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7期

四虫汤与芬必得对照治疗慢性偏头痛112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多见,好发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偏头痛的发病在我国有近两亿人,每年呈上升趋势,并且临床常有反复循环性发作特点,难以根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偏头痛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对本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抓住本病的病机关键“肝风、......

点击显示 收起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多见,好发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偏头痛的发病在我国有近两亿人,每年呈上升趋势,并且临床常有反复循环性发作特点,难以根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偏头痛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对本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抓住本病的病机关键“肝风、痰浊、瘀血”特点,运用“四虫汤”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与芬必得治疗对照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现将2004~2005年运用四虫汤与芬必得对照治疗慢性偏头痛112例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发病年龄、时间及发作轻重程度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四虫汤组56例,芬必得组56例,各组病例均排除内科疾病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其中112例患者中,男44例,女68例,年龄17~52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6年。

     2  治疗方法

     2.1  四虫汤组  全蝎5g,蜈蚣3g,水蛭1.5g(研末吞服),土鳖虫12g,川芎12g,葛根15g,白芍15g,生甘草6g,天麻10g,白芷10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头痛较剧者加炒延胡15g,徐长卿30g伴呕吐者加姜半夏10g,陈皮6g;痛偏于枕部加羌活10g,蔓荆子10g;偏于左侧或右侧加柴胡6g,黄芩6g;  前额痛加知母10g 巅顶痛加藁本6g,吴萸3g。

     2.2  芬必得组  芬必得胶囊,每次0.3g,每日2次,口服。两组治疗均在1个月后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停药后半年内未复发。有效:头痛发作减少或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头痛症状无好转。

     4  结果

     根据临床观察,四虫汤组治疗慢性偏头痛,无论从发病年龄、发作时间、病情轻重程度,其疗效均明显高于芬必得组。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5  讨论

     偏头痛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十分清楚,该病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占15%~20%,其中女性20%~25%,男性15%~20%,发病年龄多小于45岁,临床症状常反复发作,有的患者在青春期前后起病,历时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顽固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很多患者往往头痛发作时单纯服用止痛类药物,缓解后就停止治疗,无规范化原则,而且长期服用止痛剂,远期疗效差,副作用大。

     祖国医学认为偏头痛类属于“头风”、“偏头风”、“厥头痛”等范畴,其发病原因在于头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所致,兼与风、痰、火等相关。从两组药物治疗对照看,西药芬必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治疗偏头痛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服用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且服用时间越长,副作用越大。而四虫汤组方治疗慢性偏头痛,不但具有直接镇痛作用,而且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长期服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纵观全方:川芎、白芷行气活血,芳香醒脑,通络止痛,为治头痛要药;葛根发表解肌、升阳解痉,扩张血管,改善脑供血;全蝎、蜈蚣、水蛭、土鳖虫祛风搜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不但具有舒缩血管功能,而且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功效,从而达到止痛效果。近期临床研究发现,虫类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能扩张脑血管,解除血管痉挛,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使血管功能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控制偏头痛发作。而且虫类药善于祛风止痉,有良好的镇静作用,能明显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症状,增进食欲,有效地控制偏头痛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天麻功效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与川芎相须为用,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脑供血,力专效宏;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且生甘草具有解毒作用,能有效防止虫类药毒性。因此,四虫汤治疗慢性偏头痛,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 226100 江苏海门,海门市中医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江汉荣,钱 兵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