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7期药物与临床

高血压病的临床分型及药物选择

来源:INTERNET
摘要:按照1999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资料,我国高血压人群血压水平分布大约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患病分别为8。62%,而城市和农村对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36。治疗率分别为17。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国内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1],这表明加强对高血压危害的宣传,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点击显示 收起

  按照1999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资料,我国高血压人群血压水平分布大约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患病分别为8.47%、3.1%和1.62%,而城市和农村对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36.3%和13.7%;治疗率分别为17.4%和5.4%;控制率分别为4.2%和0.9%。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国内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 [1] ,这表明加强对高血压危害的宣传,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1 高血压的成因及治疗原则
    
  尽管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学说很多,但从高血压的成因,即导致高血压的诸因素最终不外乎影响:(1)心脏收缩力与搏出量;(2)周围血管总阻力;(3)血容量。因此,治疗高血压病总的原则仍然是:(1)降低心脏收缩力;(2)减少周围血管总阻力;(3)减少血容量;(4)保护靶器官、逆转血管重构;(5)对症治疗。
    
  2 高血压病的临床分型
    
  高血压病的分型很多,总的说来自三方面,即病因、病理和临床三种分型,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是临床分型,它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好、方便可行等特点。
   
  2.1 单纯收缩压增高型(高血管阻力型)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65%以上 [1] ,对于老年患者,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 [2] ,用袖带法以坐位测量双上臂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而舒张压(DBP)<90mmHg者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此型老年患者除有血管硬化外,大多数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血管痉挛,在SBP增高的同时,DBP降低,脉压增宽。病人常出现头痛头晕、怕冷、多尿、口渴、手足发凉甚至麻木感。此型若治疗不及时,有的可诱发高血压危象,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或脑出血,同时因SBP的增加使左室射血负荷增加,左室衰竭及猝死等危险性增加,其预后差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
   
  2.2 单纯舒张压增高型(高血容量型) 此型在老年人相对较少,主要是舒张压增高,有的可达到或超过120mmHg,而收缩压增高不明显,脉压差相对小。此型患者一般多体胖,临床表现多为头晕头胀、目眩、头重脚轻、胫前可出现凹陷性水肿,因病人血容量增多,常可诱发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心脏病等。
   
  2.3 收缩压与舒张压联合增高型(混合型) 此型患者多偏胖,主诉头痛头晕,或随收缩压与舒张压增高的程度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3 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根据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的治疗要求 [3] ,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心血管原因和肾脏原因的病残率和病死率;治疗的重点应放在SBP达标上。在2004年6月的第14届欧洲高血压年会上公布的VALUE试验也提示对高血压伴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血压尽早达标最重要,也就是说高血压防治越早越好,血压控制越接近理想水平越好。因此,合理地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极其重要。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有六大类:利尿剂、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4 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联用方法
    
  4.1 利尿剂与ACEI联用 利尿剂能激活RAAS,从而使ACEI的作用更明显,同时利尿剂能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ACEI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二者合用特别适用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肥厚和伴有糖尿病的患者。
   
  4.2 CCB与ACEI联用 这两类降压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但均可降低心血管细胞内的钙水平,除具有降压作用外,也具有保护靶器官、逆转心血管重构,不影响糖和脂代谢的特点,再加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4.3 CCB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 二氢吡啶类CCB有扩血管及轻度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抵消β受体的缩血管作用及降低心输出量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的作用可拮抗某些CCB的心率加快的副作用。

  4.4 ARB与利尿剂联用 这两类药物在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减少均显示出良好的作用,特别是表现在低血钾和血尿酸的影响互为补充。小剂量利尿剂与ARB合用是很好的联用方法。
   
  4.5 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用 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利尿剂增加肾素分泌、升高肾素活性,而利尿剂的排钠,减少血容量的作用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缩血管及潴钠作用,增加降压疗效。因两类药对血脂和血糖代谢有影响,临床上不宜长期使用。
   
  4.6 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两类药合用可使扩张血管作用加强,临床上常用。
   
  4.7 CCB与ARB联用 近年来,ARB的发展很快,新型的制剂不断出现,大大增加了临床应用的选择,CCB与ARB的联合应用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总之,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根据不同的血压类型个体化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在药物选择上遵循增加降压疗效,抵消不良反应,同类药物和相同作用的药物不合用的原则,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就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雪薇.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关注.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7):173-174.
   
  2 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0,8(1):94-102.
   
  3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

  作者单位:404000重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心内科

作者: 陈平 2005-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