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综述与讲座

关于PPH手术

来源:INTERNET
摘要:其含义是:在脱垂内痔的上方近内痔上缘的地方环行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的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及黏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同时由于位于黏膜下层的痔上动脉被切断,术后痔的血供减少,痔体趋于变小,从而达到治疗痔病的目的。因此该手术相对较为贴切的名称应为:经肛......

点击显示 收起

  1 释义
    
  PPH是英文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的缩写直译为脱垂和痔疮的(治疗)常规或方法。目前没有标准的中文译名。其含义是:在脱垂内痔的上方近内痔上缘的地方环行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的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及黏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同时由于位于黏膜下层的痔上动脉被切断,术后痔的血供减少,痔体趋于变小,从而达到治疗痔病的目的。因此该手术相对较为贴切的名称应为:经肛门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环行切除吻合、肛垫复位固定治疗痔疮术。显然,这名称不便于我们平时的表述和交流,因此,PPH也就成了特定含义的代名词,就像我们平时说的shock、Miles手术、Whipple手术一样,另外也有较少同行的称其为Longo手术,主要是为纪念该手术的创史人意大利外科医生Longo而命名的。当然,该手术需要一种特殊的器械。

  2 理论依据
    
  痔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其概念是模糊的,它一般泛指各种肛门部疾患;而传统西医则认为痔是直肠上或直肠下静脉丛曲张成团而形成的。直到1975年,德国学者Thomson[1] 首次提出:痔不是病,而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基于这一概念的提出,国外大批学者从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生理学对痔进行重新的认识,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PPH正是这些新理论带来的治疗和技术上的革命。
   
  2.1 解剖生理学 人类肛管内齿状线上方有一宽约1.5~2.0cm的环状组织带,我们称为痔区(heamorrhoidal zone)也叫直肠柱区,该区厚而柔软,为一高度特化的血管性衬垫,解剖及肛肠外科界统一称为肛垫(即痔),内含血管、平滑肌(即Treitz肌)及弹性结缔组织纤维,其黏膜呈紫红色,向上直肠交界处变成粉红色。肛垫有3个,分别位于右前、右后及左侧位(即我们平时描述的肛门截石位3、7、11点位),它们就象心脏的三尖瓣,协助括约肌维持肛管的正常闭合。

  2.1.1 直肠上动脉分支模式与母痔好发部位无关 传统概念认为,3个母痔(右前、右后及左侧)的成因与直肠上动脉的3个终末支分布有关。但现代解剖研究发现,该动脉的分支并无固定模式,有文献报道,其3支型者仅占6.6% [2] 。而且该动脉是在直肠肌壁的外面行走,其范围也仅达直肠的中下段,因而痔和直肠下动脉并无直接关系 [3] 。

  2.1.2 痔静脉扩张并非病理改变 现代组织学研究发现,扩张的痔静脉壁无任何病理改变,属正常生理现象。它与大隐静脉及食道静脉曲张是不一样的。它与直肠上静脉无明显关系,所以门静脉高压导致痔静脉淤血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 [3] 。
   
  2.1.3 动静脉吻合是肛垫的血管调节器 动静脉吻合是指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直接吻合管,分布与肛垫的黏膜下层。这种特殊血管可直行或呈球状或迂曲状,由于其管壁构造(肌层薄弱、弹力纤维少而胶原纤维多)和形状特殊,故过去学术上认为此类血管可扩张成痔。现在研究认为,这种结构类似海绵体,能根据需要进行舒缩,以维持气体和粪便的自制 [4] 。
   
  2.2 病因学 有关痔的病因学,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近年国外学者对痔病的盆底动力学因素研究较多。根据临床观察多数痔病患者的肛管静压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这些病人会出现内括约肌过度活动或反常收缩(痉挛)或外括约肌肥大等。有实验证明,过高的肛内压在排便时压力更高,不仅影响粪便的排泄,而且还会拉长与撕裂肛垫的支持组织,从而使肛垫间隙性脱出,直到持续脱出。另外Treitz肌发育不良或退行变性,特别是长期便秘而过度用力排便,或妊娠分娩的妇女,都易发生痔病 [5] 。
   
  综上所述,可见以前的一些传统观念正受到近代科学的重新检验,使人们对痔的本质重新进行认识和处置。当前观念认为:痔即肛垫,是肛管的正常结构。不分性别、年 龄及种族,人人皆有,不是一种病。只有当各种原因是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出血、脱垂、疼痛等时,才称为病,即痔病或痔疮。我国肛肠病学者是在2000年4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华肛肠外科专门会议上才初步统一认识的 [6] 。

  3 痔的分类及分期
    
  3.1 痔的分类 根据痔的现代观点,传统的内痔、外痔及混合痔的分类方法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该分类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静脉曲张学说”,它是根据齿状线上下静脉丛曲张来分类的。而现在认为痔病并不是曲张的静脉,而是异常的肛垫。因此痔病实际上就是传统的内痔,而不存在外痔及混合痔的说法。传统外痔实际上是齿状线以下或肛门外的皮赘,所谓“血栓性外痔”实际上是肛门皮下的血肿。传统的混合痔就是现在痔病加肛门皮赘。
   
  3.2 痔的分期 痔病是否需要分期,目前学术界(包括国内外)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否定者认为痔病患者的症状学既然是唯一的治疗指征,就理所当然地应患者疼痛、出血、脱出或嵌顿等症状作为最重要的问题来处理,而无须考虑它们属于哪一期。支持者则从便于各种疗法及疗效对比、评估及交流出发,认为还是将痔病分为四期(或称四度)为妥:Ⅰ期—痔块位于肛管内;Ⅱ期—痔块在排便时可脱出肛外,但便后自行还纳;Ⅲ期—在自然状况下或排便时脱出肛外,需用手帮助还纳;Ⅳ期—脱出不能还纳(即嵌顿) [6] 。

