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2期

吡喹酮大剂量治疗中重型急性血吸虫病观察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症状也较复杂,给予吡喹酮治疗的最终总剂量(或疗程),《血防手册》未限定规定。为此,笔者对2003年9月收治的一批非疫区人群感染急性血吸虫病中、重型的患者进行了吡喹酮3个疗程的药物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资料14例患者,均男性,均来自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西大姓村农民。......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症状也较复杂,给予吡喹酮治疗的最终总剂量(或疗程),《血防手册》未限定规定。为此,笔者对2003年9月收治的一批非疫区人群感染急性血吸虫病中、重型的患者进行了吡喹酮3个疗程的药物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资料  14例患者,均男性,均来自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西大姓村农民。2003年夏季,患者在安徽省安庆市郊区打工期间,由于天气酷热(39℃高温),于7月22~26日傍晚到距工地不远的长江江滩游泳、洗澡消暑而被感染。8月18日开始相继发病,最早发病的是28天,最迟为42天,平均31.5天。由于病情来势凶猛,症状相似,当地医疗机构对血吸虫病较陌生,误诊为“败血症”、“上感”、“肺炎”等,甚至当作“瘟疫”而引起居民的恐慌。9月17日全部转诊到本所医治。

  1.2   临床症状及分型  根据《血防手册》急性血吸虫病分型,中型11例、重型3例。14例患者感染初期均出现过尾蚴性皮炎,始发症状为头痛、腹胀、肝区疼痛以及午后高热,退热时大汗淋漓。其中伴有腹痛、脓血便者10例,伴荨麻疹2例,伴浅表淋巴结肿大6例。患者间断性发热时间较长,平均发热29.5天,最短12天,最长41天。3例重症患者中有2例发热时呈“醉酒样”,全身上下躯体和四肢通红,眼结膜充血,体温高达43℃以上,昏昏欲睡。

  1.3  实验室检查  粪便集卵检查均发现血吸虫卵;免疫学检查IHA、ELISA均呈强阳性反应,COPT环沉率平均13.5%,最高为40%;白细胞总数增高者13例,嗜酸粒细胞增多者9例;肝功能检查ALT增高10例,AST增高3例;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部阴性反应;出现蛋白尿8例;ECG检查左室高电压2例;X线胸透肺部炎性表现2例;B超检查14例,肝脏肿大平均3.6cm(右肋下1.2~5.2cm),脾肿大或脾静脉增宽6例。

  1.4  吡喹酮用量及不良反应   吡喹酮(上海第六制药厂出品,批号030901)第1疗程均以7200mg总剂量6日疗法给药,同时给予能量、补液、保肝、降酶、抗感染等辅助治疗。对体温40℃以上者结合物理降温与地塞米松等对症处理。间隔第1疗程后3~5日,11例中型患者以吡喹酮3600mg剂量2日疗法,3例重型患者仍以7200mg剂量6日疗法作为第2疗程给药。第3疗程均以3600mg剂量于出院后1个月再服用。
   
  在院期间,由于这批患者感染血吸虫较重,在吡喹酮治疗第1疗程期间,病情出现反复和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类赫氏反应2例,体温又升到41℃伴寒战和阵发性抽搐;发生短时血压升高1例(BP160/100mmHg);出现多次呕吐1例,面部及双下肢过敏性水肿1例,荨麻疹2例。通过吡喹酮第2疗程治疗后,除少数患者体温未降至正常外,大多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或消失,病情好转出院。

  2  治疗效果
  
  治疗后8个月,有11例患者复查血吸虫病抗体IHA 1:10阳性1例,ELISA阳性9例,COPT环沉率<2% 2例。其中IHA和ELISA或COPT和ELISA双项阳性反应各1例。询、体检:患者反映无明显不适,已能从事生产劳动。肝脾脏触诊未及,无压痛。治后15个月复查血吸虫病抗体,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仅ELISA弱阳性反应4例,余项抗体检测全部转阴;其肝功能复查仍有1例ALT偏高(107u/L)。

  3  讨论
   
  吡喹酮是目前唯一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有杀虫效果好、降体温快、不良反应轻的优点。在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中,吡喹酮用药的最终总剂量即多少疗程合适,在《血防手册》中无限制规定。通过对这批中、重型患者用3个疗程吡喹酮(总剂量14400~18000mg)治疗后临床观察,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笔者认为吡喹酮的疗程与最终总剂量要根据患者所感染疾病的轻重或体内虫荷的多少而决定,对感染症状突出的患者,尤其第2疗程吡喹酮不能少于7200mg,尽管患者体温在逐步下降,吡喹酮做病原治疗的剂量要足,疗程要够。
  
  这14例急感患者的特点是非疫区人群,初次感染,感染的虫荷多,病情症状严重,发病来势急猛,潜伏期短。一般急性血吸虫病症状多在感染后35天出现,因为此时血吸虫在宿主体内正发育成熟完成交配,开始产卵。而这批病人发病时间平均为31.5天,最早发病的是28天。表明感染之重,所表现出的部分症状可能来自于大量童虫发育过程中代谢产物所致。在给予吡喹酮第1疗程时,吡喹酮特异性退热作用很明显,由于体内成虫或虫卵遭到药物打击后,分解的异体蛋白会引起机体较强烈的毒性反应[1],14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了服药之前未有过的、不同程度的药物反应和表现。经过对症处理,表现的毒性反应均能在停药后逐渐消失。根据临床经验急性血吸虫病治疗吡喹酮总剂量达不到完全杀虫效果时,病情可能出现反复。符逐等在对动物实验观察也表明,重度感染组阴转率低于轻、中度感染组[2]。宿主血吸虫感染愈重,吡喹酮用药剂量要大,治疗效果也就好。从IHA、ELISA检测血吸虫病抗体观察,对一次性感染血吸虫的患者,吡喹酮的治疗效果很明显,患者阴转较快。治疗1年之后只有4例患者ELISA反应为弱阳性,阴转率为71.43%,余项抗体检查均转阴,阴转率为100%。血吸虫对肝脏损伤还存在,有1例患者检查肝功能ALT仍为107u/L,表明急性血吸虫病在杀虫治疗之后同样要重视护肝治疗。由于本次观察缺少B超追踪资料,有关肝脾脏器实质的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陈柳燕.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致严重不良反应83例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16(1):插页8.

  2  毛守白.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病防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73-575.

  (编辑:石  岚)

  作者单位: 430079 湖北武汉,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作者: 陈柳燕, 彭惠玲, 张海英, 文云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