂诸症。故本病见证虽多而杂,均以脾胃元气亏虚、阴阳升降失调为要。因此,依“治病求本”的原则,其治疗方法就不能简单地以热治寒,以寒治热,而应以建中气、补脾胃、平调阴阳的甘温药物为治,使“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如此则脾胃之气得以复建,中焦阳气得以四运,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使阴阳相循,如环无端,阴阳之气得以协调,寒热错杂之证得以祛除。故尤怡云“此和阴阳,调营卫之法也”。然对于大建中汤证而言,其病机为中阳衰弱,阴寒内盛,充斥于上下内外、脏腑经络,尤怡《心典》云此“阳病不能与阴和,则阴以其寒独行,…而实非阴之盛也”。此时又当以大建中阳,温中散寒为法,俾阳气复建,阴寒得散,脏腑经络得以温煦,气血津液得以舒畅。所以尤怡云:“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即高度概括了建中的机理在于能使机体恢复“阴阳之和”和“中气之立”的协调平衡状态。
    
  5 建中法对后世的影响
    
  建中法在汉代以后得以不断发展,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形成影响巨大。如金代医家李东垣受仲景建中法的启迪,用药偏重偏重温扶脾胃阳气,并创立“甘温除热”法治疗脾虚内伤发热,与建中法治疗虚热证实为一脉相承。故吴考般说:“李杲的主温补,即从其理中、建中之旨而运用的”。清代医家叶天士也很推崇建中法,重视脾胃中宫之气的建复。据统计,仅在其《临证指南医案》一书咳嗽、虚劳、吐血三门,用建中汤方剂就有数十案次,其中有大建中汤案一则。叶氏主张“上下交损,当治其中”,对于虚损病证多宗仲景法,急建中气为主或兼顾及中焦,并认为“理阳气当推建中”,足见建中法对其影响之大。
   
  建中法对后世类方衍化的影响也非常大。后世医家引申、扩大了仲景方的证治,广泛涉及到临床各科。据统计,在唐代《千金方》与《外台秘要》中载建中方剂24首,宋代《圣济总录》载建中方剂18首,多由《金匮》三建中汤衍化而来,用治心痛、短气、大肠虚、瘛纵、失眠等;明代《证治准绳》以小建中汤治痢疾但腹中大痛者;日人丹波元简《金匮要略辑义》中以小建中汤加缩砂仁治疗小儿脾痞胁痛。此外,《千金翼方》内补当归建中汤、《外台秘要》解急蜀椒汤、《济生方》的大建中汤、日本方剂中建中汤、归芪建中汤、补气运脾汤等均由仲景建中法衍化而来。
   
  综上所述,建中法变化繁多、应用广泛,对后世中医治法与方剂的形成、发展均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系统学习与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277600山东省微山县中医院疼痛科

作者: 殷英 张金莉 2005-7-1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