  4 适应证
    
  基于对痔的重新认识,在痔的治疗和处理上也有新的观念,美国著名肛肠病专家Marino教授有名名言:既不治疗没有体征的肛门症状;也不治疗没有症状的肛门体征 [7] 。国外学者普遍推崇的治疗方案如表1 [6]。
  
  表1 痔的疗法选择(略)
    
  具体对于适应PPH手术的痔病,我们目前仅推荐为Ⅲ期或Ⅳ期痔病以及直肠脱垂 [8] 。

  5 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5.1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病人取截石位,常规消毒会阴部皮肤及直肠腔。用无创伤钳分别在3个母痔处夹住肛门缘皮肤(注意不要夹住痔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出血),使痔核及直肠下端黏膜轻度外翻,将特制的用于PPH手术的透明环行肛管扩张器插入肛管,取出内栓,将肛门镜缝扎器插入肛管扩张器内。在齿状线上约3~4cm左右用7号丝线通过缝扎器顺时针做一或二圈直肠黏膜下荷包缝合。
   
  取出肛门缝扎器,将吻合器的蘑菇头放入荷包内并收紧结扎,用特制勾针通过吻合器侧孔将缝线拉出,适当牵引结扎线,缓慢旋紧吻合器至标准刻度,击发吻合器,使直肠黏膜的切除和吻合同时完成。松开吻合器,并轻轻从肛门拔出,手术完成。
   
  5.2 注意事项 (1)荷包缝合线应在齿状线以上3~4cm左右,并且保证吻合口距齿状线上1.5~2.0cm左右,过低易出血和疼痛,过高则对肛垫的牵拉和悬吊作用减弱;(2)荷包应缝合在黏膜下层,过浅容易撕裂黏膜,使黏膜切除不全,过深则伤及肌层甚至引起肠瘘,对于女病人,在缝合及关闭吻合器时应常规检查阴道,以免损伤阴道后壁,引起直肠阴道瘘;另外荷包缝合针距不可太大,否则可使黏膜切除不全,致手术失败,我们的经验是一般缝合8针左右;(3)牵引线牵拉要适度,因为牵引力量的大小决定黏膜切除的多少,一般在2cm左右,对脱垂严重的可适当加力,或缝合双荷包,以切除更多的黏膜;(4)击发吻合器后,双手紧握30s左右再缓慢松开,以期能更好的止血;(5)常规检查吻合口(包括切除组织是否完整),是否吻合满意,是否有出血,对于活动性出血必须立即处理,包括缝扎、电凝及氩气刀止血等;(6)常规放置油纱和排气管,一方面可以加强止血,另一方面可降低肛门内的压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并可以防止吻合口瘘。(7)手术当天最好禁食,可于次日开始进食半流汁,并取出油纱和排气管,大便顺其自然,但应注意便后坐盆。
    
  6 优点及并发症
    
  6.1 优点 (1)治愈或显著改变术前症状,效果卓著;(2)损伤小,疼痛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优点,因为传统手术后肛门部是非常疼痛的,国外有学者把这种疼痛描述为像排玻璃渣一样疼痛,并称仅这一条优点是足以让病人接受这种手术 [9] ;(3)更符合人的解剖和生理。由于该手术是在痔的上方进行,完整的保留了肛垫,使人的正常排便和排气功能不受影响,同时避免了肛门狭窄并发症的发生;(4)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节省住院时间,从而节约经费。
   
  6.2 并发症 (1)出血:是该手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但大部分不需特殊处理,少数活动性出血可予以缝扎、电凝或氩气刀以及压迫止血;术后发生的出血多不严重,可用1∶2000的肾上腺素喷酒或使用止血药;(2)肛门部疼痛:虽然说PPH手术最大的优垫是不疼痛,因为它在直肠黏膜上手术,并未伤及皮肤,但由于手术需要扩肛,常常引起肛门皮肤的撕裂和损伤,因此,有些病人仍述术后肛门部疼痛,除少数病人需用镇痛剂外,大多数不需特殊处理,这种疼痛与传统手术相比是天壤之别;(3)下腹痛:与肠道反射性功能紊乱有关,少数可出现呕吐或腹泻,多不需特殊处理;(4)尿潴留:与麻醉及肛门疼痛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有关;必要时予以导尿处理;(5)感染及吻合口瘘:理论上可能发生,但很少有这方面报道,一方面可能是此项手术开展时间不长,病人例数不多,无大宗的、多中心统计报告;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各手术医生的高度重视,加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了此类并发症的发生;(6)直肠阴道瘘:有文献报道,主要是由于前壁荷包缝合过深,损伤直肠阴道壁所致。

  【参考文献】
    
  1 Thomson WHF.The nature of hemorrhoids.Br J Surg,1975,62:542-552.
   
  2 张东铭.直肠上动脉的分支类型.肛肠杂志,1983,4:9-11.
   
  3 黄筵庭.痔的近代概念.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0,3:20-22.

  4 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及其解剖生理学基础.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0,3:4.
   
  5 张东铭.痔与盆底动力学关系.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11:24-26.
   
  6 汪建平.痔的现代概念.中山医科大学“胃肠胰外科”第四期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讲议,2001,4.
   
  7 Marino AW.Anorectal surgery hemorrhoids.Dis Colon Rectum,1980,23:211-222.
   
  8 姚礼庆,唐竞.经吻合器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6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5:288-289.
   
  9 Goligher J.Surgery of the anus,rectum,and colon.5th ed.London:Bail-liere Tindall,1984.

  作者单位:400021重庆,重庆市长安公司第一医院外科

作者: 陈江 2005-7-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