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1期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与女性激素的关系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与女性激素水平的关系及护理对策。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复发可能与孕酮的水平下降有关。【关键词】复发性阴道炎。念珠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与女性激素水平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病例均于晨8时抽血采用RI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雌二醇无明显改变,孕酮25例(63%)下降,2例上升,13例无明显改变。结论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复发可能与孕酮的水平下降有关。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炎;念珠菌;雌二醇;孕酮
   
    念珠菌感染(Vulvovag inal candidiasis,VVC)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文献报道念珠菌性阴道炎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1],但与孕激素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念珠菌性阴道炎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2002年10月~2004年1月妇科门诊,共40例,年龄20~49岁,平均31.5岁,临床均有外阴、阴道黏膜充血、分泌物量多,有些患者阴道黏膜被白色膜状、豆渣样分泌物覆盖,擦除分泌物后黏膜红肿或表现为表浅溃疡的糜烂面。所有研究对象阴道分泌物经实验室检查示念珠菌阳性并排除其他病菌性阴道炎。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晨8时抽血采用RI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40例患者中雌二醇无明显改变,孕酮25例(63%)下降,2例上升,23例无明显改变,由此结果提示:大部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孕酮水平下降。

  3  讨论

  3.1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常见病因

  3.1.1  阴道内寄生的阴道杆菌,分解上皮细胞的糖原为乳酸,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从而抑制外来致病菌的生长,形成阴道的“自洁作用”,能抵抗念珠菌的生长,预防其侵入黏膜,特别是寄生的厌氧菌和不厌氧的乳酸菌,对阴道上皮细胞有保护功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生主要是病原侵入导致阴道内菌群平衡失调,另一原因是阴道环境改变引起病原菌繁殖,临床上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缓解了阴道炎的症状,但是近年许多妇女在有外阴不适时擅自用一些小剂量唑类结构为基础的非处方药,抑制其症状,导致长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引起耐药,一些严重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引起念珠菌感染也与菌群失调有关。

  3.1.2  性传播也是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包括婚外性生活史及夫妻间的传播。临床上常常女性患者治疗,男性患者不治疗,当男方的包皮、阴囊或周围皮肤有念珠菌存在时,女性患者通过性交而致念珠菌性阴道炎复发。

  3.1.3  月经期前后易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于月经期乳酸杆菌生长也呈周期性,且非乳酸杆菌在月经的量相对较多,形成月经期阴道菌群的不稳定,卫生护垫的使用使阴道潮湿,不透气也易复发念珠菌感染。

  3.2  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ABC转运蛋白(ABCT)属于膜转运蛋白,存在于哺乳的动物、细菌、真菌等多种细胞中,且于多种细胞的多耐药(MDR)有关。白色念珠菌含有多种ABCT,但只有cdrlp/cdrlp与MDR有关。有文献报道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能引发白色念珠菌感染,其机制是与雌二醇能诱导白色念珠菌的CDR1、CDR2基因调控有关,CDR1P能特异性引起白色念珠菌对磺胺类耐药,而CDR2P能特异性的引起白色念珠菌对甲紫耐药,有研究提示:CDR1P和CDR2P都具有药物外排泵作用,如唑类抗真菌药等[2,3],因此雌激素水平增高是念珠菌性阴道炎复发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本文雌二醇无明显改变可能与观察病例较少有关,本文研究结果还发现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63%(40例)孕激素水平下降;有文献报道孕激素受体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4  护理对策

  开展健康教育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了解正常情况下阴道的自洁作用,在外阴不适情况下不能擅自用一些唑类结构为基础的非处方药物,当其症状由细菌、寄生虫或其他亚健康状态引起时,则这种误诊、误治导致其长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引起耐药,告诉患者有外阴不适,应在查明疾病原因的情况下由医生指导用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阴道冲洗产品,保持外阴清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夫妻双方同时治疗,月经前后、妊娠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护垫、内裤,穿宽松的棉质裤子,保持通风,避免阴道潮湿不透气,对于顽固阴道念珠菌伴有雌激素水平异常者,或更年期患者指导其正确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增强阴道自洁、防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鑫明,高平辉,曹永兵.白念珠菌多药耐药蛋白Cdr1p和Cdr2p的研究进展.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4):437-439.

  2  Prasadr,Dewergifossep,Goffeaua,et al.Molecularcloning   and charac teriz ationofanovel gene of Candidaalbicans,CDR1,conferring multidrugmul tipleresi stance to drugs and antifungals. Curr Genet,1995,27(4):320-329

  3  Sang Lardo,IscherF,Monoclm,et al.Clozing of candidaalbi-cansgenesconfer ringresis tance to axoleartifung alagents:Characterization of CDR1,anewmulticl rugABC transportergene.Microbiology,1977,143(ptz):405-416.

  作者单位: 518035 广东深圳,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史春英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