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4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室壁瘤是穿壁性心肌梗死(MI)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有关超声心动图(DE)、左室造影技术方面报道较多,但心电图(ECG)诊断报道甚少。为探讨MI并发室壁瘤ECG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21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ECG分析,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近7年来收治的穿壁性AMI患者219例,均符合下列条件:(1)自症状发作1......

点击显示 收起

  室壁瘤是穿壁性心肌梗死(MI)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有关超声心动图(DE)、左室造影技术方面报道较多,但心电图(ECG)诊断报道甚少。为探讨MI并发室壁瘤ECG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21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ECG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近7年来收治的穿壁性AMI患者219例,均符合下列条件:(1)自症状发作12h内有ECG记录,且首次ECG出现Q波;(2)临床症状、ECG、心肌酶学改变均符合WHO关于AMI诊断标准;(3)根据ECG特征、2DE诊断,均符合MI并发室壁瘤诊断;(4)将室壁瘤出现的时间按月划分。

  1.2  方法  患者入院使用日本光电6511型、9130k型心电图仪,纸速为25mm/s,电压为10mm=1mV。前3天每8h检查1次12导联(必要时查18导、右胸导联)ECG,第4天起每天查1次。选择ST段变化最显著的导联,自J点后60ms测量ST段偏移,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0mV,V1~V3导联ST段抬高≥0.30mV,V4~V6导联ST段抬高≥0.10mV作为诊断室壁瘤的依据。于AMI发病2~3周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1~6个月定期复查2DE。使用仪器为HP1000、HP4500型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2.5MHz,常规取胸骨旁左室长轴、短轴、心尖四腔和二腔心等切面。

  2  结果

  2.1  219例Q波型AMI患者中,有48例MI并发室壁瘤(21.9%)。男34例、女14例,平均年龄72.6±7.2岁。并发室壁瘤的MI部位:广泛性前壁19例,前间壁16例,前壁8例,下壁部3例,其中复合壁(2壁以上)10例。其他171例AMI(78%),男162例,女9例,平均年龄(65.4±8.7岁)。MI部位:下壁48例,广泛性前壁41例,前间壁37例,前侧壁27例,下后壁14例,下壁+右室4例。其中复合壁45例。

  2.2  48例MI并发室壁瘤在ECG有以下特征:(1)均出现持久性病理性Q波。(2)ST段持续抬高,V1~V3导联ST段抬高35例,V4~V6导联抬高27例,V7~V9导联ST段抬高2例,Ⅱ、Ⅲ、avF导联抬高13例,(3)T波直立,未见倒置T波。

  2.3  171例AMI在ECG分析中,病理性Q波明显缩小11例,病理性Q波消失68例。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96例,ST段下移≥0.05mV 75例。T波由直立转为倒置104例,T波低平22例,T波正常45例。

  2.4  本组48例室壁瘤均经2DE检查证实,诊断分别在AMI发作后,1个月9例(4.1%),1~2个月4例(1.8%),2~3个月14例(6.4%),3~4个月2例(0.9%),4~5个月6例(2.7%),5~6个月13例(5.9%)。

  3  讨论

  超声诊断冠心病MI并发室壁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本组219例MI并发室壁瘤48例,阳性检出率占21.9%,这与室壁瘤发生率约占MI的22%[1]基本相符。2DE表现舒张期和收缩期均导致左室形态的扭曲,心室壁某一部分向外膨出,且运动丧失或反向运动,瘤颈较宽,其长径不小于瘤腔的最大径。

   本组48例MI并发室壁瘤诊断,无论是ECG、临床表现,还是2DE检均符合真性室壁瘤诊断。尢其AMI 1个月内室壁瘤阳性检出率占4.1%,这与急性室壁瘤在AMI后24h内急性期形成有关。在AMI 1个月内诊断室壁瘤,目前有关文献没有记载。一般认为在穿壁性MI的导联上ST段持续抬高6个月以上,可考虑室壁瘤形成。近年来,MI后ST段抬高2个月以上对室壁瘤的诊断就有意义[2],但本文在1个月诊断室壁瘤时间与文献报道有所不同。其他分别在2~6个月内诊断出室壁瘤,其阳性检出率是1.8%、6.4%、0.9%、2.7%、5.9%,基本符合慢性室壁瘤在愈合期形成。

  室壁瘤多数发生在心尖或(和)前壁、多为单个,系由降支病变引起的心尖部或(和)前壁的大面积透壁性MI有关。本组表现在广泛前壁或前间壁室壁瘤占48例的39.6%和33.3%,其余仅占16.7%、6.3%和4.2%。

  经本组219例AMI患者ECG诊断分析,48例MI并发室壁瘤ECG上有一定特征。在胸前导联及肢体导联上出现持久性Q波,说明广泛穿壁性AMI已经存在。同时伴有持续性ST段抬高,T波直立,但始终不出现倒置T波。尤其ST段抬高以V1~3导联阳性检出率最高,占72.9%(35/48),其次是V4~6占56.3%(27/48), Ⅱ、Ⅲ、aVF导联占27.1%(13/48),而V7~9导联仅占4.2%(2/48)。对于ST段持续性抬高电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动脉瘤周围细胞受到牵拉,引起机械损伤,从而心肌细胞产生了损伤电流[3]。引起ST段抬高。其余171例AMI患者,ST段基本恢复至等位线上,T波由直立转为倒置,病理性Q波逐渐缩小或消失。

  综上所述,本组对219例AMI患者进行ECG动态观察,对48例AMI并发室壁瘤的ECG特征进行分析。尤其在1个月内MI并发室壁瘤与有关文献报道有所不同,如本组9例室壁瘤是在AMI后2周~1个月内诊断,而不是在2个月以后,这种区别可能是目前研究中最有临床意义的,建议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尤其是AMI在急性期应进行ECG、2DE等检查,注意其并发症和心功能,及时明确诊断,为临床的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605-606.

  2  卢烈.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349.

  3  杨钓国,李治安.现代心电图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40.

  作者单位:110003 辽宁沈阳,解放军第202医院特诊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刘海螺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