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临床医学

胸腰段脊柱骨折前后路手术融合效果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脊柱胸腰段骨折前后路手术融合效果及原因。方法本组42例中,行前路内固定植骨术18例,后路内固定植骨术24例,两组方法手术后随访对比。结果前路手术内固定植骨17例(94。4%)融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脊柱胸腰段骨折前后路手术融合效果及原因。 方法  本组42例中,行前路内固定植骨术18例,后路内固定植骨术24例,两组方法手术后随访对比。 结果  前路手术内固定植骨17例(94.4%)融合;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及后外侧植骨16例(66.7%)融合。 结论  前路手术植骨比后路手术植骨融合率高,若规范植骨、有效的后路内固定可提高后路植骨融合率。
      
       
  自1999年5月~2003年8月,我院骨科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及得到随访病人42例,通过分析,前路比后路手术植骨融合率高,更具有临床意义,并总结后路手术植骨融合失败原因,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37例,女5例,年龄25~64岁,平均52岁,随访8~2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部位:T 1 14例,T 12 13例,L 1 4例,L 2 6例,T 11 T 12 2例,T 12 L 1 3例。类型:压缩骨折18例,爆裂骨折14例,骨折脱位6例,Chance骨折4例。后路内固定24例,全部为钉棒系统固定,前路内固定17例为钉板系统,仅1例为单钉棒系统固定。
   
  1.2 方法 前路均为侧前方入路,常规左侧入路,仅4例为右侧入路,经胸或不经胸或腹膜后间隙进入,所有病人均行伤椎次全切除,并且切除伤椎上下椎间盘,保留终板,行椎管前方减压,适当撑开行大块髂骨和(或)肋骨植入,固定时予以适当加压,1例行单钉棒系统固定,17例行钉板系统固定。后路手术,常规行椎板减压,经椎弓根固定,根据伤椎情况,作适当的撑开和(或)加压,后外侧包括横突间常规行髂骨条植骨。前后路手术均行创腔引流。
   
  1.3 结果 本组42例中,随访8~28个月,平均14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前路手术,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未影响伤口愈合及植骨融合;前路手术除1例用单钉棒系统固定未融合外,其余植骨均融合。后路手术24例中,16例植骨融合,8例未骨性融合。
    
  表1 前后路植骨术后融合情况(略)
       
  2 讨论
    
  2.1 正确的植骨方法是骨融合的基础 本研究中,前路手术植骨融合率达94.4%,后路手术植骨融合率为66.7%,其中1例前路植骨内固定发生脑脊液漏,未影响植骨融合。由于前路手术行伤椎上下椎间盘切除及伤椎次全切除,植骨材料用大块髂骨和(或)肋骨,植骨前予以适当撑开,植骨后予以加压,植入的骨量多,骨质与骨床接触面大,加上可靠的内固定,因此融合率高。后路植骨融合率低有多种原因,虽然钉棒系统为脊柱手术创造了条件,但就本组病例,我院均行椎板切除,行后外侧包括横突间植骨,由于后外侧及横突皮质未进行打磨,仅用骨刀将骨皮质打成鱼鳞状,松质骨条与植骨床贴合不紧密,行椎板减压后骨床破坏多,植骨量少等,这是造成植骨不融合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早期病人有骨融合现象,但晚期复查出现骨假性融合,这与后路手术未解决前中柱损伤有关,如压缩骨折,通过撑开复位恢复椎体的高度,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并未同时恢复,形成椎体内空隙,加上伤椎上下椎间盘的破坏,使前柱中柱丧失了结构上的完整性以及前中柱骨量不足,影响骨折的愈合 [1] 。部分病人负重后,出现断钉、后凸畸形及后路植骨假融合现象。所以在后路植骨时应强调将后外侧及横突骨皮质磨掉,增大植骨床,取髂骨的量应充分,将其剪切成条状,增加植骨与骨床的接触面,以利于融合。必要时应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2.2 坚强有效的内固定为促进骨融合提供保障 脊柱前后路手术内固定,目的是在融合过程中控制关节的活动,加速融合,并减轻术后的疼痛和后遗症 [2] 。虽然内固定器是暂时性协助稳定脊柱,最终稳定是由生长的植骨来完成,但有少数病例会因椎弓根螺钉断裂而引起炎症反应或背痛,甚至植骨未生长,形成假性关节,再发生不稳定 [3] 。而植骨的融合也给内固定带来安全性。前路手术,由于解决了前中柱的稳定性,植入骨块与骨床接触面大,加上可靠的内固定装置,促进了植骨的融合,植骨融合后内固定系统失去了作用,一般不会出现断钉、断板(棒)现象。本组1例前路植骨未融合,是前路单钉棒系统固定,内固定物不稳,卧床时间过短等原因所致。说明前路手术植骨、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早期有效的卧床,以及延长卧床时间,骨融合均可达到目的。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已成为一种趋势,有条件的术者应尽量施行之 [4] 。后路手术虽然内固定也可靠,但主要解决了后柱的小关节间的稳定,对于前中柱的损伤不稳难以控制,加上不规范的植骨,难以达到骨融合,即使早期有骨融合的趋势,但中晚期可出现骨融合的断裂;本组后路手术中有3例出现断钉现象,7例出现继发性后凸畸形,经CT扫描有5例螺钉不同程度的经椎弓根固定出现偏移,这5例均出现骨不融合。由此说明坚强有效的内固定可以促进植骨融合。我们认为后路内固定植骨手术仍不失为一种治疗方法,尤其行椎减压病人,由于骨床减少,更应该强调规范植骨和坚强有效的内固定。
   
  2.3 其它方面 除了规范植骨及有效的内固定外,还应该注意病员全身情况、年龄、营养状况,有无合并其他疾病,如感染、骨质疏松糖尿病等,术前应予以治疗。术后根据病员具体情况定期复查X线片,决定卧床时间,下床病员予以腰部支架保护,以利于植骨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万仑,唐孝明,刘仲前,等.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原因分析.四川医学,2004,5:542-543.
   
  2 卢世璧主译.坎贝尔骨科学(第3卷),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742.
   
  3 叶启彬,邱贵兴.脊柱外科新手术,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3-54.
   
  4 马辉,赵杰.脊柱胸腰段骨折诊断和手术治疗进展.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4:209-212.
    
   作者单位:617068四川攀枝花,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桂曙光 2005-7-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