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6期

下腔静脉腹段及其主属支闭锁畸形伴胸腔和心包积液1例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病理解剖观察到下腔静脉的管腔在腹腔第一腰椎体右侧明显膨大成梭形(直径约3cm),并在接纳左、右肾静脉及肾上腺中静脉后其下端立即形成盲端。自该盲端开始直至第5腰椎体水平处的下腔静脉腹段的中空管道完全闭锁而形成条索状的实心结构(全长约8cm,直径约0。8cm),而且与此段相连接的左、右髂总静脉以及左右髂内、外静......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例资料

    死者,女,25岁。病理解剖观察到下腔静脉的管腔在腹腔第一腰椎体右侧明显膨大成梭形(直径约3cm),并在接纳左、右肾静脉及肾上腺中静脉后其下端立即形成盲端。自该盲端开始直至第5腰椎体水平处的下腔静脉腹段的中空管道完全闭锁而形成条索状的实心结构(全长约8cm,直径约0.8cm),而且与此段相连接的左、右髂总静脉以及左右髂内、外静脉主干也完全闭锁形成类似的实心结构(直径分别为0.4、0.3、0.3及0.2cm)。闭锁的左、右髂内静脉主干总长度约6~8cm,两者均伸延入盆腔内,但在其下端的中央却扩大成空腔,分别与两侧明显曲张的中空的闭孔静脉中段相连接。闭孔静脉的下端不仅与两侧中空的阴部内静脉及臀下静脉相交通,还与两侧的子宫静脉、卵巢静脉和膀胱静脉相交通。两侧闭孔静脉的上端分别与中空的左、右腰静脉相连,而后两者又与明显曲张的椎内、外静脉丛相交通。右侧腰静脉形成腰升静脉,向上行走抵达右侧胸腔,形成管腔明显扩大的奇静脉,再经奇静脉弓注入上腔静脉。左侧腰静脉则与同侧肋间后静脉相交通,但不上升到左侧胸腔,使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缺失。左侧胸腔的肋间后静脉均直接注入奇静脉。闭锁的左、右髂外静脉分别沿两侧腰大肌前面向下外方延伸,越过腹股沟韧带中点后方,终于在隐静脉裂孔(卵圆窝)处出现空腔(全长8~10cm),分别接纳左右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在卵圆窝以下的两侧股静脉及其属支的数目、分布均正常。但左右股深静脉及旋股内、外侧静脉的上端则分别与两侧的臀下静脉、阴部内静脉相交通,再汇入闭孔静脉的下端。此外,两侧胸膜腔积液约1000ml,液体为草绿色;右侧壁层胸膜增厚尤为明显,与右肺严重粘连,该肺底与膈肌则完全粘连不能分离。心包明显扩大,内有150ml积液,也呈草绿色;心包壁明显增厚,整个心脏体积变小,只有右心室腔相对扩大,其余系统及部位均无异常。

    2  讨论

    下腔静脉畸形较常见,如已有双下腔静脉及下腔静脉异位的相关报道[1,2]。但笔者却未见到有像本例这样广泛和严重畸形的报道,故本例是罕见的下腔静脉畸形,它可能是在胚胎个体发育过程中下腔静脉腹段及其主要属支出现发生停滞及退化而形成的残存结构。由于这种复杂的畸形阻碍了胸腔、腹腔、盆腔和下肢的正常静脉回流,因而机体势必充分调动所剩余的中空静脉建立起具有代偿功能的侧支循环回路,使可能受到累及的部位和器官的静脉血能返回心,从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本例对逐个部位及器官进行解剖、追踪及探查的结果不仅证实这一点,还发现上述部位的静脉回心途径如图1所示。 图1  患者下腔静脉回心途径 由图1可见,闭孔静脉及奇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关键桥梁;其他各交通支所建立的网络也为确保血液顺利回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毕竟以上途径是机体在病程状态下动用其库存仅有的其他可用静脉建立起来的,它虽然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挥作用,但长期运行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继之,其功效也会逐渐降低,这将对局部产生负性影响并引发疾病。由此可推测,本例可能是由于胸腔静脉回流途径失代偿,导致局部静脉血液淤积及抵抗力下降而发生胸膜炎和心包膜炎,引发胸腔和心包积液,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此外,本例还提示,以上侧支循环的任何一个环节对于保证静脉血回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故外科医生在对这类病人实施下肢、盆腔、腹膜后间隙、脊柱及胸腔等手术时,只要注意到这些畸形及伴随的侧支循环,就可避免切断或结扎静脉交通支,这对于防止相应部位或器官坏死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凡,刘俊雄.肾后段双下腔静脉畸形伴门静脉主干狭窄1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8):662.

    2  李致永,王国,谢新刚,等.左下腔静脉畸形1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50.

    作者单位: 530021 广西南宁,广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编辑:若  木)

作者: 陈婷婷,黄绍明,郭 灵,杨伯宁,劳 明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