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临床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稀化痰液的方法

来源:INTERNET
摘要:对病人实行气管切开术后,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全部由下呼吸道负担。同时,分泌物潴留在支气管中,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而诱发肺部感染,因此,湿化呼吸道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是十分重要的[1]。气管切开后,应注意呼吸道黏膜的温湿化,以利于痰液的稀释排除。气管切开的病人在气管切开......

点击显示 收起

    上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和过滤的功能。对病人实行气管切开术后,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全部由下呼吸道负担。病人吸入干燥空气后,呼吸道的分泌物因水分丧失而变得粘稠,并损害黏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受阻。同时,分泌物潴留在支气管中,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而诱发肺部感染,因此,湿化呼吸道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是十分重要的 [1] 。气管切开后,应注意呼吸道黏膜的温湿化,以利于痰液的稀释排除。痰液软化稀释,可提高吸痰的有效性,避免了痰痂形成。气管切开的病人在气管切开处应覆盖三层湿纱布,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在60%~70%,以维持纤毛运动的生理要求。稀化痰液的方法,一是物理增湿,二是应用药物降低痰液粘度。

  1 雾化器稀化法
    
  雾化吸入是临床上常规用于湿化痰液、协助排痰、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溶液为生理盐水40ml加庆大霉素8万U加糜蛋白酶4000U,必要时根据病人的症状给予地塞米松、必漱平或支气管扩张剂,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和降低气道阻力。根据病人痰液性质调节雾量,使喷雾由口鼻腔或气管切开处喷向气管深处,使之与痰液充分接触,湿化痰液被及时吸出。我们认为每日进行雾化吸入4~6次为宜,每次雾化10~15min,雾化后10~20min时进行吸痰。有报道持续超声雾化吸入可导致患者发生呼吸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1] 。稀释液以“雾”的形式进入气管,使痰液充分湿化、稀释,以利于尽快吸出。长时间雾化剂进入终末支气管,可导致肺不张,增加肺内分流,引起患者血氧分压下降 [2] 。
     
  2 蒸汽吸入器或湿化器
    
  使用专用或简易加热装置,将水加温产生蒸汽,对吸入气进行加温加湿。湿化量由湿化器的水温,气体通过流量及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决定。经湿化器加温加湿,气体达到病人时,温度应保持在35~37℃,相对湿度达到100% [2] 。此方法具有温度大、温度高、使用方便、病人易接受等优点。缺点是蒸汽粒子较大,大部分沉积在呼吸道的气道黏膜,不易深入支气管以下部位。

  3 气管内注入或滴入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可刺激咳嗽反射,吸痰前,气道注入生理盐水,每次5~10ml,如病人无咳嗽反射时应禁止使用。根据分泌物的量、粘稠度及抽吸情况,决定注水次数,反复抽吸直到气道分泌物基本被清除。湿化液要在吸气时滴注,使其充分弥散于气管、支气管中。也可持续输入生理盐水,每日量约250ml [2] 。但必须严格控制液体滴入量及速度,以免造成肺水肿。 

  【参考文献】
    
  1 周素鲜,李小平,马继红.老年患者因超声雾化吸入不当导致呼吸骤停2例报告.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1):572.
   
  2 刘大为.危重病学分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15.

  作者单位:154002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市中心医院ICU

作者: 隋红艳 李世杰 周雅姣等 2005-7-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