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微血管病变主要观察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7%组的HBA1c、FBG、2hPBG均明显高于HBA1c7%组(P<0。HBA1c7%组与HBA1c7%组的微血管病变差异存在显著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HbA1c用全自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仪。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微血管病变主要观察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7%组的HBA1c、FBG、2hPBG均明显高于HBA1c<7%组(P<0.001、P<0.001及P<0.05);HBA1c>7%组与HBA1c<7%组的微血管病变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及其病变程度与HBA1c水平关系密切。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为了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笔者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HBA1c、FBG、2hPBG的水平及其微血管病变进行了比较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80例住院患者按WHO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HbA1c>7%组41例,其中女23例,男18例,平均年龄58.46±10.50岁,病程6.04±0.93年;HbA1c<7%组39例,其中女21例,男18例,平均年龄57.89±7.04岁,病程5.87±0.75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采清晨时静脉血测定HbA1c和FBG,以及午餐后2h静脉血测定2hPBG。HBA1c测定用全自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仪。FBG及2hPBG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患者经散瞳后眼底镜检查眼底,入院后第2天留尿查24h尿白蛋白排泄率。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采用x±s表示,均数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BA1c、FBG及2hPBG比较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7%组,其中HBA1c、FBG及2hPBG均明显高于HbA1c<7%组(P<0.001,P<0.001,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HBA1c、FBG及2hPBG比较

  2.2  两组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较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7%组,其中非增殖性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HBA1c<7%组(P<0.01,P<0.05,P<0.01,P<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FBG和2hPBG仅能反映某一时刻的血中葡萄糖水平,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偶然性较大,故不能很好反映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水平。葡萄糖易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作用,形成糖化血红蛋白,且一旦形成不可逆转,故可代表8~12周内糖尿病患者血糖平均浓度[1]。随着FBG和2hPBG的增高,HBA1c增高更明显。糖尿病患者长期明显的高血糖状态,能加快HBA1c等非酶糖化产物的形成。从而影响体内正常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并造成组织及血管的慢性损伤[2]。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与糖尿病病程有关,病程越长患病危险性越大,且病情越重。在病程相似的情况下,血糖的水平则对其影响很大[3]。本观察中HBA1c明显升高组,视网膜病变约占85%,与HBA1c正常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威胁视力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两组间差异亦存在显著性。说明在糖尿病患者中HBA1c的水平与眼底病变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同样, 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且大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在HBA1c>7%组明显升高,说明患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明显升高。本研究同时表明HBA1c一旦>7%,不但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其病变的严重程度也明显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极其不利。这符合Kumamoto研究及UKPDS研究结果。UKPDS研究发现,与传统治疗相比较,强化的血糖控制可以使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显著降低25%[4],同时强化治疗的确立可以迅速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明显延缓微血管并发症的进程。在降低眼睛和肾脏并发症的发生上具有显著有益的作用,其危险性分别降低21%和32%[5]。而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绝对差异为0.9%[5]。

  如上所述,强化的HBA1c水平的控制明显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通过对三者的检测,可作为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史轶蘩.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4:74-77.

  2  张倩.糖尿病球结膜微循环与眼底检查.中华病理生理杂志,1992,8∶478.

  3  Ohkubo Y,Kishikawa H,Araki E,et al.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prevents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6-year study. Diabetes Res Clin Pract,1995,28:103-117.

  4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 Group.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3). Lancet,1998,352:837-853.

  5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 Group. Effect of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metformin on complications in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4). Lancet,1998,352:854-865.

 作者单位:1 100020 北京,北京市朝阳医院内分泌科

  2 山东平度,平度市中医医院内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苗 莉,葛炳友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